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賬號:夜間第一一四零章理直氣壯第一一四零章理直氣壯→:、、、、、、、、、、、、、、
這場震驚天下的科場舞弊案,審理起來卻勢如破竹,沒幾天就查清了全部真相,涉案人員也悉數緝拿歸案。
沒辦法,這種案子參與的人員太多,知情者更是不在少數,根本沒法保守秘密。
但讓人費解的是,當事的文官除了趙瑁還想推三阻四外,從劉三吾往下,全都很痛快的承認了自己干的那些事……
“是的,都是我的主意。”劉三吾立在堂下,對審訊他的信國公直言不諱道:“我們擔心楚王殿下肯定出一些只有大學生會做的題目,以此來阻止舉人們考中進士。所以我就拜托趙部堂,設法把算學考卷送一份出來,讓舉子們提前預習一下。”
“好家伙。”湯和都聽懵了,問一旁的刑部尚書開濟道:“他這話是承認泄露考題了嗎?”
“是。”開濟面無表情的點點頭。
“什么‘送一份’,‘預習一下’,這么輕描淡寫的,我還以為多大點事呢。”信國公不禁失笑道。
“權衡利弊,比起應試的舉人全都落第嚴重后果,老夫把考題拿給他們預習的行為,確實微不足道。”劉三吾一臉理所當然道:“老夫也做過數學題,知道用這考校舉人,就是存心坑人。”
“好像你們讀書人的六藝里,也有算術吧?”湯和不確定的問道。
“有是有,但實際上,大部分讀書人都一心只讀圣賢書了。”開濟尷尬的咳嗽一聲。
“楚王殿下用他們最擅長的地方,來對付舉人們最短的地方,這太不公平了!不公平的較量只是單方面的屠殺,所以我們必須要主動自衛!”劉三吾振振有詞道。
“主動自衛?讀書人還真是一套一套的。”湯和咧嘴一笑,忽然重重一拍桌子,變顏變色道:“先不說算學這一科。單說經學,那可是你們的老本行了吧?做文章總是你們最長的地方了吧?為什么還要作弊呢?!”
在對彭奎、姚川等要犯的審訊中,錦衣衛得知,劉三吾一伙兒除了泄露考題之外,還跟考生們約定了在經學考試時的‘關節’。
所謂‘關節’,就是考官與考生通過卷面上特定的字眼,來進行作弊的暗號,這也是科舉時代隱蔽性最強的一種舞弊手段。
宋朝時,文官地位空前提高,科舉自然也大行其道。為了避免考官徇私,于是采取糊名和謄錄兩項防范措施,就是把試卷上的考生信息用紙糊上,考卷也有專門人員進行抄寫,將謄本交給考官評卷。
按說這樣考官就無從辨認考生的身份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快就出現了‘通關節’這種應對手段。具體說就是考官與考生約定好,在某篇文章中加入特定的字眼作為暗號。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通常關節字眼都不止一處。比如約定文章某三段,依次用‘嗚呼’、‘于戲’、‘者也’作為結尾詞。
再比如將某些少見的成語,諸如‘螽斯衍慶’、‘吉光片羽’之類,拆分嵌入文章中。
更有大膽者,甚至直接將自己或長輩的名號,分開嵌入文章中……總之萬變不離其宗。這樣考官入場后,只要在這篇文章中找到約定的字眼,就能將要關照的考生找出來了,百無一失。
所以那些通了關節的考生,哪怕是答卷驢唇不對馬嘴,也能取中。
“劉學士,你說你這么大一學問家,怎么能這么恬不知恥呢?”就連湯和這種粗人都知道,對老老實實答題的考生來說,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通關節的目的,是為了阻止國子大學的學生考中進士,混入文官的隊伍中。”劉三吾卻依舊理直氣壯道:
“毋庸諱言,楚王殿下利用國子大學的獨特地位,著實吸引了一批不明真相的青年俊才,還重金招攬了一些有才無德的所謂名師任教。”
頓一下,他嘆了口氣道:“所以大學生的學識水平,其實要高于舉人的……”
除了剛才劉三吾說的,師生兩方面的因素,其實還有很重要的兩點,決定了國子大學生的水平,已經遠超各省舉人。
一是先進的大學教育體制,完爆各省府縣學原生態的教育模式。二是在宋訥的嚴格管理下,全校師生都拼盡全力,根本沒法懈怠……
雖說讀書人號稱‘一寸光陰一寸金’,但在這個慢節奏的年代,每天真正有效的學習時間是很有限的。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習效率也很一般……讀書人二十年寒窗翻來覆去就學了那么點四書五經、程朱講章,此外基本一無所知。
但在國子大學,有效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都接近后世的高中水平,這對傳統的讀書人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大學生能堅持到畢業,水平基本上就已經甩下傳統讀書人幾條街了。
劉三吾掌翰林院,對兩邊考生的水平再清楚不過。他和他的同黨很清楚,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如果放任這些大學生進入行政官的隊伍,用不了多少年,傳統讀書人在官場就沒有立錐之地了。
所以他們才會鋌而走險,幫助舉子們作弊。而且不能單單只作算學一門的弊,那樣拉不開多大的差距,依然會有大量的大學生靠另外兩門課的成績脫穎而出。
“只透露算學試卷還不保險,所以老夫又寫了關節條子,請考官們關照自己人。”劉三吾神色平靜的供述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將大學生擋在金榜之外。”
“好一個‘關照自己人’,哈哈,說漏嘴了吧!”湯和抓住劉三吾的話柄,不恥的笑道:“在你們眼里,只有同省的舉子才是自己人吧?”
“只要是圣人門徒,就是自己人。”劉三吾淡淡道。
“那為什么北方的舉子也一個都不取?”湯和質問道:“這是把他們當成自己人的樣子嗎?”
“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北人被胡虜奴役太久,腥膻未除,習俗行事已近夷狄,還需要些年月恢復文教。在那之前,還是算不得自己人。”劉三吾理所當然道。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