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宵心中一沉,最后句話不曾說出口,因為他自己也不確定。
陳正華語氣淡淡的問:“殿下不覺得大王一派的實力過于強大嗎?”
姬宵狐疑看他一眼:“父王勢力龐大,有利于集權駕馭群臣,這有何不妥?”
陳正華聞言搖頭。
楚國倉促建立,眼前的王室子弟姬公子在一年前還只是侯爺之子,不如那些出生在帝王世家的子嗣,對權勢了解不深。
二王子沒有從小的耳濡目染,不知君權和臣權之間的微妙關系。
似乎,有必要提一提。
如果擺出一副好為人師的姿態,怕是不妥。
陳正華面色自然謹慎的解說道:
“一言堂的朝廷,百官形同虛設的傀儡,沒有話語權,只懂得執行命令。在這過程中,執行和決策不會發揮自己的主觀,不懂的修正或者提出異議。
既然只是執行,大王已經決定了方針,那么對于執行后的結果是好還是壞,自然就不承擔對應結果。如此一來,讓事務變得死板、無效。會嚴重阻礙楚國的壯大。”
個人決策代替了百官商議策,使一切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淪為一紙空談。
獨斷專行的一言堂,那就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一樣,難以長久。
恃勢者終以勢敗,吃獨食,不給別人殷切追尋的權勢好處,最后成了眾叛親離的下場。
陳正華點到為止,后續敏感的語論,自不能提。
他說的這些已經足夠,姬宵瞬間就明白了,還能舉一反三:
“因此朝廷需要各個勢力平衡。父王需要黨派黨爭,如果臣下鐵板一塊,眾口鑠金,不利于王權的統治。”
陳正華笑著點頭,原來他看得清形勢。
“所以,大王任由大臣們拉攏黨派,朝內大臣分為實力不相伯仲的多派,對朝政大事各抒己見,大王可以從中斡旋,調停。一則便于控制局勢,二則可以安撫人心。”
這些,姬宵是看得清的。
他也非常佩服自己的父王,父王從沒在朝堂中樞待過,卻深蘊帝王權術。
或許,父王身居高位,自然而然就懂了。
“各派系此起彼伏,此消彼長的循環往復,最終只有父王受益。”
陳正華暗暗吃驚,二王子眼界不小。
姬宵看見他這副模樣,心里稍有得意,面色平靜的打趣一句:“季玉盯著我許久,不覺得唐突?”
你好歹來一句冒犯,才算恰當!
陳正華笑著挑挑眉。
姬宵滿臉嫌棄的轉頭。
開一句小玩笑,引出了一個不正經的。竟然對男子眉來眼去。
并且,這男子是王子的身份。
姬宵轉回頭,瞪了他一眼。幸好自己這點肚量還是有的。
陳正華手背抵唇,呵呵笑兩聲,這才續前話:
“王黨實力龐大,王黨雖然依附大王,但同樣有領軍人物,有時候為了私心私利,暗中對大王陽奉陰違也完全有可能,有強大的權勢依仗行事,造成的后果必然很嚴重。所以,為了防范于未然,王黨實力不可太大。其余勢力也不會甘心王黨繼續坐大。”
姬宵聞言,頻頻點頭深思。
父王給他的門下王黨實力太大了,足以一壓眾黨。
王黨眾官雖然依附父王,但許多利益都給他們拿了去,這是父王賞賜他們依附的好處。
得的好處越多,勢力越能壯大,如果再不制衡就會有尾大不掉的趨勢。
想到這,姬宵心頭猛的一振!
原來如此,季玉要說的恐怕就是這件事。
“季玉是說父王牢牢抓住過于龐大的權勢,其中有一些是替大哥留著的?”
黨派的根本所求是什么?
無非就是權勢利益。
權勢利益從何而來?
朝堂中謀求。謀,是與各黨爭搶,求,是父王給的利益。
王兄不必如我一樣,要自己去謀,父王會給他留著,就因為他是世子,一出生就占盡了所有好事,父王從小就對他偏愛,將來也會讓他繼任王位。
而我呢?只能靠自己去爭!
姬宵在轉瞬的時間就想了許多,心里不平,面色平靜無波,詢問的眼神依舊停留在對坐的身影上。
陳正華點頭:“大王的門下勢力占據了很多位置,有一部分是留著給世子的。”
別問他如何會知道。這是他備好功課的結果。
他來到太安城,每天都有出去轉悠,對王城和宮城之中的事情都十分感興趣。
因為身上有大侄女的饋贈,讓他有錢常去楚館茶樓坐坐,凡是魚龍混雜能聽見小道消息的地方,他都有去。
姬宵得到確認的回答,面無異色,牽唇微笑道:“我等大哥回來。”
等大哥回來,真正的爭斗才拉開序幕。
五天后,陳辰從府衙出來,剛與二王子的大哥告別。
此刻她的心情小有郁悶!
適才楚世子給她看了太安城傳來的鴿信,得知了朝堂的動向。
二王子正氣凜然的在朝堂上堅決維護李如安,甚至不惜頂撞楚王。
楚王已經有處置李如安的意向。
朝堂百官許多人都已猜到楚王的意思,難道就只有二王子會看不出?
假如他真的沒發現楚王的意圖,那些得了暗示的王黨官員,支持樸志恩的彈劾,如此顯而易見的作為,總該能想到什么了吧?
但他似乎毫無察覺,依然振振有辭的與王黨官員強辯。
楚王不得不明確表態,沉著臉嚴肅的說出一句不輕不重質疑李如安的話。
這個態度,讓一眾清流不少人都啞火了,因為那份讓牛鬼蛇神看了都會引咎自戮的奏章,他們本來就處于劣勢。
即使有強撐的辯者,也是小心謹慎,盡量請求楚王高抬貴手給個顏面,意思意思得了。
開國君王的威望很高,手段鐵血,誰都不想輕易的觸犯。
誠然,清流稍稍偃旗息鼓了,可架不住二王子依舊堅持。
二王子好樣的!不屈的意志,不畏大王的暗中壓迫。
對李如安有情有義,我等雖不如,卻不可落后。
同路的清流派精神再次振奮,也跟他一樣不屈不撓,一副誓死抵抗的姿態。
二王子死扛,不惜讓圣心震怒。
他絕不是愣頭青。
陳辰是聰明人,一眼就看出其中有貓膩,他一人之力雄辯王黨,不派門下官員。
朝堂成了他的戲臺,一個人在百官矚目下,上演有情有義,有堅持有原則的戲碼。
戲臺上的正派主角合該不畏艱險,以一敵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