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文第三十二章小小江寧縣衙,五臟俱全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第三十二章小小江寧縣衙,五臟俱全最新網址:江南省,江寧縣縣衙。
江寧縣衙占地面積約七十余畝,里面大大小小有十八個院落,院落內有二百余個房舍。
這縣衙里面的建筑群融合了江浙一帶的小山水風格和北方的粗獷莊重風格,兩者風格渾然一體,規模宏大,變幻莫測,既有秀美的亭臺樓閣,又有莊嚴肅穆的祠堂石雕,端的是大美無言,被稱為“兩江第一衙門”。
江寧縣衙占地如此之大,自然不是知縣大人一個人住的,這縣衙的主要用處是江寧縣各級官員辦公的地方,只有占地不大的內宅才是知縣大老爺的居住地。
“今日本官得空,就給你這新來的說說這大清縣衙的機構和各級官員”。
縣衙內,一名戴著九品官帽的官員正在拿腔作調,對新招聘的一名捕快(捕班)訓話。
此人便是江寧縣的巡檢鄭青銘。
”是是是,小的洗耳恭聽,請大人指教!!!“。那捕快李大牛道。
”錯了,本官乃是這縣衙排名第四的官,你該叫四老爺,至于你自己好歹也是一名公家的人了,要自稱在下、屬下或卑職!!!”
鄭青銘擺起臉糾正道,這鄭青銘讀過幾年私塾,特別愛顯擺自己,以顯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是是是,四老爺,屬下明白了!!!".李大牛點頭哈腰道。
這江寧縣衙除了知縣、縣丞、主簿,剩下的官員還有典史、巡檢、驛丞、閘官、稅課大使、河泊所大使等,但是這些職位中只有巡檢是有品級的,為從九品,主要設置在該縣的關津要沖之地,掌緝捕盜賊。
所以這巡檢鄭青銘說自己排第四倒是沒錯,可是按照縣衙的規矩,知縣、縣丞、主簿分別稱呼大老爺、二老爺、三老爺是歷來的規矩。
只是他這四老爺不過是手下的捕快們平時喝酒時拍馬屁而已,叫著叫著,大家都這么叫了,這鄭青銘倒是當真了,自然而然的擺起了四老爺的架子。
如此雖不太合規矩,但是他是知縣的小舅子,所以也沒人敢指出他的不是,或者說與他較真。
”俗話說的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咋們這個江寧縣衙里面分為大堂、二堂和內宅。”
“知縣公審案件或重審,都在大堂內進行,這里是縣衙的中心,審理案件時,民眾可到大堂旁觀。”
“二堂是不公開審案的地方,能進二堂的案子很不簡單,通常是遇上難辦的案子,都會先到二堂審理,再到大堂正式開庭。“
鄭青銘搖頭晃腦繼續介紹,那李大牛跟在一旁洗耳恭聽,時而驚嘆,時而點頭稱是。
時而舉起大拇指表示佩服。
那鄭清銘越說越興奮。
”江寧縣縣令住在縣衙內堂里,內堂入門處,高懸著三省堂三個字,何為三省堂,取自《論語》“吾一日三省吾身”。“
”進入內堂入門,便是正廳了,這正廳的墻壁上掛著幾副對聯,本官給你念一念,“得一官而不榮,失一官而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民飯,穿民衣,莫道民欺,自己也是民人”。哎,想來你也聽不懂,本官就不給你解釋了。”
“正廳兩側,便是各通向知縣家人和來客居住的房舍了。這里面是萬萬去不得的”。
“說完了內堂,就回過來說說大堂和二堂兩旁的建筑。隨本官來!!!”。
這大堂和二堂的兩側,布滿了各式不同的樓房。“
”這些樓房的上面都掛著匾額:縣丞、主簿、典吏、巡檢、課稅司大使等等所有大清的基層管理都歷歷在目。“
”順著這樓房就先聊一聊這大清的最低一級的衙門到底有多少官員和皂吏。“
”第一位當然知縣,知縣是我大清朝最小一級地方官,正職官員一般是正七品,京縣知縣是正六品。這知縣人稱“太爺”或“大老爺”。“
”大清的律法規定,三年一任。“
”大牛,你知道這知縣和縣令的區別嗎?"
"這,小的,不,屬下實在不知,請大人賜教!!!”這李大牛已經是頭昏腦漲了,趕緊回道。
“想來你也不知,本官再次便勉為其難的為你介紹一下知縣和縣令的區別。”鄭青銘拿捏著自己的腔調,裝逼裝上了癮。
“一是知縣和縣令出現的時期不同,稱呼不同。知縣的稱謂比縣令出現的時期晚。秦朝統一以后設縣,一般稱為縣令。宋朝時,開始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員到各縣進行治理,被稱為“知縣事”,簡稱知縣。二是職責范圍不同。知縣可以自己任命僚屬,隨意選拔推薦人才,發布政令,賞罰、司法與監察,有專治權。縣令則是坐堂審案,征收錢糧,勸課農桑。三是職位本質不同,知縣是朝廷委派到地方的官員,而縣令則是由地方政府提拔起來的官員。”
“大人真是我大清朝的百曉生啊,屬下佩服之極”。李大牛陪笑道。
”好說好說,這下面便為你介紹本縣的官員名稱和品級“。鄭青銘繼續道。
“按照清朝官制,縣官下面一般設有縣丞、主簿、典史、巡檢、驛丞、閘官、稅課司大使、倉大使、河泊所大使、醫學訓科、陰陽學訓術、僧會司僧會、道會司道會等官吏。”
“第二便是眾所周知的縣丞,正八品,(京縣則為正七品),統稱“左堂”、“二公”、“少尹”等,人稱“二老爺”。這縣丞主要職責是文書、稅收、糧馬等事物。與主簿一起協助知縣,分掌一縣之糧馬、稅收、戶籍檔案、巡捕、文書等事務。”
(注:相當于副知縣,類似于后世的副縣長)
”縣丞一般由舉人、恩貢、拔貢副貢考取后任職。也有極個別進士出身,由于得罪上司,降為縣丞者。“
”縣丞有自己的辦公衙署,每縣是否設置縣丞,設置人數多少,與該縣的大小有關,有些事務繁多的縣設幾個縣丞,而有些事務簡單的縣一般設置一個縣丞,也可以不設縣丞。“
”縣丞的任免,歸吏部負責,縣令沒有權力管。除了要協助縣令處理公文,還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這盡管是個基層小官,但縣里很多大大小小的事,縣丞直接就辦理了,不必經過知縣。“
”第三自然是主簿,主簿乃是正九品,同樣是知縣的副職佐官,人稱“三老爺”,他的主要職責是管理稅收、行政。“
”第四大的官叫典史,也叫典吏,以前朝代曾經叫縣尉,品級為未入流,掌管一縣監察獄囚之事。假如一個縣比較偏僻,事務不是太多,典吏和巡檢,也就由典史一人兼管了。本官便是兼任這典吏的職務“。
(注:按照后世的說法,這個典史,類似于后世的縣公安局局長兼監獄管理部門。)
”第五位就是巡檢,從九品,清朝在各州、縣的關隘、渡口等要沖之地,設一個巡檢司,掌管緝捕盜賊、盤詰奸偽之事。
(注:相當于后世的公安局基層派出所所長)
“第六位為驛丞,品級為未入流。管理各驛站,掌管郵件傳遞及迎送過往官員之事”
(注:相當于后代的郵政局以及下設可以住宿的招待所管理員。)
“第七位為閘官:品級為未入流,掌管各個河流堤壩的閘口、存儲水量、泄洪、開閉閘門等事宜。)
(注:相當于后世的水庫管理人員。)
”第八位乃是稅課司大使:品級為未入流,掌管稅款的征收。“
”第九位就是倉大使:品級為未入流,掌管倉庫的保管與守衛。“
”第十位河泊所大使:品級為未入流,掌管征收漁業稅。“
”第十一位醫學訓科:品級為未入流,為一縣之醫官。“
(注:相當于后世的縣醫院院長。)
“第十二位陰陽學訓術:品級為未入流,掌管觀察星相,類似于后世的天文觀察站,或氣象站。”
“第十三位僧會司僧會:品級為未入流,掌管一縣的寺廟及僧人。”
“第十四位道會司道會:品級為未入流,掌管一縣的道觀及道士。”
“上面這些人員,都是我大清朝廷任命的,吃著皇糧、端著金飯碗呢。有品級的,被稱為“官”;無品級的,則被稱為“吏”。”
(注:相當于后世的編制內人員,也叫公務員).
“大人您這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啊,卑職佩服不已,卑職這就去忙了”。李大牛又一次舉起大拇指道,便要逃路。
“不急,不急,這本大人這才講了一半,繼續聽!!!看看這一邊的房子,都是六房書吏和四班衙役的辦公所在”。這鄭青銘一把拉住生無可戀的李大牛,繼續顯擺。
“除了以上官員,就是端著鐵飯碗的書吏和衙役了,待本官與你細細講來“。
”書吏是州縣衙門中主要的輔佐人員之一,在我縣衙中有著獨特的地位。書吏這個群體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說白了就是我大清州縣制度下衍生而來的。“
”我大清朝的地方官有個回避制度,所以知縣往往都是外地人,并不熟悉該地方的情況,甚至連方言都聽不懂。于是,州縣地方政府便形成了一種特殊格局:不斷更替且缺乏經驗的州縣官們,領導著一批久踞其職久操其事且老于世故的當地書吏。“
“這縣衙的書吏們服務于縣衙及僚屬官員的辦公場所,各縣衙雇用書吏都有規定的名額,少則幾個,多則二三十個。不過這種規定從未認真執行過,一個縣”衙雇用書吏總數,往往要根據其轄區規模和政務繁簡而定。“
”我大清縣衙的書吏人數極為龐大,大縣通常為一千人左右,中縣為七百人,小縣為三四百名。“
”按照劃分,縣衙的書吏們被編入到“六房”,即: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因此,書吏分別被稱為“吏房書吏”、“戶房書吏”、“禮房書吏”、“兵房書吏”、“刑房書吏”、“工房書吏”,分別處理特定的辦公事務。“
”縣衙中的六房各有職差,吏房保管人事檔案,這些檔案記載著該縣所有衙門中,所有人員的姓名、入衙日期以及是否有獎勵、處分等記錄。“
”戶房負責收稅及所有與錢糧相關的事務,同時也保管著歷年來稅收的檔案;禮房負責祭祀儀式、寺規、學校、考試及榮譽授予(旌表一類的);兵房保管城門警衛、皂隸、馬快、民壯、郵差的檔案以及驛站檔案;刑房保管訴案、囚犯、捕快、仵作和獄卒的檔案,并負責當地保甲管理事務;工房負責維修官舍、谷倉、監獄、驛站、橋梁、渡口、道路等等。“
”除了六房以外,縣衙中還有一些負責特別事務的書吏,比如“承發房”負責分發文案給六房,也是縣衙中負責外部聯系的主要部門;“柬房”負責通信;“庫房”儲存稅錢、官物、盜贓及兇殺案件中使用的兇器等。另外還有“倉房”、“招房”等等。“
”講完書吏,本官便給你講講你本人衙役,你身為衙役,便更應該知曉自己的職責所在,要仔細聽好!!!“。
”是是是,卑職正在認真聽大人訓導”。
終于講到自己這個捕快的職責了,李大牛終于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低頭細聽,內心卻道:這廝真是多事,不需一刻鐘就可解決的事情,非要說上一個時辰“。
“這大清的衙役,有“四班”,具體為:皂班、快板、民壯、捕班。”
“皂班,是由穿黑色衣服的差役組成的,主要職責是當知縣出席公眾場合是作前驅,廓清道路。皂班在審訊過程中還必須站立在大堂兩旁,其職責是執行各種逼供和用刑。”
“快班,又有“馬快”和“步快”,其職責是巡夜。這些衙役經常被派到鄉下去催征賦稅,而且有時也常在官銀押運中充當護衛。”
“民壯,是從民間召集而來的,經過訓練后常被派去守衛糧倉、銀庫、監獄,或護送官銀和囚徒。在特殊時期,這些民壯也充任守衛城池的后備軍。”
“捕班,其主要職責是緝捕盜賊,協助知縣管理轄區內的治安,所謂的捕頭說得就是這類人。“
(注:這就好比是后世的治安民警。)
”四班衙役中,通常都會安排一個領頭的,稱“頭役”,比如你們的頭領叫捕頭。除了以上四班外,還有掛名衙役,他們雖然列在官府的名單中,但實際上不服役。因此在一個縣衙中,實際的衙役人數遠遠超過朝廷規定的數額。一般的縣按規定衙役大概在數百人左右,但實際上很多縣衙衙役的總數都達到一千好幾百人。“
”剩下的就是長隨和幕僚了,這些人不是編制內的,不過你也應當知道,他們雖然不是官員,但是是縣令大人自己付錢招募的,不過他們可比朝廷的官員還重要,你不要隨便得罪,否則你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這長隨是知縣的私人奴仆,他們在地方行政中占有獨特而重要的位置。雖然衙門中已經有大量的書吏、衙役,但仍有一些特殊的官方事務沒有專人辦理,而這些事往往較為敏感或私密,只能由知縣最信任的長隨來辦。上面講到,知縣初來乍到,對于當地情況知之甚少,不可能相信本地的書吏和衙役,將一些重要的公務或私事交給他們來辦。“
”長隨很多都是知縣未出仕之前就是他的家奴,有些則是親朋好友推薦的,加上長隨和知縣一樣也不是本地人,因而在當地社會沒有私人利益,也與當地人沒有私人交情。“
(注:長隨相當于后世的秘書,但是有區別的是沒有編制。許多知縣覺得自己政務繁重,傾向于委托給長隨代做一些,這也使得長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當然,長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知縣收受各種賄賂。因為沒有哪一個知縣會親自索賄,必須由長隨當賄賂中間人,而行賄者接觸長隨要比直接接觸知縣本人要容易得多。“)
”最后本老爺給你說說幕僚,幕僚、幕友或師爺是州縣地方官雇傭的行政專家。他們不是官僚體制中的常設人員,既不是知縣的屬官,也非知縣的下屬,而是一種明碼標價的雇傭關系。
”縣衙中供職的幕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刑名”協理司法訴訟;“錢谷”協管錢糧收支;“征比”具體辦理賦稅征收;“掛號”負責登記;“書啟”負責公文往來和通信;“紅黑筆”負責紅黑兩種毛筆謄錄;“賬房”管理賬冊。“
”上述各類幕僚中,僅有前五種是在所有州縣衙門中普遍設置的,其余各種并非必備,設置與否取決于地區大小規模及需要。當然,幕僚中還是以“刑名”和“錢糧”兩類最為重要,其酬金也最高。“
幕僚盡管不屬于政府官員,但在觀念上他們還是與官員處于同等地位。在稱呼上,知縣書面稱師爺為“老夫子”,口頭上只能稱其“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師爺稱知縣則為“東翁”、“老東”,在有些非正式場合,還以兄弟相稱。“最新網址:為您推薦(簾十里)(上山打老虎額)(皖南牛二)(王梓鈞)(風凌天下)(姀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