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漢

第一百零四章 國犬

校事府正式成立才不過一個月。

但早在幾個月前,由谷利親手訓練出的校事就已經陸續派往各地,并且融入了各地之中。

也就是說,校事府的基本框架,是早就搭建好的。

校事是以孫翊使者的身份到達各地方,隨著孫翊的威望越來越高,他們在地方所享受的待遇和權力也會隨之增長。

被谷利派往各地的校事謹記著一點,那就是就低不就高。

意思就是探求情報要多與縣府、郡府中的小吏們打交道。

谷利深知這些小吏職位雖低,但卻是很多事務的具體操辦者,論對一縣的了解,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了。

就如谷利少時在宮中一般,因為是底層之人,所以他務必要保證自己大概了解宮中的妃子、皇子們的喜好。

這樣才能在有機會偶遇這些貴人的情況下,投他們所好從而雞犬升天。

這一點對于宮中的下人來說是如此,對于宮外的小吏們來說也是同理。

果不其然,在派往各地的校事主動與這些小吏們接洽之后,

以為遇上了千載難逢機會的小吏們,在這些孫翊使者面前自是殷勤的很。

一開始這些小吏可能還會有所顧忌。

但隨著時間日久,有些小吏發現不小心透露出一些嚴重的事情之后,這些校事并沒有什么動作。

這樣幾次下來,在校事的酒肉錢財誘惑之下,小吏們該說的,不該說的自然都說了。

各縣縣長,各郡郡守多為淮泗人士,是孫翊的鐵桿親信。

他們對孫翊派來的校事不會說一定報有好感,但也不會去貿然干涉他們的活動。

至于由當地士族出仕的郡縣右職,他們在校事剛來時還很警惕。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見這些校事沒找他們麻煩,久而久之,警惕心也不會那么強了。

當一直以為的危機沒發生時,那么接下來就會是他們最松懈的時候。

就如當初黨錮之禍時,那些前輩不就是用這招,將那些所謂的名流清士玩的欲仙欲死的嗎?

谷利想起孫翊臨走前對其的囑托,現在已經到了要動作的時候,他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亢奮。

谷利自服侍孫翊之后,衣食無憂。

他知道孫翊是看重他的聰慧,是喜歡他照料其生活的體貼,但這些能夠讓他從此安枕無憂嗎?

不同以往流亡的日子,至少那時自己的命還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其服侍孫翊之后,得到了舒適的生活的同時,卻也從此失去了對自己生命的掌握權。

他的生死,現在只在孫翊的一個念頭之間。

在谷利看來,對于孫翊這樣的君主來說,能讓他永久寵幸的,唯有是對他來說有價值的人。

孫翊現在給了他一個實現價值的機會,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

想到此,谷利斜長丹鳳眼輕輕一挑,薄唇輕啟,喚出了一個人。

“子鳴。”

一位同樣是黑衣的男子即刻出列,他向谷利拜道,“都尉有何吩咐?”

谷利溫柔地對其說道,“那張氏門第就由你去吧。”

被谷利喚作子鳴的人叫張凌,乃是谷利流亡時的伙伴之一,后來與谷利一起歸附孫翊。

谷利聲音雖溫柔,但說出的話卻是命令,張凌聽后立刻領命道,“唯。”

說罷張凌正要轉身離去,谷利突然叫住了他,谷利起身來到張凌身邊,對其耳語了幾句。

張凌聽后臉色劇變。

這時谷利將手按在了張凌的肩膀上,對其輕聲說道,“別忘了君侯對我們的大恩。”

“你的弟弟,吾會好好照料的。”

谷利的話一如既往的溫柔,但張凌此刻聽著卻有些毛骨悚然。

他發現往日里親近的老大,此刻變得陌生了起來。

但最后他還是咬咬牙應道,“唯。”

說完后他便朝校事府外走去,出府門前他帶走了不少的校事。

在張凌走后,谷利坐回位子上,繼續閱覽著一些情報。

在此時,校事府外街道上突然響起了許多狗叫聲。

這些狗叫聲此起彼伏,一聲大過一聲,聽的人心煩。

校事府中的一些校事怕這聲音驚擾到了谷利,想要出門趕走這些瘋狗。

谷利卻及時叫住了這些人,他說道,“讓它們叫,吾喜歡聽它們的聲音。”

在谷利的阻攔下,眾校事雖然不解,但還是沒有出門趕殺那些惡犬。

而此時這些惡犬的聲音越來越大,擾的校事府內的一眾屬吏,都沒辦法安心做事。

只有谷利卻似乎很享受這些聲音。

家犬已吠,國犬豈可無聲?

吳縣的布局十分規整,整片城池的建筑布局以東為尊。

例如吳侯府、一眾官署、張昭、張竑、周瑜等大臣的府邸都坐落在此處。

而在吳縣中,本地望族的府邸多坐落于西面,與東面的達官貴人的府邸相對而望。

從這個布局當中,也可以體現此刻江東的政治格局。

江東士族與執掌大權的淮泗士族,并不對付。

在吳縣中流傳著一句話,為“東遷入殿”。

這句話主要是在江東士族之中流傳。

意思就是說如果得以入仕,那么府邸就有可能會由城西遷往城東。

入殿是贊譽吳侯府之言,他們將吳侯府比作皇宮大殿。

意思是只要府邸東遷成功了,那么等于是得到了吳侯的賞識,就會入殿而得以飛凰騰達。

但自孫策入主江東以來,江東士族中做到“東遷入殿”者只有一家,那就是朱治的家族。

其余的江東名族如陸氏、陳氏、謝氏、惲氏等無論怎么刷名望,兩任吳侯都對他們不屑一顧。

就像當初孫策入江東時,這些名門望族對孫策不屑一顧一般,兩任吳侯的態度驗證了一個道理。

當初你對我愛理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其中惲氏嫡女當初本來與現任吳侯孫翊即將結親,卻被徐氏半途截胡,這件事到如今還被許多人惋惜不已。

若是沒有徐氏半途截胡,那么現在孫翊的正妻就是惲氏嫡女惲清,憑借著這層關系,江東士族絕對能翻身。

很多人因此懊惱,早知道當初全力支持孫翊娶惲清了。

他們倒不是沒有這點政治嗅覺,只是他們將寶押在了當時名聲不錯的孫權身上,讓他娶了會稽名門謝氏之女。

誰能想到時勢轉變會如此快,孫翊異軍突出,越過孫權繼承了吳侯之位。

不過世事無絕對,在江東士族之中,還有一家冉冉升起的新星,那就是吳郡張氏。

吳郡張氏現任族長名張允,字文信。

張允年輕時輕財好士,聲名聞名州郡。

更因為其女與張暠成婚,孫策在考慮到這層因素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讓朱治辟張允為吳郡太守東曹櫞。

太守諸曹中,東曹為權勢最重者。

東曹櫞職位肯定不如功曹、主薄、郡丞這三大顯職顯貴,但也算不錯了。

當初張暠謀反,張允嚇了個半死,以為孫翊會因此怪罪于他。

但等來等去,孫翊一直沒有因此事遷罪于張氏。

這一點讓許多有心人誤會,他們以為孫翊對本地士族的態度,可能不如孫策那般厭惡。

許多人心思開始浮動起來,當初吳侯府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大橋遷府”一事,背后就有這些人的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