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瑜的這番話表明了,他就是要在柴桑帶著這三千新兵,邊練兵邊守城。
這樣既能守住城,又能練好兵以待來日之用。
孫策聽完周瑜的這番話之后,哈哈大笑起來。
“吾弟壯志,觀敵練兵,寡兵守重,公瑾概有古之名將之風也。”
沒有人比孫策更相信周瑜,在別人看來周瑜是夸下海口,但孫策卻深信不疑。
后來事情的發展也證明了周瑜。
盡管周瑜只有三千新兵守城,但劉表的兵馬別說攻取柴桑了,他們連柴桑的一寸雜草都沒奪到過。
在周瑜鎮守巴丘的那段時日里,江夏,南郡,長沙三郡與柴桑簡直是模范鄰居。
周郎巴丘練兵,也在江東內部傳為一時佳話。
后來周瑜將兵奔喪亦成為巴丘練兵這佳話的后續,時人皆以這兩件事稱贊周郎忠義有能。
只是時移世易,孫策死后孫翊繼位之后,周瑜被孫翊召回吳縣共參軍政。
而柴桑一地自周瑜之后,先由韓當率兵鎮守,現在則是孫翊兄長孫皎率兵鎮守。
自當初在宣布對張暠一事的處決之后,孫翊當日就命孫皎為靖武校尉率兵兩千鎮守柴桑。
加上原本周瑜將兵奔喪時留下的一千兵馬,鎮守柴桑的兵馬共有三千之數。
孫皎字叔朗,乃是孫翊叔父孫靜第三子。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與其兄長張暠桀驁不馴,包藏禍心不同,孫皎對孫翊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在他被孫翊任命為靖武校尉領軍兩千鎮守柴桑之后,孫皎一直兢兢業業,就怕因為自身懈怠而辜負了孫翊的信任。
孫皎為人輕財能施,善于交結,他與江東中的淮泗士人與江東士人關系都不錯。
因為有柴桑第一任守將周瑜的優異表現在前,孫皎自到任后,他自知若是憑才能是比不上周郎的。
故而他為了不辜負孫翊的信任,他采取了另一類鎮守柴桑的辦法。
他招攬廬江劉靖、江夏李允、廣陵吳碩,河南張梁等士人為賓客。
他對劉靖委以得失,對李允委以眾事,對吳碩與張梁二人付以軍旅。
孫皎深知自身才能不算高超,所以他招攬有才的人為其效力,令他們各司其職,為其一起鎮守好柴桑。
孫皎所招攬的這些人算不上什么大才,但也有中人之資,在他們的輔助下,孫皎鎮守柴桑以來,也算是得心應手。
加上孫皎對這些人傾心親待,莫不自盡,引得這些人對孫皎也是感激涕零,傾心效力。
所以自孫皎鎮守柴桑以來,雖然與江夏的兵馬發生過幾次小沖突,但終究沒有造成什么大的疏漏。
孫皎在孫氏這一輩兄弟當中序齒為八,排在孫翊之后,但其實按年紀他是孫翊的兄長。
當初孫氏兄弟在排序之時,孫翊本來是族中小八。
不過因為在吳中俚語中的小八,發音與傻有點像,當時孫翊就不樂意了。
于是乎他把孫皎揍了一頓,然后拉著孫皎去孫堅幾個長輩面前,讓孫皎成為了小八。
因為剛被孫翊揍過,鼻青臉腫的孫皎被孫堅幾個長輩問起,是否樂意轉換序齒時,兒時的孫皎摸著頭上的包含淚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