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青梅三兩枝

第一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夜涼如水,月明星稀,晚晴從睡夢中醒來,覺得還有些困倦,本想繼續安睡,但又覺得口中干渴,于是輕輕坐起身,細細的卷起了帳簾,摸索著穿上繡鞋,再從幾步外的桌子上找到了火折子,點亮了小小的一盞油燈,房間頓時亮了起來,晚晴熄滅了火折子,提起了桌上的白瓷茶壺,茶壺里的水已經涼了,是她臨睡前特地燒的一壺水,灌進了茶壺里,就為了防止自己半夜口渴,還好如今還未入冬,還是初秋,涼一些的水喝起來也無妨。喝了一杯涼水,感覺干渴的感覺好了些,又暫時去了睡意,想了想,便只著中衣,輕輕地打開了門,如今這小宅子只她一個人住,又是夜深人靜,只著中衣,走到小院也無妨。門外一個小小的走廊,走廊外是一個小小的庭院,一口清澈的水井,院子里晾著她白天曬洗的衣服絹帕等,水井旁放著一張小藤桌,兩把小藤圈椅子,水井另一旁不遠處種了一些她最喜歡的茉莉花,剛好是茉莉花開的時候,小小的院子里,彌漫著香氣襲人的茉莉花香,夜闌人靜,晚晴就在這迷人的滿園芬芳中,靜靜的坐在小小的圍欄上,倚著廊柱,安心的賞著月亮。她眼里映著明月,想起了兒時的一些過往。大概夜晚安寧靜思的氛圍,特別適合回憶一些往事吧。

大周朝乃是創立不足百年的新朝,因為開國皇帝曾被經商的一戶人家救過,細心照顧并贈予錢財,才得以招兵買馬,創立新朝,登基以后封賞那戶經商人家為皇商,奉旨經商,定期上供,并賜姓國姓—蕭,因此大周朝重仕重商,鼓勵貿易。又因為皇上念及在此獲救和短暫的住過一段時日,因此大筆一揮,改此地名為安樂州,寓意安居樂業。安樂州地處兩大運河的交叉點,離內海也不遠,絲綢,瓷器,茶葉,刺繡,珍珠,珊瑚等都非常有名,因此往來貿易頻繁,而且非常富裕,每年除了上繳國庫的豐厚稅收,還有各商戶的上供孝敬,加上皇商蕭家再奉上精選貢品等,所以國庫充裕,皇上本人以及朝廷都對安樂州非常看重。慕晚晴就出生在這樣一個繁花似錦的地方,慕家本身也算大戶人家,也是世代經商,雖說不算大,但是也算富足有余,不過慕家人口簡單,到了慕晚晴親爹這代,只剩下她親爹娘支撐門庭了,那時候她爹因為跟蕭家大爺是發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一起做生意,感情不錯,蕭家沒有女兒,知道發小好不容易將有第一個孩兒,特地攜眷前來祝賀,慕爹言到妻子一直愛吃甜的辣的,估摸著應該是個女兒,蕭大爺拍拍肩膀道這有何擔憂,自家是個俊小子,二人又是兄弟,不如就此做個兒女親家,定下娃娃親,將來你的女兒也自有自家小子照顧愛護,自可以富足一生,有何擔憂。慕爹慕娘大喜過望,連忙答應,蕭大爺也保證定會好好教導兒子愛護未出生的慕晚晴,兩人便就此交換了信物,因此,未出生的慕晚晴便與當時年僅三歲的蕭君珩定下了親事。

等到蕭大爺并夫人蕭楊氏回到蕭家,夜色已晚,二人洗漱安睡,誰知第二天給當時還健在的蕭老太爺請安的時候才知道,蕭老太爺昨日去恭賀當年的老友,得知傅老太爺有外孫女了,兩個老人家憶起當年的崢嶸歲月,再想起現在都有孫子輩了,不由得唏噓不已,傅老太爺因為見過蕭老太爺的孫子,及其喜愛,加上傅家都是女兒,就按捺不住提起不如將他還未出生的外孫女定給他的小孫子做媳婦兒,這樣也不枉兩家世交一場,蕭老太爺一口答應,兩人也交換信物,定下了這門娃娃親,所以,當時年僅三歲的蕭君珩便有了傅家嫡外孫女傅蘭陵和慕家獨生女兒慕晚晴兩門娃娃親。

這下蕭大爺夫婦有些慌了,便趕緊將自己昨日也與慕家定下娃娃親的事情稟告,蕭老太爺沒料到兒子來這一出,兒子也委屈的表示不

知道爹會來這一套,這下好了,都許下了親事,又都交換了信物,又都是兄弟世交,這可該如何是好。蕭家生意能夠越做越大,還得到皇上嘉許信賴,一個信守承諾是少不了的,蕭老太爺對于慕家也是了解的,雖然不如傅家家業興旺,但也算是大戶人家,與自家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便也不反對,蕭大爺見爹不反對便放心了,畢竟他還是跟慕爹有多年情誼在的,于是便跟爹商量如何是好,兩邊都不好退親吧,又都在肚子里,該怎么辦?蕭老太爺沉吟了一會,便說既然都還沒有出生,就暫且不提,等出生了再看吧,如果其中有一個是兒子,婚約便不作數了,蕭大爺見爹都如此說了,便也不再言語。幾個月后,傅家的外孫女出生,取名傅蘭陵,受盡萬千寵愛,半個月后,慕家的獨生女兒慕晚晴也出生了,慕家也是歡天喜地,對這個獨生女疼愛不已。蕭家先去喝了傅家外孫女兒的滿月酒,蕭大爺再去喝了慕家獨生女兒的滿月酒,見到發小捧著的那個粉雕玉琢,玉雪可愛的小團子,愛得不得了的慈父樣子,更不可能說退親的話,加上他確實也挺喜歡發小的那個獨生女兒,小小一團,可愛的不得了,又想著傅家的那個女孩也是玲瓏剔透的樣子,不由得在心里暗自驕傲了一下“臭小子,挺有福氣啊,還這么小,就有兩個美人老婆了!”回到蕭家,又跟蕭老太爺商議,父子前后一合計,干脆挑明了說,老太爺去傅家,蕭大爺去慕家,把情況說明好了。于是第二天,傅家,慕家便都知道自己的外孫女/獨生女都和蕭家定了親,又都是正兒八經的定親,也說不出誰前誰后,也都算門當戶對,兩個小女娃出生也就差半個月,蕭家又是個好選擇,自然都不愿意退親,傅老太太的打算是,自家比慕家生意要大一些,外孫女兒也出生的早些,又是與蕭老太爺商議定下的親事,比蕭大爺的承諾要稍微硬氣一些,再說朱門繡戶的錦繡堆里長大的公子哥兒,誰家沒個三妻四妾的,丫鬟通房什么的,傅老太太打小就這么看過來的,加上蕭家長子嫡孫的那么個小玉人兒,就光安樂州不知道多少人家想著呢,看皇上對蕭家的恩寵,就是賞賜個郡主什么的都不在話下,更何況只是多個慕家的女兒而已,不算什么,都有生意往來,還能撕破臉不成,最多給慕家丫頭一個側室的名分而已,不值當什么。外頭傅家大不了給慕家些甜頭好處,幫襯一些,后宅里頭就看自家丫頭本事了,到時候好好拉攏慕家那丫頭,為己所用,兩個人連成一線總比針鋒相對來得好,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傅老太太并傅太太傅柳氏都是大宅門里爭斗出來的一把好手,自然心里早有成算,完全不擔心,反而慶幸自家老爺子提早就定下了蕭家。

而慕家知道以后,見到蕭大爺稍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哪里會責怪,本也無甚過錯,自家與蕭家的定親也是算數的,都是同一天,雙方都贊同這門娃娃親,蕭大爺不用說,慕爹慕娘想的是,蕭家家境優渥,家風良好,不然也不會跟蕭大爺做了這么些年的好友,見蕭大爺的樣子,他的兒子將來肯定也是個謝庭蘭玉,芝蘭玉樹般的人物,本就是自己家定下的女婿,因此也不愿退親。慕爹慕娘只想著,讓自家的寶貝閨女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有個穩妥的依靠,不如先讓他們從小培養感情,朝夕相處,感情深厚了,至于以后的事情,就讓小輩自己決定吧。就這樣,兩家都心照不宣的認定了蕭家的婚事,也承認了彼此與蕭家的婚約,都做好了打算。

晚晴從回憶里離開,抬頭看了看皎潔的月亮,覺得有些倦意,眨了眨眼,便起身,去摘了一朵芬芳盛開的茉莉花,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茉莉花香,嘴角微微上翹,便轉身進了房間,關上房門后,將那朵香味撲鼻的茉莉花輕輕的放進了床頭的小小的花瓶里,然后熄滅了油燈,放下帳簾,就著茉莉花的甜香,進入了睡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