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通嚇得噗通一聲就跪下了:“兒子該死,兒子知道錯了。”
皇帝臉色稍微緩和一下。太后又不樂意了:“皇帝,這怎么能都是明通的錯呢?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這鄭家和任家是什么家教嗎?幾輩子不正經慣了的,哪里能改得好呢?我們明通雖然已經是王爺了,可是,這年歲到底不大,年輕人把持不住也是正常。當年你不是也”
太后的話還沒有說完,皇帝就忙咳嗽起來,臉上也一片尷尬的神色。太后這才反應過來,當著大家的面,不好提當年的事情,要不,皇帝臉上也掛不住。她笑呵呵的止住了話題。
皇帝怕底下招惹的太后又說什么話出來,忙快刀斬亂麻的下了旨意:“今兒的事,朕已經知道了。說起來也都是兒女私情,最要緊的是,皇家的臉面。你們任家和鄭家還有什么好說的?”
平國公和延陵侯兩個人的臉皮早就被丟光了,這會兒被罵了好幾通,祖宗的臉都給丟的一干二凈,心里哪里還顧得上那兩個不成器的孫女,他們已經恨不得回去吧孫女打死了,哪里還有為孫女爭取榮耀的心?
平國公和延陵侯忙跪在地上,叩頭說:“微臣該死,無話可說,但憑皇上下旨意。”
皇帝點點頭,這兩家的老家主還沒有老糊涂:“嗯,算你們識相。鄭氏不守閨譽,做下這樣有辱教化的事情,本來當重重懲罰,可是,念著她懷了皇家血脈,暫不處罰,你們延陵侯府先把人送到明通府上去。等到鄭氏生產完畢,再由衛王妃管教處罰。”
淑清長公主聽到這個話,心中一喜,臉上都表露出來了。其實,她進宮鬧,也只是出一口氣罷了。這樣的丑事一出來,為了貴族的臉面,為了皇家的臉面,任雪和鄭秀是一定要進衛王府的。因為這兩位小姐身份高貴,不可能當一般的姬妾對待,極有可能,一進王府就成為側妃。
衛王作為親王,是可以有一個正妃,兩個側妃的。正妃和側妃都是入了皇家玉蝶,有品階,都是皇家的媳婦。至于那些普通的姬妾,就沒有這么好運了。她們只有生育了孩子才能入皇家玉蝶,否則就會泯滅于眾人。
王妃可以管教王府的姬妾,甚至對這些姬妾有生殺予奪的權利,對于側妃則是不能。側妃只是品階比王妃低而已,她們享受的各種權利和待遇其實和王妃相差不多,她們生的孩子也比一般姬妾生的孩子地位高。甚至有時候可以當做嫡子看待。所以,對于各家王妃來說,側妃才是一生的大敵。
淑清長公主鬧這么一場就是想壓一下鄭秀和任雪,省的這兩個貴女進了女兒的府邸后,聯合起來對抗自己的女兒。
誰想到,事情發展的這么順利,皇帝直接就下了口諭,把鄭秀直接交給女兒懲罰。那以后,不管鄭秀能不能當側妃,女兒都先給了她一個下馬威,以后也方便管教。
皇帝接著說:“任氏倒是沒有做出來丑事,不過,她既然跟朕的皇兒有情,那朕也不能做棒打鴛鴦的人,就成全了她,平國公府也把人送到衛王府算了。”
說完,皇帝就勸慰母親:“母后,您看這么處理可好?”
太后嘆息一聲說:“哎,只要人抬進去,把丑事給遮掩住,皇家的名譽不受到損害就好了。”
說到這里,平國公夫妻和延陵侯夫妻才聽懂了,皇帝和太后說的都是送進去,抬進去。這么說,自己家的孫女進王府那是當個一般的姬妾了,并不是側妃?要知道,側妃進入王府,雖然不像王妃那樣經過盛大的婚禮,那也是要舉行稍微小一點規模的迎娶儀式的,皇家也是要下聘禮,只是聘禮的規模,花費的銀錢少了一些而已。可是,納妾就不同了,納妾直接就是把人送過去,沒有婚禮,沒有下聘,甚至有時候連酒席都不擺一桌。
平國公夫妻和延陵侯夫妻都萬分氣惱,可是怎么辦呢?要不是自己家孫女做出來這樣的丑事,上達了天聽,皇帝也絕對不會這樣下兩家的面子,兩個嫡出的貴女進入王府,不是作為側妃,而是作為一般姬妾,如同那歌姬,舞姬一樣的待遇。
平國公和延陵侯臉紅的如同滴血一般。可是,這是皇帝的圣旨,是口諭,皇家的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任家和鄭家只能咬牙接受了。
跪在地上的惠妃也明白過來,自己兩個侄女只能作為一般姬妾進入兒子的王府,這真是奇恥大辱。自己在淑清長公主面前再次輸了一城。惠妃心里氣惱的無復以加。可是還有更加震驚的消息等著她。
淑清長公主臉上的笑容已經掩飾不住了。出身宮廷的她,比平國公和延陵侯更快明白皇帝和太后的意思。本來,她以為,女兒的后院這一次要多兩個和她女兒差不多平起平坐的側妃了。還是這樣出身高貴的側妃,女兒以后命運堪憂。可是,哪里想到,皇帝居然只是給了她們一般姬妾的身份。皇帝的金口玉言一下,誰都反抗不了,鄭家和任家只能這么認了。女兒的危機暫時解除了。還有比這個更加讓人高興的嗎?可是接下來,皇帝的話,讓她也大吃一驚。
皇帝安撫了母親,這才回頭看向那個跪在地上認錯的兒子,他嘆息一聲。李明通是他的長子。雖然是他不太喜歡的惠妃所出,可是,畢竟和他血脈相連。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有了自己的子女,這對皇帝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生。他對兒子還是寄以很深厚的期望的。
可是,李明通一直都讓他失望。這個孩子,不但心胸狹窄,不學無術,志大才疏,還風流無度。皇帝認為男人風流一點沒有問題,可是,做不好事情,還要風流,就有問題了。看到兒子這么風流,分內的事情,卻是一直都沒有做好,他怎么能對大兒子失望呢?
尤其是去年,他把跟大兒子競爭最激烈的二兒子送去藩地后,本來以為大兒子能改好,事實證明,他是想多了。大兒子不但沒有改好,反而變本加厲了。
皇帝嘆息一聲,說:“明通,你也大了,朕希望你能多為大夏做貢獻。年后,你去藩地就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