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漢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以戰養戰

“全柔此人雖有武略,叛亂初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吳侯何許人也?”

“其深知兵法,在其得知全柔叛亂后,即用三面合圍平叛之策,此策可謂一劍封喉之策。

之前江東有探報送來,言及吳侯舅兄徐琨大敗全柔所部于涇縣城外,此即為例證。”

“有此涇縣大敗,全柔戰兵損失過半,更重要的是其叛亂之勢已顯頹勢。

此正當奮勇而進,一鼓作氣平定全柔叛亂的良機。

但從那戰之后,全柔避而不戰,吳侯卻再未糾集大軍進行攻城,此不為疑乎?”

“縱使吳侯一時失察,但江東多英才,周公瑾萬人之英,太史子義世之良將,魯子敬天下奇士,龐士元南士冠冕,

此皆吳侯心腹之輩爾,一人失察不為疑,豈有眾人皆失察之理乎?”

“依吾觀吳侯為人料之,吳侯此舉并非失察,乃是有意為之。

其并不想馬上平定全柔之亂。”

“再者,荊州劉表派重兵攻打柴桑,柴桑一地至關重要,吳侯卻除了一開始派出的三千援兵之外,后續再無援兵,此不為疑乎?”

“數萬荊州材士,兵圍柴桑已經頗多時日。

若是說吳侯一開始未及時派出援軍,乃是因為劉表派兵突襲柴桑所料不及所致,但如此時日之下,吳侯不可能不會再派出援軍支援柴桑。”

“自吳侯掃滅山越以來,其得山越精兵數萬。

張子布有蕭侯之才,時以半年,以他的理政之能,這數萬山越精兵應當已經臣服吳侯。

江東境內雖有全柔之亂,但山越之亂已除,吳侯完全有兵力且無后顧之憂可以派兵支援柴桑。

此種情理之事,吳侯卻不為之,此為二疑。”

“有這二處疑點在,故臣料之,現今江東雖明面處于內憂外患之中,但實情必定不會那么簡單。”

“吳侯一定在籌劃更大的事。”

曹操認真聽完了賈詡的分析,這時荀攸也出身對曹操言道,

“文和所言有理,南征孫翊之事不可為之。”

曹操問詢賈詡,荀攸二人道,“二卿可知三郎在籌劃何事乎?”

賈詡與荀攸齊齊搖搖頭。

他們雖然根據一些蛛絲馬跡,可以猜到孫翊有更大的圖謀。

但他們終究不是神人,不能光憑一些蛛絲馬跡就猜出孫翊的意圖。

曹操見賈詡荀攸搖頭,他又將目光移向其他眾臣,劉曄,曹洪,張遼,蔣濟,董昭,夏侯淵等,他們也都紛紛搖了搖頭。

曹操見所有臣下皆是不明就里,他不失望反而笑道,

“你們不明并非是你們智略短缺,乃是你們是臣,而不是主。”

“外敵入侵,擊退之乃是大功。”

“內有叛亂,平定之乃是大威。”

“此二事皆是為主者提升威望,穩定人心之大利之事。

而如今三郎放著這二事不去做,反而放任這二事發展,這是為何?”

“一名高明的獵人,不想獵豺狼,那他一定是想要獵殺虎豹。”

“對于主上來說,能比擊退外敵與平定叛亂,更讓他感到興趣的唯有開疆拓土之功。”

曹操此話一說,眾臣皆驚。

因為這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在內有叛亂和外敵入侵的情況下,不先解決這兩件大事,這位吳侯還想著開疆擴土,莫不是瘋了?

曹操接著說道,“雖然孤也猜不出三郎究竟是想開何處的疆,擴何處的土,可能是淮南,可能是交州,可能是徐州,亦可能是那荊州,

但孤卻很清楚,那個孫家三郎的心大的很呢。”

曹操坐于馬上,他抬起頭,伸出一只手圈作圓圈,將天上那已經即將落下的夕陽,握在手中。

他有點唏噓的說道,“這小子,快成精了。”

夕陽的余暉映照在一身黑衣的曹操身上,顯得他整個人充滿了睿智。

“先前孤早有南征之念,為的不是一舉拿下江東,只是想遏制一下他的發展。

他繼位以來的表現太耀眼了,孤不能再讓其可以安然的發展下去。”

“不然遲早會是孤的生死大敵。”

“只是之前北方戰事正危,孤騰不出手來。

但如今本初實力大損,至少半年內無法再度南下。

在此千載難逢時機,若孤只是將目光專注于北方,只是呆在許都坐視其發展,那么遲早有一天,南方恐不為大漢所有矣。”

“不管他現在有何籌劃,有大籌劃必用大軍。

這時才是其最虛弱的時候,他絕對想不到孤在官渡大勝后,會突然率軍南下。

若是他想謀取的的淮南,我軍南下正好可以守備淮南,若是他想西進或是南征,那么孤就打下他的廣陵,廬江二郡,讓其元氣大傷。”

“當年本初犯得錯,孤絕不會犯。”

說到此,曹氏的眾臣已經知道了曹操南征孫翊的心意已定。

既然曹操的心意已定,那么眾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為曹操的這番心意查缺補漏。

而這一點,在場眾人有誰又比得上荀攸呢?

荀攸思考一番后說道,“官渡一戰,我軍雖然損傷甚多,但是多為步兵,騎兵并未受到多大的折損。

而如今袁紹短時間內不敢再度南下,司空就可聚集守備各地的騎兵,共同南征,征集之下,三萬余騎兵自是能湊齊的。”

“如今正值隆冬,淮泗地區水系斷絕的甚多,就算有些未斷絕的水系,其水量也較往常來說大大減少。

只要我軍的騎兵不入一些水澤豐茂之地,就無甚大險。”

“如今唯一所憂者,乃是糧草。”

官渡一戰中,曹軍與袁軍的野戰次數不多,多是攻堅戰,所以雙方的騎兵上場機會不多。

再者曹操本來就不缺少精兵,他缺少的是糧草。

因為糧草短缺,所以他之前沒辦法匯聚大兵團,只能將兵馬分散各地,降低缺糧的壓力。

官渡一戰曹操雖然取勝了,取得了袁軍大營中的部分糧草,但這只能暫時解救一時,沒辦法支持曹軍遠征。

這點的確是如今曹軍最大的困局。

但一會兒后,荀攸就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今年初,吳侯在廬江大開屯田之政,為了要安撫各地流民,廬江郡各縣皆有屯田之處。

我軍沒有糧草支持長時間作戰,但吳侯有。”

“明公可就食于敵,以戰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