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朝之上,戶部尚書薛大人,不知道是想將什么人保出來,上奏說御史臺將戶部的人都給帶到了御史臺獄,如今賑災人命關天迫在眉睫,戶部人手不夠,想讓御史臺先將人放出來。
牛御史已經準備上前和薛尚書吵架了……
誰知道,吏部尚書謝大人便上前,提出事急從權的辦法。
說,戶部空出來的官位……由下面的人按官職資歷頂替補上暫代,下面再空出來的官職便讓守選的進士補上,算作暫時歷練。
薛尚書原本還不同意,說如此做……那被御史臺請去又清白干凈又能做事實的官員,不是要丟了官職。
吏部尚書也不惱,客客氣氣同薛尚書說,只要御史臺這邊兒問完了話,確定此人沒問題,將人放出來了,便恢復原職……下面的人往下再挪回去就是了,權當歷練。
戶部尚書薛大人一看也沒辦法,硬是忍下了這口氣。
牛御史同謝云初說:“昨日戶部和司農寺從上至下,只要沾手過此次賑災之事的官員都被請了過來,忙的一塌糊涂,到現在還在問話,今日早朝之上,陛下欽點了刑部侍郎王大人,和大理寺少卿李大人前來協助,這兩位大人都是查案的好手。”
皇帝的意思,此事還是讓御史臺負責,刑部、大理寺也只是協助。
“另外呢,燕王殿下和戶部侍郎已經先行出發,前往河中府、岐州,將軍糧先調過去,我們御史臺也得派人前往受災之地,京中……和地方一同下手查,才能將這些貪官污吏連根拔起!”牛御史說到這些貪官污吏之時咬牙切齒,“得辛苦你和李少卿走一趟受災之地。”
牛御史這邊兒話音剛落,刑部的王侍郎和大理寺少卿李大人便帶著人到了。
“牛大人!”王侍郎和李少卿兩人同牛御史拱手。
謝云初見狀,連忙長揖:“見過王大人,見過李大人……”
“小謝大人,時隔三年……我們又見面了。”李少卿含笑同謝云初道。
上一次見面,還是因蘇明航受傷的案子……
李少卿第一次在謝府見到謝云初的時候,絕對想不到三年后,這個jing致干凈的少年郎,會三元及第,又會在三年后同自己一起查案子。
雖說謝云初現在的官職品階不高,可皇帝是點了牛御史和謝云初一同查這個案子,他們只是協同,但誰都能看出謝云初前途無量。
“李大人還記的下官。”謝云初含笑再拜。
“這是自然,小謝大人在堂上調理分明,將蘇明航辯駁的啞口無言,又說出蘇明航賬本之事,不避權貴……連牛御史也質疑,讓汴京城中許多官員被罷官下獄……”李少卿眉目笑意愈深,“如今想來,小謝大人……的確是做御史的好材料。”
李少卿對謝云初很是欣賞。
不論旁人說謝云初是溜須拍馬也好,說謝云初愚忠對皇帝盲目崇拜也罷,能將牽扯了兩位皇子的案子挑破,不被皇帝責備,還得到重用,謝云初就已經厲害了。
若是此次,賑災貪腐案結案之后,能重創兩位皇子的黨羽,謝云初又能全身而退,那李少卿才是真的要對謝云初刮目相看。
“我們里面說話!”牛御史對眾人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入內后,牛御史示意眾人落座,開口:“這個案子……除了牽扯到朝廷的戶部和司農寺之外,還牽扯到地方,陛下讓燕王帶著皇城司的人前去也是為了威懾,李少卿和小謝大人就辛苦你們二人走一趟,轉運司、提舉常平司、地方父母官,全都得查!”
“是!”
謝云初和李少卿應聲。
謝云初實在沒有想到,自己頭一天來到御史臺,就要外出。
她原本是想搬出謝大爺的府邸,想著方便讓大夫診脈,這要是同李少卿一同公差,診脈之事又要往后拖了……
“早朝上,吏部尚書還提出……讓此次前往地方查案的官員帶著守選的進士一同前往,地方父母官一旦涉及貪污,當即免官,由守選進士頂上,所以……就由你們二人帶著守選進士,兩日后出發。”
牛御史今早聽到謝尚書這個提議之時,心中忍不住贊了謝尚書一聲老狐貍。
這些守選的進士跟著一同去地方查看,眼巴巴盯著官位,自然是卯足了勁兒忙幫查,查出來了……罷免了當地父母官,他們就能上位了。
而受災之地,只要朝廷照拂,也是最容易做出政績來的。
有了政績,難不成還愁日后升遷之事?
謝云初想,謝大爺早已經做好了安排,守選進士中……應當不少是自己人吧。
雖說,謝云初和大理寺的李大人兩日后要出發,可今日也不能閑著,戶部的官員大多都被請了過來,還需要挨個盤問,還有賬本和記錄要查……
整個御史臺,加上刑部和大理寺帶來的幫手,一直忙到深夜,牛御史、王大人,前去審人,聽說那王侍郎審人是一把好手。
李大人和謝云初兩人帶著人一直在查賬本和記錄,想從這賬本中看出一些不同尋常來。
一屋子的人,餓了吃幾口餅子喝口熱湯,就接著干查。
謝云初看了一天的賬本,察覺到太原府糧倉報損的數目逐年增大,今年賑災……報損的數目陡然小了下來……
這可以解釋為,糧食被朝廷調去賑災,所以老鼠、潮濕發霉,或者是火災等一系列損耗糧食之事都在減少。
但,去查太原府糧倉的戶部官員,去看過之后就算了?太原府庾司就更換儲藏糧食的方式?第二年比第一年更不小心,第三年更甚?
糧食耗損過分,庾司和管糧倉的庾吏都是要重罰的,他們還能年年這么不小心?
李少卿見謝云初手壓著賬本,眉頭緊皺的模樣,端著羊湯喝了一口,遞給謝云初一個餅子:“發現了什么嗎?想的如此認真?”
謝云初道謝接過餅子抬頭看向李少卿:“我是在想,朝廷賑災糧餉往受災之地送了也不是一兩次了,如此數量巨大的糧食……都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