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編草鞋上岸成為大匠師

第349章 “度師”境界

第349章“度師”境界第349章“度師”境界←→:、、、、、、、、

白天那個察驗匠吏未達到“等刻”境界,不知此境界分為入門、十過半、入厘三個階段。

三個階段全是在不對比模器的情況下,連續制十把十寸成尺來衡量的。

制出一把“線段間距、豎長”均與模器一致的成尺,就可算作踏入“等刻”境界了。因此察驗匠吏只驗了一把尺,便認定王葛達到該境界是對的。

第二個階段,顧名思義,每次連續刻十把尺,都有六把以上達到模器標準。

每制十,對十,即為“入厘”。

察驗匠吏猜錯、或許他根本不敢想、甚至不知道的是,王葛早過了“等刻”境界,她現在是制尺技能的至高境界“度師”!

同樣的,“度師”也分三個階段,分別為一分二、一分四、制毫。

區別于“等刻”的是,“度師”僅在一把尺上,以十寸之距為衡量。

匠師能準確的將每個分距半分,屬第一階段。在襄平的時候王葛就達到了。

那“一分四”就好理解了,把每個分距等分為四。王葛即將突破的便是此階段,當然,因民間、官署匠肆均無小于分距的度器,她至今不知制尺有境界劃分,境界內還有階段區別。

每個分距等分為十,便為“制毫”。

半時辰后,王葛清走桌上的工具、木料,換成紙張,她削尖炭筆,吩咐阿薪:“把阿芒她們都叫進來,埋在雪里那些放大鏡端來。”

王葛剛才一直在找考試時的奇特感覺,就是明明數百人匯聚,精神卻比獨處的時候安定凝聚。

屋外小匠徒們腳步匆匆,阿薪和鄒娘子匯報,專娘子嗓門剛大就壓低,聽不出哪個匠徒說了句“又下雪了”。

這一刻,王葛真正悟透《莊子》達生篇捕蟬老丈講的那段話,她輕聲誦道:“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真正的匠師,該和這名捕蟬人一樣,不受環境干擾。萬物靜,匠師靜,萬物嘈雜,匠師依然守心專一。

匠師大道,守心是第一步。

次日,大雪紛飛。

駿馬蓑笠踏白茫。王葛一行人與門下書佐帶的巡兵合到一起,浩浩蕩蕩向新北城出發。

新城墻說是擴到丘山邊緣,實際上地勢平坦后更向外擴了不少。

孔書佐從道西指向道東:“這整片為制土區。雨雪太大的時候不能制熟土,役夫便歇于道西。干活的場地在東邊。”

飛雪掩視野,也沖淡了炒土的腥氣。道西草屋密集相挨,道東役夫來往不計其數,由近至遠的高土臺、焰火、懸空大鑊、吊桿并排相接,一直蔓延成看不清的灰影。王葛感嘆,這可比賈舍村修路的規模宏闊多了。

再往前走,聽到了口號與夯土聲。王葛問:“是修道的動靜嗎?”

書佐:“對。”他打個手勢,所有人從此處下馬。

王葛回首,見田勇夫把斗笠摘掉,到老亭吏那抱下優勉負背后托穩,老亭吏抱著拐棍。她放心前行,問:“這么冷的天也修道?”

孔書佐解釋:“匠師至平州時間不長,不知真正的寒天尚未到來。力役辛勞,可是每天有三餐、有熱湯。存濟四野窮苦,筑安穩之高墻,民安心,社稷則安定。呵呵。”

“受教。”王葛再看忙忙碌碌的役夫,理解了“四野窮苦”是什么意思。

他們衣著、發頂不同。

著兵衣的定是羨卒,按平州令,每兵戶除了有一人為正卒(正規兵)外,還得有一人為羨卒(預備兵)。羨卒在不被征往戰場的時候,得隨時服從力役調配。

穿各種破舊寒衣,束發或盤髻的男、女,他們要么是冬閑的自耕農,要么是討飯來高顯的異族百姓,要么是官署從商隊買的奴婢。

剩下的披頭散發者,囚衣襤褸,是隸臣妾。

繼續前行,王葛看到許多役夫間隔相排在挖方溝,道另側的溝是挖好的。她把白容交給鄒娘子,走到溝邊往下看,溝壁、溝底都貼著大磚。

孔書佐跟過來:“水竇高三尺,會一直挖到老城,縱橫街巷。”

這是王葛第一次近距離看未建成的排水溝。“里面要埋陶管是嗎?”

“是。陶灶區把燒好的陶管刻了編數后拉過來,由編數可追溯至匠肆、匠吏。”

“那城墻磚也有編數?”

“對。包括內部的版筑夯土,每丈距都能追溯到負責的匠吏。”孔書佐點頭。“上城墻看看?”

王葛笑瞇雙眼:“好。這一長段都已建成?”

“哈哈,只建成這一段。”孔書佐暗暗稱奇,下馬交談這一路,王葛的沉穩、氣度,都不弱于成年兒郎,只有剛才一笑,才讓他記起她年方十三。

王葛好奇停步城墻下,只見離開墻基一步之隔的地方,等間距挖了三個大深坑,中間的坑邊放了個大甕,甕口用枯草堵著,防止灰、雪進去。甕腹之大,以及高度實在罕見!“這是……聽甕?”

“聽甕”也叫“甕聽”或“罌聽”,王南行前世聽林下提起過,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于《墨子》備穴篇。聽甕通常埋在城墻根位置,等距間隔,用于偵聽地下聲源,防備敵軍以掘地道的方式襲城。

之前在襄平城,王葛看到的聽甕是甕腹埋在泥土中,唯蒙著薄皮的甕口外露,沒想到睹甕整體,這么龐大!

孔書佐回她:“是聽甕。看來是吊桿器械還沒備好。”

這時城上快步走下一名守兵,孔書佐亮出身份竹牌,下令:“看天氣可能要起大風,找些草席把甕包好。”

“是。”守兵朝上方同伴揮手。

又兩名守兵下來后,王葛隨書佐登城墻,南娘子緊隨她身后。此處是城墻突出的“行城”部分,行城的作用是消除主體城墻的防御死角,當敵軍云梯架起時,可從行城的兩側射箭、投石。

城墻頂處處積雪,風比下方大多了。眺望遠處,良田、道路、樹林全都跟落雪嵌于一起。兩側方向的近處,役夫好似不停歇的螞蟻一樣,為玄菟郡的西北防線營造嶄新壁壘。

人登高,心情隨之開闊。

孔書佐:“匠師不知啊,你來高顯幾天,歐陽縣令便在我等耳旁念叨幾天。我等都希望王匠師多留一段時日,看看新城哪里可改良,盡管提。郡比試的改良考核雖然多,還是有縣署想不到的地方。呵呵。”

“我確實發現個問題。”

慣性思維,孔書佐先點頭,而后驚問:“什么?”

水竇:水溝。

罌(陰g):貯水存糧的器具。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