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客人都在和安的正院里接待,只洗三的時候來了隨院廳屋觀禮。明王妃朱氏和曾氏、葉姝等幾個親戚進屋看望了邱璃,李秀敏和夏二妮則一直陪著她。
葉老國公和葉國公父子也是在觀禮的時候才看到想了兩天的大重孫子和大孫子,高興不已。
令人沒想到的是,洗三剛結束,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賞賜就來了,讓葉家喜出望外。老爺子不住地說,“皇恩浩蕩,皇恩浩蕩……”
晚上,趙嬤嬤悄悄跟邱璃說,表姑奶奶已經“破瓜”了……
邱璃愣了愣。夏二妮今年六月才滿十五歲,雖然王新和她沒有等到那時同房,但也不能怪他們。他們那么年輕,感情又好,還沒有長輩在一旁看管說教,等到這時候已經實屬不易。而且,二妮的身體很好,看著也不像十四、五歲的女孩。
葉風聽說后,得意道,“看看,還是你男人最君子。等得那么難受,還是等到你及笄才那個……”
邱璃笑得花枝亂顫,說道,“嗯,是,我知道,兩輩子,我就沒看到哪個男人比我男人更好。”
邱璃兩眼不聞窗外事,安靜地坐著月子。古代坐月子很變態,不僅不能洗澡、外出、敞風,還不能刷牙、下地,門窗關得嚴嚴實實,屋里再暖和頭上都要包帕子……
屋里和身上的臭味連邱璃都嫌棄,葉風卻是渾然不覺,每天都回來睡。
和安說了葉風幾次,葉風不聽。和安又說邱璃,邱璃都推到了葉風身上,“我也多次讓大爺睡去側屋或是外書房,他不高興,還訓斥我不賢……”
葉安無法,這個兒子從來就不省心,她也管不了,只得撂開手。
現在和安的生活多了兩件事,一件是禮佛,一件就是看孫子。她幾乎每天都要來隨院一趟,淡淡的檀香味讓小雪極是喜歡。現在小雪除了邱璃就對和安最親近,連老太太都趕不上。
她還對邱璃說,“等你滿了月,我就把家里的事都交給你,以后只管拜菩薩、逗孫子。”
邱璃一點都不想管中饋,也在和安身上看到了絕大多古代貴婦是如何從癡戀丈夫變成清心寡欲的過程。
禮佛沒有什么不對,這是信仰問題。但古代絕大多數貴婦人三十以后就開始用大把時間吃齋念佛,這不單純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孩子大了,丈夫的情又都放在了年輕女人身上,自己也不需要為生活操勞,天天呆在大院子里無所事事,漫長的日子難捱,就只能用念佛來打發寂寥時光了。
之前的和安應該說是幸福和充實的。心思多用在丈夫身上,人到中年,還夫妻恩愛,這在古代屬于少之又少的。本來已經面臨中年危機,又經過了那件事,他們夫妻之間有了隔閡,雙方都不愿意放下身段,沒有好好勾通,就造成了現在這種狀況。老太太幫著做了幾次工作,沒有大的效果,就撂開了。好像葉風也隱晦地勸過幾次,也沒起什么作用……
和安有強大的背影,聰明的頭腦,能干的兒子,之所以落到這個地步,不僅因為她驕傲,強勢,還跟她追求純粹的愛情、眼里容不得一點沙子有關。
而當當和熊樣、黑子、小雪即使不嫌棄臥房有味道,也不許它們進屋。屋里的味道本來就不好,它們若進來,味道會更大。每天只讓它們在臥房門口看看邱璃和孩子,就打發出去。
還好瑾哥兒好帶,吃了睡睡了吃,也不愛哭。只不過一哭起來要人命,嗓門大得能把房頂掀了。
正月初二,邱璃不能回娘家,和安和趙氏、談氏都帶著各自男人兒女回了娘家。邱璃就請了娘家不在這里的夏山夫婦和夏二妮夫婦來隨院玩,也把邱中書接來了。
女人孩子在臥房里玩,男人們在側屋里說著話。
晌午吃飯,還專門讓人送了兩樣菜品去福壽堂孝敬老兩口。
剛吃過晌飯,當當就開始煩躁起來,婆子說它要生崽了。
隨院里的人都緊張起來。邱璃干著急出不去,葉風和夏山、王新守在廂房外面,兩個懂狗生崽的婆子在屋里看著當當。
當當生的很順利,一個時辰后就生了兩個崽下來,都是小公狗。
可惜邱璃見不到,聽他們形容,小小的,閉著眼睛,一只像爹,幾乎都是黑毛,一只像娘,黑黃相間。邱璃給它們起了兩個寄托著自己美好愿望的名字,叫團團和圓圓。當當聽到這兩個好聽的名字,高興得抓耳撓腮。
這是隨院的大喜事,葉風又宣布隨院的下人這個月領雙倍月錢。
下人們高興,又知道當當通人性,都在窗外說著各種恭賀的話。當當看看懷里吃奶的兩個漂亮寶寶,再看看葉風、夏山、邱中書幾個喜滋滋的模樣,熊樣、小雪亮晶晶的眼神,連黑子都變得溫柔起來,覺得自己的孩子討人喜歡,受重視,更覺當母親的好。
邱中書想多陪陪三個外甥,強烈要求多在隨院住幾天,也就隨了他的愿。
團團和圓圓是在滿五天后,被金鈴用籃子拎去臥房給邱璃看的。小家伙的毛長長了些,毛茸茸的,可愛極了。
半個月后,當當就開始不停地吵鬧,時爾又拱一拱團團和圓圓,眾人都不知道它要干什么。還是邱璃懂它,猜測它想帶著孩子去莊子,讓黑狼看看它們的寶貝。
楊子興就趕著馬車把它們三母子和熊樣、黑子一起送去了莊子。
正月二十一,孩子滿月,邱璃也終于出月子了。
早上醒來,她下地穿著軟底繡花綿拖走去凈房。一個月了,除了在床邊解決生理問題,她這是第一次下床走路。
不帶球走路,真輕松。
她好好泡了個熱熱乎乎的花瓣浴,又把頭發洗干凈,終于覺得舒坦了。
她穿著白綾中衣褲走出凈房,坐去妝鏡臺前。
鏡子里的人依然眉目如畫,就是胖了許多,臉似滿月。
丫頭給她擦干頭發,梳了墮馬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