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北京有天安門,我們上海也有石庫門。”導游站在隊伍的最前方,繪聲繪色的講著,“如果說你們北京的天安門是新中國成立的象征,那么上海的石庫門就是黨成立的象征。”
“不是浙……”海升平想要開口,險些透露自己的無知。
可偏偏導游聽了個正著兒,笑著回應了了海升平,“是的,下午我么就要去浙江嘉興,黨成立的歷史離不開石庫門和南湖紅船。”
從蘇州到上海,不過短短半個小時,學生們此時此刻最是jing神充沛,左拍拍,右看看,一直閑不下來。
“石庫門屬于中西結合的新型建筑,既有上海傳統民居特色,也結合了西方簡約的雕刻風格,沒有繁瑣的雕梁畫柱,也沒有我們前面游覽的蘇州園林里蘊含著美好寓意的花窗。”
游學的線路經過多次討論,年級組長和旅行社多次敲定相關細節,力求將書本里的知識真正立體化的展現給學生們,讓每個人都能不虛此行。
由此一來,本就經驗豐富的導游口中。每一句導游詞都緊密銜接,與多學科對接。
“大家可以看到這種天井和圍墻,這是石庫門這種類型的舊弄堂建筑共有的特點,天井可以適應通風換氣,也可以讓陽光照射進庭院,增加采光,這一點基本上各地有天井都的地方都是一樣的。”
“而和北京四合院建筑相類似的圍墻卻不單單起到北京四合院防風保暖這些作用,還有一個有關于社會因素的原因,大家可以猜猜看是什么原因?”
導游一問,周圍的學生都愣了半瞬,從各種各樣的動態中抽身出來,望著導游。
“這個問題答對小組可以獲得二百元獎勵哦。”
本身呆滯的目光,瞬間亮了起來,緊緊的盯著導游,好像能夠從導游的臉上盯出答案似的,連眼珠子都不帶錯的。
盛安寧想起來時路上看到的石庫門建筑的事件背景——好像最早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誕生的。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愛國的農民起義活動,黨的建立也是為了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盛安寧越想越遠,把課本里的知識牽系到了一起,還是沒有找到任何眉目。
“你們可以從上海的社會發展史思考一下,比如說太平天國運動,比如說法租界時期的上海。”導游開始放出煙霧彈,迷惑同學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