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錦鯉人設重生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年舊事

“你們別看著多多這眼見著是要當皇后了,覺得咱們家就要發達了,要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

“自古以來,皇后不好當,這皇帝的老丈人也不好當。以前咱們一家就是個地主,以后也是皇親國戚了!”

“但咱們當皇親國戚,切不可仗著身份橫行霸道,給多多惹麻煩,一定要謹言慎行,比別人更規矩才行……”

李福祿拿著一張紙,一板一眼地念著。

這是他那許久未見的大姐夫高秀才,一大早趕來給他草擬的家訓。

但他這大姐夫,雖然親筆給他草擬了家訓,心里卻對自己寫出來的這玩意兒不以為然。

古人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妻子的侄女兒當了皇后,那合該是一家榮光才行。

偏生他這個小舅子一大把年紀越活越回去。

從前摳摳搜搜惹人厭也就罷了,如今他女兒當了皇后,他倒還假清高,斯文起來了!

不過這會兒李福祿好歹也是個國丈了,不能跟他對著干,好生哄著,想辦法一家人跟去京城,靠著這層關系,想來也能尋個機遇,飛黃騰達。

但這份家訓,結結實實卻是把李大寶兩口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大寶想到要去京城,心里非常慌,跟老婆錢月商量:

“要不跟爹說說,他們愿意去京城就去,咱倆就先不去了吧?咱們這如今還沒動身呢,就各種規矩條條框框的,這要真到了那京城,肯定是處處束手束腳,一不留神再惹個禍,咱們一家老小可咋辦?”

本來錢月想著小姑子當皇后了,她這個做大嫂的也能跟著風光一把,一心是想跟著去京城的。

但丈夫此時這么一說,她一琢磨,也覺得心里有點害怕。

“可不是,你看咱們平時聽戲,那皇帝說殺人就殺人,說抄家就抄家,但凡是個什么后妃的家人,都沒落個好下場!再說了,我這現在肚子里揣著娃娃呢,這一路上顛簸,再有個什么磕磕碰碰的,那可真是要命!”

錢月越說越覺得害怕,手緊緊捂在了肚子上,最終一錘定音:

“咱爹咱娘想去就讓他們去吧,咱們可千萬不能去,咱就在家看門!”

“行,那咱就這么定了,我一會兒跟爹說去!”

李大寶思索了一下,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反正現在憑著他們的攢下的家業,安安穩穩當個田家翁是個足夠了,沒必要去冒那個風險。

畢竟他倆都是出身平民的老百姓,又不懂什么彎彎繞繞,跟那些遙不可及的京城權貴打交道,恐怕有一萬個心眼兒都不夠使。

拿定了主意,李大寶就跑去跟爹娘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這破天的富貴砸下來,咱們家要是接住了還好,要是接不住可怎么辦?倒不如我在家里守著家業,讓二弟隨后趕去京城與你們相聚,不管將來到了什么地步,咱家總還有個退路。”

李福祿聽兒子這么說,一開始還有點傷感,有點兒一家人東分西散的憂傷。

但是他又想了想,兒子說的也很有道理。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尤其是要去跟皇帝打交道,還是留個兒子在老家比較穩妥。

要真出了什么事情就讓兒子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好歹能給李家留個后。

高秀才殷勤的跟在一邊,將這一家子的種種反應都看在眼里。

晚間回了家就跟婆娘吐槽:

“你還怪我以前不許你和娘家人來往,你瞅瞅你娘家那都什么人?”

“別人家的女兒做了皇后,一家人歡天喜地,他們倒好,個個愁眉苦臉,像是要上刑場一般,真是晦氣!”

“嫌晦氣?嫌晦氣你不要去巴著我弟弟我侄女啊!這二十多年,你這李家的女婿跟死了差不多,花著我李家的錢,卻從不上我娘家的門兒!如今看我侄女兒當了皇后,你倒是翹起尾巴來了,你也好意思!”

李福祿的大姐李翠花,嫁進高家二十多年,當初帶的嫁妝也不少,卻一直被丈夫看不起。

如今侄女當了皇后,她是打心眼里覺得自己能被丈夫看重了,誰知道丈夫還是這個調調,一氣之下破口大罵一通。

直罵得高秀才面紅耳赤,嘴唇翕動老半天,一句話都說不上來。

要是從前老婆敢這樣,他早抬手打人了,只是如今到底是要仗著她娘家的勢力,只能忍了再忍,最后咬咬牙,破天荒的陪了個笑臉給李翠花:

“我這也就是說說,我也是怕小舅子和你侄子他們不知好歹,別最后不識抬舉,惹惱了陛下!”

“你要是怕,那你就別往跟前湊,我還敬你是個清高的秀才!”

李翠花這二十幾年也算是把丈夫給看透了,冷笑道:

“你要是想跟他們去京城,就把你那些假醋酸文的清高收起來,興許多多心一軟,能念著我對她的那點情分給你個前程!”

“是是是,娘子說的是!”

高秀才再次咬牙按捺住了自己的脾氣。

往日里他總用什么讀書人的清高壓著妻子和李家人,但這過了大半輩子,突然有了盼頭,這清高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忍忍就忍忍,前程重要。

一連幾天,高秀才都在李家盤桓,殷勤熱情地幫著李福祿招待禮部的官員。

禮部的官員雖然也沒把高秀才放在眼里,但看他說話也像是有些見識,又聽說他是未來皇后娘娘的親姑父,也就跟他客氣了幾句。

高秀才看準時機,給那禮部的官員又是好一陣打點,沒幾天就和那幫官員親近起來。

于是等到李福祿兩口子收拾得差不多了之后,禮部官員就順嘴提了一句:

“我看皇后娘娘這姑父頗為明事理,你們不妨也帶著他,到了京城也有個照應。”

李福祿其實心里不咋地待見這位大姐夫,但覺得這禮部的官員不能得罪,只好答應了下來。

高秀才一下子便春風得意起來,等到州縣的官員趕來相送的時候,他就屢次搶在李福祿面前跟那些官員寒暄說笑,熱情洋溢的樣子,倒像是他的親女兒要當皇后了。

禮部那些官員不了解他,但是南山郡當地的官員都是知道他的。

出了名的酸秀才,屢次考舉人屢次不中,還天天自視清高。

一家人花著老婆的陪嫁,還看不起老婆的娘家人,要說李福祿這等精明人遇到這么一個姐夫,也真是李家人倒霉。

但也沒人多這個事兒,畢竟人家一家子現在都是皇親國戚了,李家的小女兒當了皇后,他們整個回龍鎮乃至南山郡都跟著臉上有了光彩。

所以大家也沒多說什么,一個個贈盤纏的贈盤纏,送禮的送禮,爭先恐后在李福祿面前表現自己的關懷,也順帶著打點一下京城來的官員,以期能給他們留個好印象,萬一哪天就被調回京城去了呢?

李福祿瞧著蹦噠不停的大姐夫,也很心塞。

可姐姐還是他的親姐姐,想想自己姐姐這么多年受的罪,到底是心疼。

臨行前,他親自去高家看了一次自己的大姐,勸道:

“大姐你也跟著去京城吧,這么多年也是苦了你了,跟著我們去京城享享福也是好的。”

李翠花拒絕了:

“若是真能享福,那也是你們的造化,是你們的福氣,我有什么臉面來享這個福?

這么多年我也都沒臉見你們,偏偏那個不要臉的要跟著你們去,我也是沒辦法。他跟著你們到了京城,你可記得千萬不要縱著他,免得給你們丟人。”

叮囑了一番之后,李翠花又忍不住感慨: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再說,不跟著你們去京城,也是我的一點兒私心——這么多年我在這個家里都喘不過氣兒來,如今他走就走了,讓我也過兩天松快日子。”

聽姐姐這么說,李福祿也只得作罷。

倒是菜瓜娘那邊的娘家人聽說了她們要去京城,也鬧著要跟去。

但是張雪蓮早年因為娘家嫂子想把多多說給他們傻兒子的事兒,牽動舊年恩怨,早就和娘家不來往了。

所以連理都沒理他們,門也沒讓他們進。

等到了禮部選定的吉日,他們就跟著禮部的官員一道啟程,前往京城而去。

此時正值隆冬,快要交了臘月了。

禮部的官員們急著趕回京與家人團聚,一路上也就沒有怎么歇息,只要不下雪,就照常趕路。

一群人抵達京城的時候,都被這一路的顛簸折磨得憔悴不堪。

趙明懷早就得了消息,跟著李多多一道出了城門,在京郊相迎。

李福祿遠遠看見威武壯觀的儀仗,心里就不由得開始哆嗦。

待到下了馬車,走到皇帝儀仗之前,親眼看著官員們在儀仗之前跪倒一大片,差點沖口而出的“小趙”兩個字就被他默默的咽了回去。

“陛下……草民李福祿,攜妻張氏,參見陛下,愿陛下福壽安康!”

李福祿按照禮部官員先前的指點,顫顫巍巍地準備下跪。

趙明懷趕緊上前扶住了:

“岳父大人不必多禮!”

開什么玩笑,多多在呢,要是讓她看著老父親下跪,豈不是傷心?

“你們別看著多多這眼見著是要當皇后了,覺得咱們家就要發達了,要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

“自古以來,皇后不好當,這皇帝的老丈人也不好當。以前咱們一家就是個地主,以后也是皇親國戚了!”

“但咱們當皇親國戚,切不可仗著身份橫行霸道,給多多惹麻煩,一定要謹言慎行,比別人更規矩才行……”

李福祿拿著一張紙,一板一眼地念著。

這是他那許久未見的大姐夫高秀才,一大早趕來給他草擬的家訓。

但他這大姐夫,雖然親筆給他草擬了家訓,心里卻對自己寫出來的這玩意兒不以為然。

古人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妻子的侄女兒當了皇后,那合該是一家榮光才行。

偏生他這個小舅子一大把年紀越活越回去。

從前摳摳搜搜惹人厭也就罷了,如今他女兒當了皇后,他倒還假清高,斯文起來了!

不過這會兒李福祿好歹也是個國丈了,不能跟他對著干,好生哄著,想辦法一家人跟去京城,靠著這層關系,想來也能尋個機遇,飛黃騰達。

但這份家訓,結結實實卻是把李大寶兩口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大寶想到要去京城,心里非常慌,跟老婆錢月商量:

“要不跟爹說說,他們愿意去京城就去,咱倆就先不去了吧?咱們這如今還沒動身呢,就各種規矩條條框框的,這要真到了那京城,肯定是處處束手束腳,一不留神再惹個禍,咱們一家老小可咋辦?”

本來錢月想著小姑子當皇后了,她這個做大嫂的也能跟著風光一把,一心是想跟著去京城的。

但丈夫此時這么一說,她一琢磨,也覺得心里有點害怕。

“可不是,你看咱們平時聽戲,那皇帝說殺人就殺人,說抄家就抄家,但凡是個什么后妃的家人,都沒落個好下場!再說了,我這現在肚子里揣著娃娃呢,這一路上顛簸,再有個什么磕磕碰碰的,那可真是要命!”

錢月越說越覺得害怕,手緊緊捂在了肚子上,最終一錘定音:

“咱爹咱娘想去就讓他們去吧,咱們可千萬不能去,咱就在家看門!”

“行,那咱就這么定了,我一會兒跟爹說去!”

李大寶思索了一下,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反正現在憑著他們的攢下的家業,安安穩穩當個田家翁是個足夠了,沒必要去冒那個風險。

畢竟他倆都是出身平民的老百姓,又不懂什么彎彎繞繞,跟那些遙不可及的京城權貴打交道,恐怕有一萬個心眼兒都不夠使。

拿定了主意,李大寶就跑去跟爹娘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這破天的富貴砸下來,咱們家要是接住了還好,要是接不住可怎么辦?倒不如我在家里守著家業,讓二弟隨后趕去京城與你們相聚,不管將來到了什么地步,咱家總還有個退路。”

李福祿聽兒子這么說,一開始還有點傷感,有點兒一家人東分西散的憂傷。

但是他又想了想,兒子說的也很有道理。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尤其是要去跟皇帝打交道,還是留個兒子在老家比較穩妥。

要真出了什么事情就讓兒子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好歹能給李家留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