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女子驚詫的人太多了。之前她的婆婆又往家中帶了一個“大師”回來,那個大師跟之前的幾個一樣,其實都是騙子,看不到她。但是那個人身上卻有一種力量保護他,不但讓他們這些阿飄傷不了這人,還得遠遠看見就退避三舍。
因為被迫離開了家里,她不知道那人和婆婆做了什么。沒想到那大師是個心腸不錯的,竟然用從婆婆那里得來的錢給她燒紙燒衣服,讓她吃了個飽。
現在她又遇到了一個能看到她的小女孩。
小女孩兒身上雖然沒有讓他們退避三舍的力量,但卻讓她從心底里面畏懼,生不出一絲一毫反抗小丫頭的想法。
她聽得小丫頭說她的婆婆和丈夫的罪孽已經被地府的判官記錄,以后他們死后會相應作出懲處。而她不應該對婆婆和丈夫出手,否則她也會犯罪。
小丫頭讓她將所有事情都放下,說可以送她去地府輪回轉世。
這個說法很誘人,誰不想重新做人呢?
但女子還是拒絕了這個誘惑,她可以放下對婆婆和丈夫的仇恨,不再報復他們,但她放不下她的五個女兒們,她們都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可是她卻沒有保護好她們,都沒有照顧過她們幾天,就眼睜睜看著她們被婆婆送走。
她不是個好母親。但她現在想做個好母親,她想找到她們,在身邊保護她們。
聽了女子這個想法,蘇青霓打消了強硬送她進地府的想法。
“你叫什么名字?”蘇青霓問。
女子回答:“我叫云姑,呂云姑。”
蘇青霓:“呂云姑,做為地府的半個主人,我允許你在人間五十年。五十年后,你必須前往地府報告。”
蘇青霓的話說完,呂云姑便感覺到身上多了一層束縛,但也是一種保護。有這種保護,地府中的工作人員見到她就不會將她當成孤魂野鬼,不會抓她看了。其他阿飄想要欺負她也得估量估量。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呂云姑感激不盡,連連給蘇青霓鞠躬。
蘇青霓擺擺手,讓她離開了。
蘇青霓回到鋪子里,耳朵里聽到張景山平穩的呼吸聲,笑了笑,上了閣樓。
蘇青霓不知道的是等她上樓后,張景山便睜開了眼睛。
張景山可不是笨蛋,有些事情雖然毀他的三觀,但既然存在了,他便不能不正視。
而換個角度看待那些事情后,張景山便發現了自己這個養女的不一般。
不過小姑娘不說,他便不問了。誰沒有一點兒小秘密呢?他只知道這個小丫頭對他是真心的,真的將他當成爸爸一般尊重。
張景山抬起手摸了摸胸口的玉墜子,咧開嘴巴笑了起來。
蘇青霓是不知道這些的,一是她這個身體的實力還很弱,二是在自己家不用放出神識,自然沒有看到張景山的笑。蘇青霓躺倒在床上,打了一個哈欠。哎,還是小孩子啊。小孩子可不是覺多嗎?
因為呂云姑去找她的五個女兒了,老太婆家中再沒有出現怪事。老太婆自然以為是張景山的功勞簿,跟著黃老太一起吹噓張景山,將張景山說成是比九叔還要厲害的高人。
街坊們信以為真,對張景山的態度都變了。張景山帶著蘇青霓去隔壁面店吃面,金三叔和三嬸會給他們的碗中多加一個荷包蛋多加一塊午餐肉,以此來討好兩人。來店子里面買護身符的人也多起來了,幾乎每家街坊都來買一兩張護身符,讓張景山賺了好大一筆。
張景山眉開眼笑地數著錢,嘴巴都合不攏了。不過他也知道,也就是賺這么一撥,之后就沒有這么好的生意了。
“呵呵,這幾天就賺了上萬塊啊。”張景山眼睛都成形狀了,“沒想到我張景山有一天也能夠成為有錢人。”
“爸爸不是一直都是有錢人嗎?”
就你的那些金條和古董,隨便賣出一件就能夠換到很多錢。
蘇青霓可是從張景山口中聽說了,那些大的更加值錢的古董無法從家鄉帶出來,但被張景山藏在了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保證沒有人能夠找到。以后等到家鄉那邊的形勢變好了,他再回去將東西取出來。
蘇青霓初步估算了一下那些東西的價值,張景山可以算是千萬富翁了。
在如今,錢還是很很值錢的,此時的千萬富翁比后世的億萬富翁十億萬富翁的身價還要高。
張景山嘿嘿地笑:“那些是父輩留下來的,這是我自己賺的,不能比。”
將錢全都數了一遍,張景山戀戀不舍地將錢遞給了蘇青霓,讓蘇青霓保存起來。他知道自己的性格,錢在他手中就想花出去。這些錢不幾天就會被他造光。
蘇青霓接過錢,從里面拿出兩張百元鈔票給張景山:“爸爸,這些你拿去做零用。”
“這么多?還是不要了,給我一百就夠了。”張景山忙道。一百元可足夠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爸爸,你都拿著吧。約會看電影逛街吃飯都是要錢的。”蘇青霓說著又從里面拿出了兩百塊錢放在自己身上。這兩百元是他們兩個的生活費以及她的零花。
“約、約會……”張景山難得的老臉一紅,“你這小丫頭成天想什么呢?”
“想你趕緊將珍珍姐娶進門啊。”
蘇青霓想了想,又抽了一百元給張景山:“爸爸,這一百元是給你買衣服買鞋子的。你去買幾套西裝,再去理個發,保管變成人中龍鳳,比那些坐辦公室和洋墨水的男人更加帥氣。到時候不止是珍珍姐,說不定其他都市麗人都會拜倒在你的西裝褲下。”
張景山敲了蘇青霓一個爆栗子:“你這丫頭從哪里學來這些話的?還拜倒在西裝褲下,是拜倒在石榴裙下。”
蘇青霓:“但爸爸你不穿裙子啊。”
張景山:“……”
張景山被蘇青霓懟得啞口無言,他的視線瞟到前兩天剛買的電視機,立刻將自家孩子“學壞”的根源找到了。
“以后少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