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離后我成了病嬌戰神的掌心寵

第四十七章、得封世子

最新網址:www.mhtxs

這日下午,靜姝正在曉風苑中,看著花匠砌灶臺,自從那日回府后誤用御窯金磚烤了紅薯,兄長便琢磨著替她砌個小灶,冬日里可以烤烤小食解解饞。

靜姝在院中盯了一會,覺得有些寒意,正打算回屋看書。忽然聽聞來了圣旨,便趕去了前院。

天子使臣展開圣旨,一院子的人恭敬跪下。使臣清了清嗓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定遠侯府嫡長子葉靜川,英勇神武,于邊關屢立奇功,朕心甚慰,準定遠侯所奏,封葉靜川為定遠侯世子,賜黃金一千兩,絲綢五十匹。欽此!”

見兄長一臉鄭重地接過圣旨,靜姝暗暗松了口氣,終于塵埃落定。再看向許久未曾照面的李氏,只見她憔悴的臉龐上并不平靜,不知是怒亦或是恨。

葉靜瑜倒是不顯波瀾,向長兄道了喜,便徑自離開了。靜姝有時并看不透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

送走使臣,眾人散去。兄長隨父親去了書房,靜姝念著院中的灶臺,回了曉風苑。

李氏回了主院,緊閉房門,獨自坐在梳妝鏡前,看著鏡中那日漸憔悴的婦人,回憶起自己的小半生。

李家乃酒泉郡望族,李父任郡下知縣。李氏自幼相貌不俗,又隨兄弟們一道讀書啟蒙,在族里一眾姐妹中很是出挑。及笄前便有不少當地富庶之家上門提親,可自視甚高的李氏豈會愿意,拖到二八年華仍待字閨中。

直到定遠侯應友人邀約,賞臉參加李家宴席。李氏在花園中偶遇通身貴氣、俊逸不凡的侯爺,春心萌動,含羞帶怯。

定遠侯孤身戍邊,身邊并無侍妾,猛然見到一位含苞待放的少女,自是郎有情、妾有意。

這一幕恰好落在李父眼中,能攀上侯府,那是李家的榮耀。杯籌交錯間,李氏便成了侯爺的妾室。

李氏嬌媚小意,與曹氏的端莊嫻靜很是不同,常年待在軍中的侯爺只覺新鮮,李氏著實受寵了些時日。

侯爺每隔兩年便要回京述職,那年便帶回了李氏。待李氏入了京,才知自己竟是井底之蛙,這京城之繁華、侯府之富貴并非她一個知縣之女可以想像。

侯爺早年失恃失怙,侯府全由曹氏操持內宅。自己的到來似乎在曹氏意料之中,又或者說自己出身卑微,曹氏并未正眼瞧她。

自幼心比天高的李氏深受刺激,暗暗激發了斗志,卯足了勁討好侯爺,愈發嫵媚誘人。

待侯爺再回邊關,李氏得償所愿,追隨左右。

邊關歲月漫漫,宅子里并無事可做,侯爺時常外出征戰,李氏身邊僅有兩個粗使丫頭做伴,初嘗情事的李氏呆呆地看著圍墻,這般度日無趣的很。

不想這邊關有人比她更覺無聊,那便是京城王家的嫡長孫王言詹。王言詹父親早逝,寡母教養不善,為人放浪形骸。其叔父兵部尚書王重德便讓弟弟王重安戍邊時帶上侄兒,寄望軍營的生活可以打磨掉王言詹身上不羈的習性。

王重安念長兄早逝,唯有一子繼承香火,出征時便將侄兒留在關內,保他性命無憂。卻不料此人膽大包天,宴席上的一次見面,讓他對體格風騷的李氏念念不忘。

一日夜黑風高,王言詹翻墻鉆入了李氏房中。彼時的李氏涉世未深又閨中寂寥,遇上血氣方剛的花叢圣手王言詹,很快便被俘獲。

一來二去,李氏對王言詹倒是萌生了些真情。只是后來回了京城,忙于內宅經營,才漸漸淡忘了此人。

然而這次回京后,侯爺態度詭異,對自己異常冷漠,又當眾提起王言詹之事,李氏認定事有蹊蹺。如履薄冰地熬了數月,李氏的內心已瀕臨崩潰。

如今這府里上上下下皆知,侯爺數月未踏足自己房中,連婁姨娘那等賤人也敢明里暗里地譏諷自己。更何況請封世子如此大事,侯爺竟只字不提,自己這侯府主母形同虛設。

眼看靜瑜年底便要及笄,侯爺這不聞不問的態度如何是好?想必侯爺并未掌握什么切實的證據,否則不會不發落自己。既是如此,索性自己去見侯爺,隨機應變,也好過如今不人不鬼地度日。

想通這些,李氏便讓下人燉了侯爺最愛的羊肉湯,自己親自端去書房。

李氏心中忐忑,悄聲來到書房外,猶豫再三,正欲敲門。卻聽見侯爺的聲音:“這次軍中將領升遷,王家私下動作不少,靜川認為這是上方授意還是王家私心?”

聽見王家,李氏心中一顫。

“父親,這些年我葉家在軍中一家獨大,想必那位并不愿意看到如此局面。”

“我朝歷來不準外戚干政,若是有朝一日,圣上下旨賜婚你與那明泰公主,我葉家處境恐怕更加艱難。這般想來,王家怕是得了上方的旨意提早準備,只待時機成熟,便可接管大軍。”

“如此說來,靜瑜與王家的親事恐怕是步死棋,父親有何打算?”

“該急的是王家,只怕如今王尚書正在犯愁,如何退掉這門親事。我們只需靜觀其變。倒是靜姝的婚事,你留意著,務必尋個妥當的人家。”

李氏大驚,靜瑜的親事是早些年王尚書的夫人主動提起,自己本來有些介懷再和王家搭上關系。可那王言復翩翩少年郎,溫文爾雅,與女兒十分般配,便與侯爺商量后同意了這樁親事。

太后壽宴上,女兒遠遠見了一眼王言復,從此一心待嫁。若是親事黃了,靜瑜怕是要傷心欲絕。

想到這,李氏手一抖,手中的湯碗發出聲響。

侯爺立即推開門,瞧見李氏站在門外,不由怒氣上涌:“你來這做甚?”

李氏慌忙說道:“近日天寒,特意煮了侯爺最愛的羊肉湯,為侯爺暖腹。”

侯爺不屑地看著面前蒼桑許多的李氏,仿佛幾個月便老了十歲,暗想恐怕李二死前所言非虛。

既是你李氏自己撞上來,今日便處理了這樁舊事。侯爺轉身對長子說道:“今日你先回去,明日我們再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