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力到底是不如年輕時了,不過三天行軍五百里,就覺得困倦。想當年……唉。”
八月初八,漢江北岸。趙云帶著五千騎兵,已經沿著江逡巡了一天,試圖找到一個南岸沒有敵軍駐扎的空檔,并且搜羅夠足夠的船只,以便繼續渡江南進。
不過公孫康守得非常穩健,沿著漢江平原幾乎是處處設防,每隔二十里都有高大堅固的烽火臺。趙云的部隊都是騎兵,也不可能剛剛渡河就強攻防御工事,這才暫時不得推進。
趙云頗覺疲憊無奈,這才有了如此感慨,趁著巡邏間隙,在江北找了一處高地,暫且駐足歇息,憑高而望。
“驃騎將軍何出此言,您還正當壯年,天下能及將軍勇武者,寥寥無幾。”面對趙云的感慨,他下面的將領當然是要恭維一番的,表示趙將軍實在是太謙虛了。
這些恭維的副將,還是以魏延為首。魏延曾經做過趙云多年的老部下,從荊南就開始跟隨了,還跟趙云打過交州、林邑。
四年前最后的統一大決戰中,魏延也是在幽州戰區的,不過當時他是張飛的副將,跟著張飛從涿郡南下。
而當時趙云的副將是太史慈,現在太史慈調回南方,獨領一路水軍。而張飛那邊又閑著,趙云才把魏延也調來,幫他料理具體軍務,而徐榮依然鎮守遼東,負責防御。
魏延這番話嚴格來說也不算拍馬屁,趙云明年才虛歲40呢,在武將里確實不算老。而且歷史上他還得再三年后、才會遇到赤壁之戰、當陽長坂突圍,那時候都42了,不也照樣勇不可當。
區區39歲,對有老當益壯潛質的趙云而言,確實不算什么。
趙云一擺手,制止魏延的恭維,直奔軍務正事:“說說吧,如何渡河?從何處渡河?”
魏延等副將顯然也沒想到趙云那么急,想了想說道:“急切不得渡河,那就再等等。聽說太史將軍已經靠岸了,只要繞過西岸的半島、駛入漢江,就能把我軍載走。
何必著急呢?而且將軍行進過速,隨軍輜重和文官都跟不上,等兩天等田參軍追上來也好。”
魏延提到的田參軍,便是田疇田子泰,他也是當初統一戰爭中就跟著幽州軍南下,不過趙云推進太順利,也不需要田疇幫他出多少主意。
這田疇謀略上算不得多牛,但是對于地理頗有心得,歷史上曹操207年北伐烏桓蹋頓的時候,就是靠田疇“不賣盧龍”幫曹操指的路,找到燕山峽谷易行之處,直插柳城。
此番對公孫康用兵,田疇的貢獻主要也是在行軍路線規劃上,他在遼東為官十余年,跟著糜竺治理地方,對朝鮮半島的山勢地理同樣很熟。
所以田疇給趙云規劃的路線才能那么順利,只可惜因為太順利,田疇自己相對文弱,騎馬也趕不上主力的行軍速度。行軍快到把隨軍文官都丟了,也算是個奇葩。
趙云顯然對魏延等人的意見不是很滿意,他起身走動幾步,活動一下關節,憑高指著對岸的烽火臺:
“等子義來當然可以,但子義有數萬大軍,他到了,公孫康就愈發不敢出戰了。”
魏延不由有些懵逼:“可是……陛下給我軍的命令,本來就是來虛張聲勢,牽制公孫康,讓他不得不把主力都調到漢江一側來嚴防死守,好給其他路創造戰機的。這不正好么?”
魏延說完,心中還暗忖:驃騎將軍生平最是謹慎,怎么如今反而開始求戰心切了?他已經升到如此高位,大將軍和太尉的位置也不可能動,有什么好急于立功的呢?
他卻不知道,趙云并不是急于立功,只是時間總是會改變人的。天下和平了三年多,趙云也閑了三年多,一直沒仗打,現在拉出來放風,哪怕給他的是誘敵任務,他還是會手癢。
當年就被丞相一直要求擔任詐敗的任務!都詐敗到驃騎將軍高位了,再繼續誘敵,哪怕不詐敗,也有損大漢威名不是!何況對手只是公孫康!莽一點也無所謂。
再不撈點仗打就生銹了!
趙云觀察完對面的敵情,心生一個想法:“抵達江北已有兩日,我軍如今已經在北岸搜羅到多少民船了?可供多少士卒渡河?”
魏延并不管這事兒,所以是負責軍需后勤的田豫負責回答:“稟將軍,約有內河民船近百艘,每趟可運千騎過河。我軍總計五千之數,如堅持渡河,要五趟往返,再算上整隊集結、裝船卸載,至少耗時半日以上。”
趙云眼神一亮:“那也不錯了,這公孫康著實短視,居然堅壁清野之下,連北岸民船都沒有好好燒毀搜集,讓我們找到那么多船。如此無能之輩,不打一場豈不是太對不起朝廷的軍需耗費。”
田豫一開始也不理解公孫康為什么這么傻,被趙云點評之后,他才想起一種可能性,答道:
“將軍,會不會有這種可能——畢竟咱是來執行虛張聲勢的疑兵之計,公孫康如此龜縮,那顯然是中了這疑兵之計了,以為我軍勢大。
既然如此,他依然以為將軍麾下有騎兵數萬,何況太史慈將軍也是數日后可到,所以不管他是否搜羅仔細北岸的民船,到時候都不能阻擋將軍渡江,他也就懶得費這個事兒了。
搜得不仔細、留下可以渡過千人的小船,他定然覺得我軍也用不上,畢竟我軍真要是幾萬人的話,怎么會指望這點船反復渡河幾十趟呢?那不是給南岸的敵軍破綻半渡而擊么?”
趙云聽了這波分析,終于眼前一亮,想到自己該如何做了。
確實,如果他有三四萬騎兵的話,一次性渡河一千騎過去,最多操作兩三次,南岸的守軍就已經反應過來、并且從各個方向集結過來反撲,把剛剛立足未穩的漢軍騎兵殺進漢江全部淹死。
那樣就是一個主動白給的添油戰術、把大部隊一點點上去送。
但問題是,趙云沒有三四萬騎兵,他就五千人。而且他不覺得自己需要三四萬人,才敢跟公孫康野戰。
公孫康久離中原,根本不知道過去十幾年中原諸侯混戰有多慘烈、軍事科技裝備升級有多快、死人堆里殺出來的jing兵有多悍勇。
只要趙云選出三千鐵騎成功渡江、在南岸站穩腳跟,公孫康敢來“半渡而擊”尋求野戰、先把趙云的先鋒吞掉……
那簡直求之不得!
“很好!國讓,你這番分析,倒是提醒了我。一會兒立刻集結鐵騎,以現有民船渡過漢江,勾引公孫康來殲滅我軍先頭部隊!”
魏延、田豫都是大驚:“將軍!我們才五千人,對面不知有多少。按照情報,整個漢江以南,可能有四五萬人!還沒算扶余和濊貊那些蠻夷呢!
一旦過江,我們就要獨力支撐至少兩三天,因為到時候被敵軍圍上來,我軍作為騎兵,必須往復沖殺,不可能固守打陣地戰。
那樣登陸灘頭必然無法固守,要是被公孫康的人燒了我軍渡河后用完的船,后續三天我們必須靠自己的搏殺才能活下來!太危險了!”
過了漢江就有可能被數量多得多的優勢敵軍圍上來!就算敵軍無法全殲,被騎兵突圍殺穿,但只要敵軍人多,那燒掉你灘頭的船還是做得到的!那不就是孤軍深入了嗎?
魏延倒不是怕打不過,他更怕到時候人心惶惶,士氣崩潰。畢竟糧道斷絕船也沒了回不了江北,這個對人心的打擊是很嚴重的。
這簡直就跟項羽的“乃自沉船、破釜甑、持三日糧”差不多冒險了。當然比項羽還是多一個好處,項羽破釜沉舟的時候是真沒退路了,趙云這邊好歹可以告訴將士們:
“渡過漢江之后,如果船被公孫康燒了,我們要血戰確保自己生存三天,三天后太史慈將軍會帶著大批海船趕到。”
如此一來,似乎趙云更能激勵士兵保持住信心,死戰撐過這三天,畢竟前面就有生的希望。
把這些利弊想明白后,趙云下令立刻按計劃行事!
魏延田豫苦勸無果,只好執行,趙云帶了騎兵,在屯南縣上游約三十里處,兩座公孫康軍的烽火臺堡壘之間,找到相對流緩的淺灘,用小船分批渡江。
趙云的異動,當然是不到一刻鐘,就通過神速的烽火臺傳訊,傳到了屯南縣的公孫康府邸內。
公孫康前一天就已經定下了堅壁清野的策略,但他還真沒想到,趙云那么急,居然在太史慈還沒趕到的情況下、這么幾天時間差都等不到,就單獨渡江了!
“什么?趙云有多少人馬過江了?他哪來那么多船只渡江?!”公孫康急得揪住傳令兵的領子就瘋狂搖晃。
“大王……咳咳……那趙云才千余人過江,船只不過數十艘,是我軍在北岸沒搜干凈。”
公孫康把傳令兵丟下:“就這點船,也敢分那么多批渡江?被半渡而擊,這可是自古至今不易的兵法大忌。趙云這也太狂妄了,真當我三韓勇士是怯戰懦夫不成!”
他弟弟公孫恭比較怯懦,聞言提醒道:“會不會是趙云的誘敵之計?而且我軍已經定下了堅壁清野之計,臨時再變計求戰,會不會不妥?”
公孫康直接否決:“他要的就是你這種懦夫想法!現在趙云缺的是時間,我軍越早組織反撲,他上岸站穩腳跟的人數就越少!
我看他多半就是托大,看我軍確實沒有在野外陳兵、就算要堵他渡江反應也不夠快,等我軍主力趕到時,他應該有好幾千人已經過來了,他就是仗著來多少算多少、有幾千人都敢跟我們野戰!
也怪我確實沒想到他會這么大膽子提前渡江,集結部隊還真有些慢了——正因如此,更沒時間解釋了,立刻集結城中全部騎兵部隊,再立刻通傳扶余王尉仇臺,讓他帶著扶余騎兵一起出戰。
本王的騎兵也都暫時交給他協調統帥,務必用命!快!越快趕到渡河點,要面對的趙云騎兵數量就越少!”
終究是誘餌太誘人,公孫康還是選擇了把麾下的騎兵機動部隊全部賭了上去。他手頭的兵力其實比妹夫尉仇臺更多,但公孫康的兵畢竟是漢人和三韓的東夷人,騎兵比例不算高。
而尉仇臺是扶余王,扶余人是長白山區的漁獵民族,所以騎兵比例非常高,野戰統帥還真只能交給尉仇臺來統籌。
(注:扶余人是長白山區的漁獵民族,高句麗一開始反而是大小興安嶺山區的漁獵民族。中間有漢人生活的遼吉平原隔開。)
為了搶時間,軍令傳遞地非常迅速,國都屯南縣周邊各處的騎兵部隊,全部在烽火的傳訊下,快速集結,分批撲向趙云渡河的地點。
可惜,雖然趙云是被“半渡而擊”的一方,但也因為趙云膽子太大太突然,對面想不到,所以三韓方面倉促集結的騎兵,也無法做到同一時間趕到戰場,總會被打出時間差,有早有晚。
趙云看到這一幕,又看到己方已經分三四批渡河過來的三千鐵騎,不由很是篤定。
誰打誰一個各個擊破,還不一定呢!
趙云直接瞄準了一直趕到最早、駐地距離渡河點最近的三韓騎兵,發動了沖鋒。
對面的三韓騎兵壓根兒沒有準備,因為他們覺得趙云不敢出擊,應該是守住登陸場、給后續更多的部隊渡河上岸提供掩護。
要是趙云直接發動反沖、放棄了登陸陣地,那后續部隊還怎么上岸?這不科學啊!
誰能想到,趙云根本就沒打算再等后續部隊,他也沒所謂的“數萬騎兵”,已經上岸的三千人,就是他全部的鐵騎兵了。
北岸剩下兩千人虛張聲勢、把立營規模綿延得極廣,那只是疑兵,而且被趙云留下的都是輕甲的弓騎兵。
趙云知道,他這次渡河,敵人會主動來沖他、主動來求戰的,所以己方的機動性也就不重要了,戰斗力最重要。反正敵人會撞上來嘛。
“這不可能!趙云就帶了這么兩三千人,就反沖我們了?殺!讓趙云也看看我們三韓勇士的勇武!”幾個公孫家的基層將領,也是不信了這個邪,帶著至少兩倍于趙云的騎兵反沖了過去,誰讓他們沒見過鐵甲騎兵呢。
“噗嗤噗嗤——”
“呃啊——”
倏忽之間,震天的慘叫開始響徹漢江南岸,雙方僅僅一個對沖,三韓騎兵就被趙云扎了個透心涼,落了一地的斷臂殘肢、無頭尸首,衣甲平過,血如泉涌。
公孫康麾下兩個無名都尉,都是一招都沒撐過,先后被趙云往復沖殺之間盯上,隨后秒殺。
見到就是殺到。
沒過多久,第一批三韓騎兵就被打崩了,而這時候,扶余王尉仇臺才剛剛帶著集結好的騎兵主力趕到戰場呢。
因為趙云追殺最初那批三韓騎兵追殺得有點遠、趙云的人馬此刻已經遠離了登陸場。
所以尉仇臺趕到的時候,看到預設戰場并沒有敵人,反而是更西邊遠處傳來了陣陣震天喊殺聲。
不過,趙云軍渡江留下的小船,還因為時間過于倉促,依然留在泥灘上,沒來得及重新推下水劃回北岸。
尉仇臺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么,但他也樂于撿漏,立刻下令:
“快,帶火把的輕騎,立刻把趙云留下的船都燒了!只要燒了船,北岸剩下的趙云騎兵再多也不怕!我們只要把已經到了南岸的那一點點趙云殘部殺光就贏了!”
短短一盞茶的工夫,數百個火把密集一丟,尉仇臺還真就完成了他的第一戰略目標,把趙云的船燒光、剩下只要對趙云關門打狗就行了。
太史慈還有兩三天才到!趙云不可能找到船重新北渡漢江了!他這是自己找死!
“將士們隨我上!殺趙云者,賞千金!除國都外,任封一座城邑!”
三韓和扶余地區還有大量的城邑封建制殘余嘛,所以尉仇臺開出來的賞格也非常有地方文化特色。
殺了趙云的人,可以直接圈地當領主,相當于是一個小諸侯了。
扶余騎兵果然被這驚人的賞格刺激得人人雙目發紅,都狂吼著跟著尉仇臺,一起涌向趙云。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xbiquge,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