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老太太六十大壽。她本是平江伯家嫡出的女兒,雖在貴胄如云的京城排不上號,但好歹生了個女兒做了榮王妃,四舍五入就是以后的皇后,兒子也做到了四品官,所以場面還算熱鬧,賓客中不乏有頭有臉的,將胡同里堵得水泄不通。
永寧獻上了一卷麻姑獻壽圖,一柄沉香木雕菊花紋如意,漢錦,蜀錦,宋錦各十匹,一套完整的金累絲壽字紋頭面……叫老太太見了開心的合不攏嘴,她一聽永寧說那畫是前朝吳大學士所繪,連忙使喚了纖云,飛星兩個貼身丫鬟各執一端將畫展開來。眾人一看,果真其中人物栩栩如生,眉目傳神,雖已逾百年,顏色卻依然斑斕鮮活,可知保存得有多好。
馮老太太連連頷首,一雙眼再離不開那畫。
小明氏知道老太太內心是喜歡極了,忙順著道:“吳大學士乃前朝畫圣,可惜作品傳世稀少,怕是宮里頭也沒存幾件,寧姐兒能替老太太覓得珍寶,還是畫的麻姑獻壽,寓意極好,其孝心可窺見一斑。”
永寧笑道:“孫女兒早些時候特地讓杭州的善寶齋留意著,遍尋南北才得到這一幅。”
“好好好!你有心了。”馮老太太得了一件寶貝,滿臉的皺紋全笑得擠在了一處。
不過邊上的蔣婼兒卻是和老太太戛然相反,臉黑的仿佛可以擠出墨來。永寧掃到她的目光箭一樣射過來,大大方方還過去一個笑臉。蔣婼兒氣得一下子把臉別開不去看她,只朗聲道:“這吳大學士的畫可是有市無價,得來全靠緣分。市面上流傳的贗品仿品可多了去了,寧妹妹可弄仔細了,別拿魚目來混珍珠糊弄老太太。”
永寧眼見老太太笑容微微收斂了,不緊不慢道:“婼姐姐多慮了,這畫都是由善寶齋的朝奉親自驗過的,不然妹妹也不敢就這么獻給老太太。”
蔣婼兒抿了抿嘴,不再言語。
馮宅前院,人聲鼎沸,一眾男女眷用幃幙擋開,丫鬟仆婦們迎客,端茶,記名……井然有序,見到大人物也不慌不忙的。
永寧不得不感慨小明氏治下確實有些手段,將下人們調教的極好。
再說她那個大伯馮正岳,正笑瞇瞇地迎來送往。他身軀肥胖,在商海里沉浮了這些年,不僅積累了財富,更養了出了坨沉甸甸的啤酒肚,面白又蓄著胡子,簡直像個年畫里的財神爺,喜慶是喜慶,就是油膩了點。
三伯馮正連就要瘦削許多,他似乎生性靦腆,不太愛做場面上功夫,只一個人安靜地站在角落里。馮正連是個二甲進士出身,這些年一直在翰林院編修前朝史,一股子書卷氣,和肥頭大耳的大伯比起來簡直像股涓涓清流
馮家一眾人早就在儀門候著,終于門口有人通報道:“榮王妃娘娘駕到,榮王世子殿下駕到。”
只見一個的美婦頭戴雙鳳銜珠特髻,配銜珠金鳳簪,身穿大紅五彩羅緞纻絲*屏蔽的關鍵字*衣,佩戴金墜領玉禁步,叫人簇擁著款款走來,旁邊還跟了個唇紅齒白的美少年,金冠錦袍,貴氣十足,眼見就是榮王世子了。
“母親快起來。”王妃見到老母親跪在地上,連忙上前去扶。老太太卻不依,一定要給兩人磕了頭才行。
永寧仔細瞧了那王妃,還真如小明氏所說那般,自己眉眼間和她有些相像。
王妃見人群中有幾個生面孔,就知道是二房的人,笑吟吟地問了。三姐妹各自又行了禮,報了名姓。見她們落落大方,為首的永寧還和自己頗為神似,王妃不由得心下喜歡,拉著朱昶文道:“這便是你幾個沒見過面的表妹。”
她雖這么說,永寧幾個卻不能順著喊他表哥,只能規規矩矩地喚他為“殿下”。
馮永佳在人群中見朱昶文年輕俊朗,身份貴重,一雙桃花眼又似有似無地看著自己,臉上就禁不住泛起了紅云。
一群人又擁著王妃和世子進了萬壽軒搭起的大卷棚內。
知道王妃愛聽戲,今日府上特地從椿樹胡同請了大班。丫鬟呈了戲單子上來,王妃順手點了《琵琶記》《金鎖記》等等。
說是看戲,大半時間都是王妃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身邊幾個女眷談天。
永寧座次排得不算靠近王妃,見那頭聊的火熱,便只顧著自己嗑瓜子,吃果子。沒想到王妃突然一偏頭,看到自己這個一臉憨態的侄女,笑問道:“寧姐兒今年多大了?”
永寧沒想到自己會被點名,連忙撣了撣嘴邊的瓜子殼,“回王妃的話,民女虛度十三歲。”
“還小呢。”王妃感慨了一聲,“二哥哥近來可好,身體可還安康?”
“托娘娘的福,父親他身體很好,能吃能睡的。”
聽完這話周圍一圈人都笑起來。王妃也是拿帕子捂著嘴莞爾,笑完卻有些惆悵:“我和二哥哥算起來也十年未見了,小時候就屬他對我最好,也不知道彼此會不會生分了。”
女眷們一下子都不敢笑了,全做出一副面有戚戚的樣子。
老太太打圓場道:“娘娘多慮了,血濃于水嘛。”
王妃看起來總算好過了些,語重心長地囑咐永寧道:“你是二哥哥的嫡長女,應該承擔起責任,需好好照顧你父親,姐妹之間要和睦,勿生了嫌隙……”
永寧連忙稱是。
王妃滿意的一笑,看見她前面一桌子的瓜子殼,吩咐丫鬟再給她上了滿滿一碟。
永寧尷尬地呵呵兩聲,又突然聽見一聲輕笑,轉頭一看,原來是那世子殿下。他一雙桃花眼本來都快瞇得看不見了,可一對上永寧的目光,連忙清了清喉嚨,故作鎮定地看向前方的戲臺子。
臺上咿咿呀呀繼續唱著戲,永寧聽著如老和尚念經,又吃飽喝足了,居然迷迷糊糊靠著椅背睡了過去,好在云蟾在一旁連忙將她搖醒。
她揉了揉眼,借著尿遁出去透氣。
這時候溜出去的不止永寧一個。
朱昶文在大卷棚里待了半天,也覺得胸悶氣短,又唯恐去了人多的地方惹得大家都拘束不自在,便攜著小宦官尋了一處僻靜地方。馮府各處栽著四時不謝之花,可觀八節長春之景,他正數著池子里浮著的鴛鴦,突然聽見一陣歌聲傳來。
那小宦官也側耳道:“殿下,有人在唱歌。”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朱昶文挑了挑眉:“過去看看。”
兩人走近了,方聽清那人在唱: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原來一向以自己的歌喉為傲的馮永佳好不容易打探到朱昶文的行蹤,故意等在這里唱歌,巴望著他聽見了能尋過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身后傳來了腳步聲,她羞答答地轉過身,果然是她的夢中情郎。
“殿下!”馮永佳道了個完美的萬福。
朱昶文淡淡地評價道:“唱得不錯。”
她聽了不由得喜上眉梢,桃腮泛紅,卻聽朱昶文又道:“不過今兒個是外祖母的生辰,你卻在這里唱如此凄涼哀怨的曲兒,恐怕不太好吧?”
馮永佳一張小臉瞬間布上了寒霜。
“再者,你是個良家女子,怎可唱這種勾欄里傳出來的東西。”
“殿下……”馮永佳覺得像被朱昶文活生生打了個巴掌,又是尷尬又是委屈,鼻尖也是酸的厲害,“我沒有……”
朱昶文卻不想聽她解釋,調頭就走。那小宦官也朝她冷哼了哼,只留她一個人在原地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