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鄴女帝師

第二百一十三章:仕途

第213章仕途

皇帝也命人去查,看到底是誰將這些流民弄入京中……讓這些流民在殿試這個節骨眼兒上鬧事。

皇帝心底不在乎流民死活,只在乎流民的行為,讓他這個大鄴之主顏面盡失。

他都已紆尊降貴讓燕王去同那些流民說,一定會詳查此事,讓他們不要跪在宮門前,可那群刁民竟然不走!

皇帝還得做出愛民如子的樣子,讓燕王去給那些流民送吃食。

真的是嘔心極了。

惱火嘔心之余,皇帝私下也對皇后和高貴妃發了脾氣,怪他們沒有皇子教好,在殿試當日鬧出這樣的事情,讓他顏面盡失。

皇后有做為國母的尊嚴,對陛下的指責也只是替三皇子辯解一兩句。

高貴妃能屈能伸,跪在皇帝腳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直說……是大皇子沒有管束好下面的人,未能給皇帝分憂,還給皇帝惹了不少的麻煩,她要去打死這個逆子,抄起戒尺出門之時,竟暈倒在宮門外。

太醫前來診脈,高貴妃竟有了身孕……

皇帝高興不已,當日一直留在高貴妃宮中入夜都未曾出來,皇后恨得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

謝云初抵達謝府時,已經很晚了,但謝老太爺和謝大爺還有謝二爺都在等著她。

聽說謝云初這次文章正常水準,謝老太爺和謝大爺放下心來。

謝氏其他小郎君已經都將文章默寫了出來給謝老太爺、謝大爺和謝二爺過目,謝云初自然也是要默寫下來的。

趁著謝云初默寫文章的間隙,謝大爺開口道:“還有一事,今日聽高公公的意思,因著高貴妃生辰正好是殿試放榜當日,高貴妃如今懷著身孕過生辰,陛下格外重視,好似不打算出席聞喜宴了,但并不知是否準確。”

謝大爺一直等謝云初回來,也是為了說這件事。

按照以往的慣例,皇帝要攜朝中官員出席聞喜宴,恩賜詩歌給新科進士。

謝云初原是想在聞喜宴上,趁著百官和學子們俱在,將此事鬧大,一旦讓學子們都知曉,這件事就是想要大事化小也沒法化小。

她默寫的動作一頓,抬頭朝謝大爺看去,略作思索后道:“無妨,在唱榜之前……陛下要見新晉前十的進士,那個時候雖然學子們不在,但百官俱在也不失為一個好時機。”

謝大爺點頭:“正是,以六郎的水準,必定在前三甲,屆時陛下召見前十,六郎避開學子在將證據呈給陛下,也算是更能照顧陛下和皇子們的面子。”

謝老太爺也頷首:“是這個道理。”

謝云初點了點頭,蘸墨繼續默寫文章。

很快,文章寫完,謝云初交給謝二爺。

看了謝云初的文章后,原本已放下心的謝老太爺和謝大爺看到謝云初的文章,頓感扎手……

謝云初殿試并未收著,用詞竟是如先前一般犀利敏銳,立在獨高之處,如蛇如蝎,毒語狠辣,氣力奔放,澎湃。

這樣能切中時弊,又能提出更正之法的文章,若遇明君……當明白是得遇輔國良臣。

可大鄴皇帝好大喜功,出這題目……分明就是為了讓貢生為他歌功頌德,謝云初這文章……卻直書大鄴弊端,狠辣毒語實在駭人。

謝大爺看完謝云初的文章實在有些坐不住,想到今日災民跪在皇宮門前之事,腦子一轉,略略安心了些。

他同謝老太爺道:“今日流民在皇宮門前跪著,皇城司的人原本是要將流民趕走的,是燕王殿下求見皇帝,稱……天下矚目,萬不可做出陛下的皇城司驅趕申冤流民之事,否則……必會激起民憤。”

“照陛下聽從了燕王殿下的建議來看,流民請愿申冤之事若是能繼續鬧大,陛下……不論如何也沒有辦法點歌功頌德的文章為狀元文章,反倒是六郎這樣犀利切中時弊的文章,更能顯出皇帝并不昏庸,胸懷廣大!”謝大爺鄭重看向謝老太爺,“父親,流民請愿之事,或可暗中推波助瀾。”

不論如何,他們是一定要成全謝云初的三元及第。

這是他們謝氏的榮耀。

“師父也是如此說的!”謝云初看向謝老太爺,“但,六郎以為倒不必推波助瀾,以免被人拿住什么把柄。”

謝老太爺想了想,道:“我們不推波助瀾,恐怕有人會按耐不住暗中推波助瀾,四皇子最近……可是越來越出色了。”

謝大爺不是沒有想到四皇子會推波助瀾,可最近看著四皇行事越來越有章法,就怕四皇子背后有高人指點,不出手。

他垂眸看著手中的文章,開口:“六郎的確是出乎大伯意料之外。”

謝大爺凝視謝云初:“六郎的文章中所說,可是要變法改革,這對我們士族……可不是好事。”

謝云初抿住唇不吭聲。

謝二爺看了謝云初一眼,倒并不為謝大爺所說之事擔憂……

殿試之后,守選三年。

只要謝云初能拿到狀元,三年之后也不是沒有辦法找些借口不再做官,六郎不會真的入朝,又何談改革。

“六郎還小……”謝老太爺眉目含笑,倒是不在意,“六郎文中提出的有些改革,還是很利于大鄴的,只要能將大鄴變得更好,能讓謝氏族人能在朝堂之中站住腳,犧牲一些利益也不是不可以,畢竟……有舍才有得。”

謝老太爺熱愛著家族,同樣的也熱愛著大鄴……

謝云初明白,只要能在大鄴和家族之中找到一個平衡,謝氏小的犧牲能換來整個大鄴大的進步,謝老太爺是可以舍棄家族部分利益的。

謝老太爺深知先國后家這個道理。

話說到這里,謝老太爺笑開來,看著謝云初道:“如今殿試已經結束了,六郎……也該說說你的親事了。”

謝二爺手中的茶杯險些脫手:“父親,現在說六郎的親事是不是有些早?六郎年紀還小,身體又不好,還是再等兩年!”

“不小了,得先將親事定下來!”謝老太爺對孫子寄予厚望,“定下親事之后,六郎在朝中也能得岳丈家支持,仕途會更穩當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