大的這才收回了視線,面上的神情卻是未斂,下巴抬著,仿佛想顯得自己高人一等,可予人的感覺,卻正相反。
小家之女,沒見過世面。
卻不知安氏是沒顧得上,還是索性忘了?
便在思忖之際,紅藥忽有所感,一轉眸,見對面兩個小姑娘正偷偷地上下打量她,尤顯稚嫩的臉上,有著掩不去的艷羨與比較,尤其是年長的那個,目中竟還有幾分不服氣。
紅藥不由納罕起來。
眼前這幾個,她一個都沒見過,怎么這小姑娘像與她有仇似地?
正自不解,那小的似是發現小的不大對勁,忙拉了她一把,又朝安氏呶了呶嘴。
安氏拉著兩個妹妹謝過了,復指向兩個少年道:“他們都是我娘家侄兒。因我家里兄弟姊妹多,他兩個倒比我自個兒的妹妹年歲還大些。”
隨著她的話音,兩個少年亦上前見禮,大些的叫做安遠山,小的叫安遠懷,皆是安氏長兄之子。
因是外男,紅藥也不好受他們的全禮,側身避了,又命人送上表禮,乃是十樣錦的筆袋兒,里頭裝著銀筆錠。
安氏略推讓了一番,便讓他兩個接了,兩名少年很規矩地謝過了紅藥,便又退了下去,行止間頗有體度,越發讓紅藥高看了一眼。
“讓五弟妹破費了,說來說去,都怪我這個當嫂嫂的唐突。”安氏仍在向紅藥致歉,面上的神色亦顯得頗不好意思。
紅藥便拉著她笑道:“嫂嫂別這么見外。到底還是倉促了些,卻是簡慢得很,三嫂勿怪。”
安氏情知這是自己失禮在先,哪里會怪罪紅藥。忙道:“五弟妹這話叫我這臉都沒地兒擱了。原是我心急,早知就該先帶他們去各處招呼一聲的。”
紅藥面上含著淺笑,心里委實盼著立時便走,只禮數上卻是不允許,只得扯開話題道:“方才錯眼瞧著,我便猜三娘和四娘必是三嫂的妹妹,委實是那眉眼依稀信佛地,一看就是一家子。”
安氏聞言,唇角微彎,笑容卻并不濃烈,道:“是啊,我們三個長相皆隨了我爹。”
紅藥抿唇而笑,心下卻生出莫名的滋味。
安氏的生母早年病死了,如今這個乃是繼母。
此刻聽她所言,便可知,這兩個妹妹定是繼母所出,是故才會特意點明是“隨了爹”的長相,卻不說肖母。
怪不得方才引見的時候,安氏會說出那樣一番話來。
有趣的是,她兩個妹妹分明聽見了,卻是從頭到尾沒有一點反應,仿佛根本就未聽懂,此時正頭湊著頭翻看表禮,甚而還輕聲點評。
當著送禮之人的面如此,已然是失禮了,可安氏卻并無阻止之意,淡淡一眼掃過,便又笑著向紅藥道:
“說起來,我這兩個侄兒倒都是讀書的料子,如今都在學里呢,聽我大哥說,先生已經答應開了考就讓他們下場試試。”
如此明顯的褒獎之語,輔以那種由衷的自豪與喜悅,令安氏的這番話顯得格外真切。
看得出,她是真心地為兩個侄子高興的。
紅藥便順著她的話問:“可取了童生?”
話音落地,安氏神情便滯了滯,旋即便黯下了面容,道:“原應取的,只偏偏那年家中有事,耽擱了。”
語畢,又是一嘆。
以安家的家境,族中子弟求學本就頗艱,更何況,安氏的長兄乃是元配所出,其與繼母的關系怕也就那樣。
由此亦可知,這安遠山小兄弟倆的進學之路,必是不太平順,至于個中情形,卻是不足為外人道了。
見場中氣氛有些僵,紅藥忙又夸了幾句“少年有成、鵬程萬里”之類的話,終是將安氏引得笑了,又客套了兩句,方擦著冷汗去了。
安家的情形也是一團亂,且因是庶民,許多事情更無章法,那位安老太太據說很是個豁得出臉面的,這也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安氏自不知紅藥的感慨。
她立在道旁,目送紅藥領著人轉過曲廊,眼前所見,是翩翩飛舞的翠裙、飄飄若舉的廣袖,她的眼睛里,便有了一點點的羨慕。
神仙眷侶,也不過如此了罷。
庶民家中多是如此,紅藥也未見怪。
因本就是偶遇,她倒是沒備著表禮。所幸魯媽媽見機快,方才便叫了兩個小丫頭飛跑回去取了,是以紅藥倒也沒失了禮數,予了安家兩位姑娘一人一個荷包,里頭裝著成對的銀丁香兒,乃是梅氏百貨新出的款式,倒也頗拿得出手。
“卻是我們來得唐突了,沖撞了五弟妹。”安氏淺笑著道,面上含了些許歉然。
紅藥忙擺手笑道:“三嫂言重了,哪里就到了沖撞的地步?最近天氣好,大伙兒都愛在外走動,總不免會碰上的。”
卻是直接把這幾個當成了安氏的娘家親戚來看。
這也不過一晃眼的事罷了。
安氏此時一手一個拉起那倆姑娘,款步行至紅藥跟前,笑著道:“讓五弟妹見笑了,這是我家里兩個小妹妹,沒大見過人,規矩上頭有什么不好的,還請多擔待。”
畢竟,那兩個姑娘與安氏生得頗像,至于兩名男子,應該亦與安氏沾親,這卻是從安氏的神態上瞧出來的。
那安家本就是庶民,家中親人乍乍然地來了這奢華富貴的王府,自是要好生領略一番的,安氏帶他們各處逛一逛,亦屬尋常。
紅藥如此想道,也未往心里去。
倒是那兩個少年,瞧著規規矩矩地,此時皆斂眉立著,并不往別處亂瞅,雖拘束,卻毫不畏縮。
倒是比那兩個姑娘家更好。
紅藥猜測,安氏應該已經把人帶去見過王妃了,而他們來大花園,想亦得了朱氏這個當家主母的首肯。
只是,稍顯性急了些。
怎么著也該先跟各房打個招呼,最好把人也帶去各房見個禮,才稱得上周全。
聽來頗親近的一席話,可紅藥卻品出了一股子疏離的意味。
安氏和這兩個妹妹,似乎并不太親近。
兩名少女上前見禮,大的那個是三娘,小的是四娘,二人并無名字。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