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的強風把附近的花苗吹得東歪西倒,它們降落在花圃,壓死了不少花苗。
還沒等白玉蘭過去,直升機上的人就下來了。
率先出現的是花子,接著是黃教授。
“花子、黃教授,你們怎么能降落到這里來呢?植物園大門口那邊就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啊。”
黃教授:“你那邊那個停車場太小了,已經停下很多車,不足以放下三架直升機。
你放心壓死的花圃花苗樹苗,我們照價賠償。你盡管開出價格來。”
嘿嘿,好大的口氣,居然叫盡管開價。
那就不客氣了,科研單位一定不缺錢。
最近口袋空空的,這兒缺錢,那兒需要錢,那就不客氣了。
這個賠償價錢一定要往死里開。
“你們怎么過來了?”她問他們倆。
“我們是過來看耳鼠的。”
黃教授對白玉蘭說:“上次你說你又發現了一種活化石,叫我幫你快點兒弄獎金,當時我不相信。
現在我信了。”
“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我對上頭催促了一番,你上一個發現活化石的獎金,將會在5日之內發下來。
如果這個又是活化石,你這次獎金我親自給你申請,而且親自幫你盯著,準保讓你一個月內拿到獎金。”
“黃教授,我想你錯了,這不是我發現的,而是我家里養的,打小就養在我家。
當時只當倉鼠來養著,現在才發現不是倉鼠。”
黃教授立刻懂了。
他們雖然常和動物打交道,也經常和人打交道。
這種否認的事見多了。
有一些人發現了珍稀動物,他們不想交出去,想要自己養著,于是就說是從小養大的。
只要有能力養,確定是自養,而不是轉手買賣,上頭也是允許的。
“白老板的意思我們懂,我們也只是過來觀察一下,收集些數據而已。
如果它們能夠很好地在這里生活,我們也是不阻攔的。”
“要是每一種動物,我們都收回去自己養,哪有那么多經費?”
白玉蘭和黃教授都笑了起來。
黃教授說:“先讓我去看小東西們,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老大哥,你不給我介紹介紹。”
黃教授身側走來一位中年人,jing瘦jing瘦,皮膚黝黑,像是經常曬太陽。
“玉蘭,給你介紹。這位是朱挺朱院士,他是一位偉大的植物學家。”
“你好,你好。”白玉蘭主動伸手。
朱院士:“你好,轉移櫰木的時候,我恰好不在家,不然上次我們就該見面了。”
黃教授:“上次那課樹就是他負責的。他放假了,跟我們過來看看。”
其實是櫰木半死不活,怎么拯救都拯救不了,眼看著就要死掉了。
如果再拿不出法子來,這棵樹就要移回去種植了。
移回原地不怕,就怕它回到原地也活不了。
這不僅是活化石,還是有大作用的活化石。
上頭大大小小人物都盯著它,讓朱教授壓力山大。
一聽說耳鼠可能是櫰木的伴生獸,他立馬跟過來了。
“走,帶我們去看看耳鼠。”
聽黃教授說,只是收集一些數據就離開,她放心地帶他們過去。
后面下直升機的學生們,那著各類儀器跟上。
她帶他們去的,不是水果倉庫,而是紀家別墅。
昨晚出了一批貨后,剩下的水果就沒多少了,交給工人們去處理就行。
送走虹姐之后,她就回到了別墅。
在回別墅的路上,見到了好些鄰居。
這些人都是沖著白川來的,但自從上次白川跟他們斷交之后,他們就不敢貿然上門。
在外面碰到了,就遠遠打個招呼。
有兩位老爺子堅持不懈,受得了冷眼冷臉,常住這邊。
他們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想讓她接納他們。
他們對白櫻很友好,她還沒接納他們呢,白櫻就爺爺、爺爺地叫了。
真是個小叛徒。
“玉蘭有客人啊?”一位老爺子問。
“嗯。”
“我這里有上好茶葉,你要是用得上就過來拿。”
“嗯。”
她的態度依舊是不冷不淡。
跟不跟他們往來是白川決定的,白川說不跟他們往來,那她就不跟他們多熱情。
朱院士:“白老板的地方,弄得不錯啊。”
一路過來,朱院士觀察到白玉蘭別墅附近的植被,生長力旺盛。
不是一般的旺盛,頗有欣欣向榮,奮發向上的感覺。
他第一次在自己的植物園之外的地方,看到這種跡象。
他越靠近別墅越發現這里的布置非常巧妙,像一塊畫布,有序地將植被分成了三個層。
最上層的是喜陽植物,高大的、細葉的、樹枝稀疏的樹。
第二層是喜歡陽光,但又不能接受陽光直射的樹叢。
最底層是那些喜陰的、柔軟的草。
層層疊疊,雖然繁復,但也沒有完全擋住別墅的視線。
站在別墅里的人,仍然能夠看到外面的風景。
最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里的人、鳥、蟲、植被,形成了一條生態鏈。
這里就是個小森林,有了自己的生態系統。
如果人不搬家,如果一直有人護理,這里就會是天然氧吧。
人住在這里身體健康不說,延年益壽都不在話下。
朱院士:“白老板的小院子布置得不錯啊,錯落有致。喜陰、喜陽植物布置得當,蔥蔥郁郁的像個小森林。
住在這里,延年益壽咯。”
白玉蘭笑道:“這都是我媽媽布置的,她負責設計以及植物種類,我負責除草、打蟲、下肥料。”
白玉蘭帶他們到小花園,沒看到耳鼠,也沒看到白櫻。
白櫻應該在跟耳鼠玩才是啊。
她問周清,“白櫻去哪了?”
看家的周清:“可能到花房去了。剛剛還在這里,一轉身就不見了。”
黃教授:“現先帶我們到小家伙的窩,去看看。”
白玉蘭:“它們沒有固定的住所,或許已經在這里打了洞,但是我沒有發現。
它們總是肚子餓,才跑出來找我。
你們人手多,你們找找看,或許它們在這附近有打窩。”
黃教授讓學生們散開尋找。
很快就有了發現:
“找到了糞便。”
“采集糞便帶一些回去分析。”
“教授,找到了它們的行蹤軌跡。”
花子不顧形象趴在地上,沿著它們的行蹤軌跡尋找過去,找到了一個洞穴。
“找到了它們的洞穴,它們做得很隱秘,特意做了遮掩。”
無論它們怎么掩蓋,還是會被人類所發現。
“有新發現。”
“老師,你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