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夫人病好了

第441章 作梗

(文學度)

西夷那會兒已經不對打進景朝,占領景朝的疆土報什么希望了,畢竟若是他們能成功,這些年來早就成功了,又怎么會等到現在呢?

有姜珩在一天,西夷人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那時候的西夷人只是想著,對著邊關發動一場強攻,只要在姜珩反應過來之前,攻進邊城,然后將糧食劫掠出來就跑。

這樣,就算是姜珩也拿他們沒有什么辦法。

不過,西夷人的想法自然是很好的,但姜珩卻并沒有像他們所想的那般來不及反而,而是在西夷人發動戰事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還將一切都安排好了,只等著西夷人過來攻打呢。

這樣一來,西夷人自然是不可能達成他們事先設想的目的了。

在他們的設想之中,這是一場閃電戰,他們搶了糧食甚至人都不殺就可以跑了,可因為姜珩的提前洞悉,卻生生將這戰變成了攻城戰。

誰都知道,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有人發動攻城之戰的。

而且,攻城戰之中,攻城方是處在絕對的劣勢之中的,想要將一座準備完善的城池攻下來,那絕對是需要無數的人命與鮮血才能換來的。

若是正常情況下,西夷人是絕對不會再堅持攻城的,但那個時候,西夷人面臨著吃不飽肚子的絕境,又是在那樣的嚴寒之下,若是就此敗走,那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在這種破釜沉舟的堅決下,西夷人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悍勇。

當然了,有姜珩在,又是守城,就算西夷人再怎么悍勇,也是無濟于事的。

原本對于姜珩來說,這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一戰,而只是他鎮守邊關這二十來年的日常而已,但壞就壞在,邊關爆發著這樣的戰事,但后方的補給卻出了問題。

邊關因為連年戰事,駐扎著大量的軍隊將士,別說是有戰事的時候了,就算是沒有戰事,這么多將士的口糧那也是斷然不能少的。

可那時,姜珩領著將士們守著城,原本早就應該運到的軍糧卻是苦等不至。

“與那胡文玉有關?”衛芙一下子就抓到了重點。

姜珩點了點頭:“那時候胡文玉雖然才任了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但他是個能耐人,開年時坐上了這位置,到年尾時就已經牢牢的將一切都掌控在手里了……”

說到這里,姜珩冷笑一聲。

他與胡文玉一個在邊關,一個在浙江,原本應該是互不相干才是,偏偏這胡文玉再清楚不過,自己能有今日的地位都是因為景文帝,所以在察覺到了景文帝對姜珩的忌憚之后,竟然想要在糧草這里刁難姜珩。

或者說……

胡文玉不是自己非要和姜珩作對,他只不過是猜到了景文帝的心思,然后順著景文帝的心思來試探姜珩,看看姜珩在面臨刁難的時候,會有什么樣的應對。

江浙一帶從古便被稱作是魚米之鄉,甚至還有“蘇湖熟,天下足”這樣的說法,這其中的蘇湖,就是指的蘇州、湖州一帶。

那湖州,可正好就在浙江,屬于胡文玉的治下。

而那一年因為冷得早,浙江的秋糧還有相當一部分沒來得及運抵京城,正好那時邊關又爆發了戰事,所以景文帝便下了旨,直接從浙江將未運去京城的糧食運往邊關,充作軍糧。

然后……

“胡文玉從中作梗,故意拖著不送軍糧前往邊關?”衛芙問。

說著這樣的話,衛芙的眉頭也緊緊擰了起來。

姜珩伸手,輕輕揉著衛芙的額心,直到將她眉心的結揉散了,這才停了下來,“就是這么回事,要不是邊城的百姓們主動將自己家中的存糧都拿了出來,只怕那一戰的結果還是兩說。”

便是已經過去了五年,但姜珩再次說起這件事,仍是帶著怒意的。

將士們在外拋頭顱灑熱血,只為了護著他們身后的家國,卻有人在糧草這種事上故意使絆子,叫姜珩怎么能不怒呢?

所以,一直到現在,姜珩都是將這件事深深記在了心里的。

如今……

就到了他報復回來的時候了。

衛芙伸出手,在姜珩的背上輕輕拍了拍以示安慰,然后才問道:“那,夫君如今是想報這一箭之仇了?”

衛芙又不是蠢的,姜珩與胡文玉有過結,而之前在伯府,衛明遠提出想要和胡家結親的要求來,姜珩卻是一點都沒有反對,甚至還一口應了下來,這中間要說沒有什么聯系,衛芙是怎么也不會信的。

或者說,姜珩是再肯定不過,那胡文玉,是要倒霉了。

不過……

姜珩都說了,胡文玉被景文帝召回京城,確實就是為了接任吏部尚書之職,且還會入閣,可想而知這個人在景文帝的心里有著怎樣的分量。

這樣一個有分量的人,又如何會說倒霉就倒霉了?

衛芙有些疑惑地看著姜珩。

姜珩低頭在衛芙的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道:“圣上確實有意讓胡文玉接任吏部尚書一職,并且讓他入閣,這并不是什么秘密,至少這段時間先后幾次上折子向圣上乞老的楊閣老,對此就是再清楚不過的……”

若不是清楚景文帝的想法,楊閣老又怎么會主動告老呢?

畢竟,楊閣老雖然算得上年事已高,但身子骨向來康健,離著動彈不得可還遠著呢,往前的那些閣老們,哪一個不是實在撐不下去了,這才會告老還鄉?

楊閣老,這是在主動給胡文玉讓位置呢。

如今的這些閣臣們,都是先帝在世之時留下的老臣,沒有一個是景文帝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也正因為這樣,就算景文帝已經做了這么多年的皇帝,但對于這些閣臣們,仍沒有完全的信任。

在景文帝的心里,他自然更想要一個能讓他信任的人進入內閣,甚至是成為內閣之首的。

而胡文玉,就是景文帝覺得能夠完全信任的那個人了。

楊閣老縱然入閣多年,堪稱勞苦功高,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又能如何呢?

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