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無悔

第一章 馬屁的含金量

第一章馬屁的含金量結草成林本章字節數:4636

:最新網址:aidusk

國慶節剛過。

北方的天氣,早晚漸涼,天空也似乎更高更藍了。

樹尖和草叢深處,象征著收獲的紅黃兩色,已經開始侵染著秋天的色調。

節后一上班,東河省上陽市正豐縣的正科級以上干部就接到通知,上午十點,在縣多功能會議室召開全縣領導干部大會。

消息靈通的人士已經獲悉,會議的內容是,根據省委安排,市委組織部領導要來縣里宣布新縣委書記的任命。

接到通知后,遠在各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們,匆忙安頓好手頭的工作,立即驅車趕往縣里。

溪嶺鎮政府二樓會議室墻上的時鐘,剛指向九點,鎮黨委辦公會即宣告結束。

書記和鎮長各自回辦公室準備出發去縣里。

主管農業的副鎮長韶宏偉,走出會議室。

路過一樓的農經站,早已等候在門口的辦事員王興泉,趕緊跟在了身后。

韶宏偉一米八的個頭,走路帶風。

身后的王興泉則矮了一頭,略顯單薄,看上去就像前者買一贈一的附屬品。

韶宏偉頭也不回,洪亮的聲音在一樓走廊里回蕩。

“東店村范支書的電話打通了嗎?”

王興泉小跑了幾步,努力跟上韶宏偉的步伐。

“通倒是通了,可就是不接。”

“打給村主任。”指令簡潔明了。

出了辦公樓,韶宏偉掏出車鑰匙,摁了一下。

“啾啾”。

院子里,一輛二手的哈弗H6響應著。

“也打了,一直通話中。”

聽到這個回答,已經走到車前的韶宏偉,手搭在門把手上,眉頭一皺:

“搞什么搞,說好今天到他們村,現場解決蔬菜合作社的滯銷問題,怎么都不接電話?”

王興泉來到車的另一側,仰頭看著副鎮長問道:“那咱們還去不去?”

韶宏偉拉開車門,一屁股坐在駕駛座上,車身隨之顫了顫。

一甩頭,對王興泉道:

“上車。這倆玩意兒不接電話,咱就直接去村里。”

“好嘞,韶鎮長。”王興泉痛快地答應著,拉開車門,麻利地坐到副駕駛座上。

韶宏偉發動車子,看著后視鏡,倒出鎮政府大門,這才教訓王興泉道:

“我說你小子的腦子是不是不好使啊?”

“嗯……?”王興泉一腦門子黑線。

“我和你說了多少次,我不是什么狗屁鎮長。你貪污那個‘副’字,能發財還是能給你的個頭增高?”

王興泉拉出安全帶系上,一臉的赧然,嘴上不服:

“人家被稱呼職務的時候,都愿意往大了叫。你可倒好,專門喜歡別人稱呼你副鎮長。”

車子顛簸著壓過坑洼不平的路肩,上了去往東店村的鄉道,韶宏偉這才扭頭罵道:

“你懂個屁!你一口一個鎮長的叫,黃書記、馬鎮長聽見了會怎么想?想升官想瘋了,自個兒搞自個兒?”

“再說,要想摘掉那個‘副’,能靠你們這些人的嘴巴么?天天計較這些有個屁用?有那,還不如多研究點問題。”

“‘多研究點問題,少談些女人’,你的座右銘。”

說完這句,王興泉又不無感慨:

“韶鎮,說句實話,在溪嶺鎮這些領導里面,我們還就愛跟著你。你是真實打實的干,不玩虛的。”

前方,一群羊正在過馬路,韶宏偉減速停下來讓道。

“得得,別在這兒給我變相拍馬屁,一點含金量都沒有。再拍我也沒權利給你轉正。”

說著,他降下車窗,看著羊群后面的老鄉,微笑著點頭示意。

那羊倌見是韶宏偉,用土話嚷道:“韶鎮長啊!哩個又下村啊?”

“是啊,老哥。家里養了多少只羊啊?”

“八十只。”

羊倌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劃了一下,另一只手使勁甩了一下鞭子,催促羊群快速通過。

車子再次啟動,王興泉露出勝利者的笑容:

“你看,人家羊倌也管你叫鎮長哩!”

韶宏偉苦笑了一下,轉而一臉嚴肅:

“誰叫,你們在鎮里也不許叫,別給我沒事找事,記住沒?”

“記住了,韶……副……鎮長。”王興泉故意拉了個長音。

俄頃,王興泉鄭重提了個問題:

“韶鎮,聽說這次縣里的新書記,是市里派來的,到底什么背景,你知道不?”

他覺得加了那個“副”字很別扭,干脆就省略成“韶鎮”。

韶宏偉瞥了他一眼,反問道:“你知道?”

王興泉撇撇嘴,“連你這領導都不知道,我上哪八卦去。”

韶宏偉自從十個月前離開縣委辦,一直埋頭工作,對新書記的來頭也沒刻意打聽。更何況早知道晚知道對自己也沒什么影響,索性道:

“你一個咸吃蘿卜的小辦事員,操什么組織部的心。等書記和鎮長開完會回來,不就知道了。”

王興泉嘆了口氣:

“唉,我就是盼望著,這回能來個像韓書記那樣干事的書記,好接著把咱們正豐縣搞上去。”

“本來,韓書記在的時候,一切都很有起色,底下的勁頭也上來了,可誰知……”

王興泉見駕駛座上陷入了沉思,就識趣地停止了嘮叨。

韶宏偉,今年26歲。五年前,211的東河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學而優則仕,考公進入到正豐縣政府做科員。

因文筆出色、腦筋靈活,又曾在學校擔任過學生會副主、席,次年就被新來的縣委韓書記選中,進入縣委辦任他的秘書。

跟著韓書記的第三年,韶宏偉被調為副科,成為同批考公人群中的佼佼者。

正當他意氣風發準備大展身手之際,一年前,五十剛過的韓書記,突發心梗倒在工作崗位上。

老書記的意外去世,使韶宏偉仕途前進的步伐戛然而止。曾經的縣委大秘,成了半待業人員。

自古道:一朝君子一朝臣,后朝不用前朝人。

韶宏偉這顆沾過前任書記露水的苗草,自然進入不了其他領導的視線。

在縣委辦打表勒格、跑腿學舌了幾個月后,正好溪嶺鎮副職出現空缺,韶宏偉主動申請下基層。

對于這一請求,新書記沒多考慮就答應了。

正豐縣的十三個鄉鎮中,溪嶺鎮作為經濟排名倒數第一,剛剛脫貧摘帽的落后鎮,縣里的干部都避之不及。有人主動申請去那里,新書記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韶宏偉之所以申請下鄉鎮,一是不愿呆在縣委辦那個勢利得極其憋悶的氣氛里;二是當年跟著韓書記學到了很多為官的精髓,他想到基層去練練手。

曾經的韶宏偉,考入公職后,也是意氣風發。

要知道,在公務員行列里,很多人“自古宰相門前七品官”“秘書圈里出干部”

要知道,在公務員行列里,很多人努力了大半輩子,也僅是個科級。

能混個副處級待遇,已經是他們需求的天花板了。

當時的韶宏偉對此卻嗤之以鼻。

喜歡歷史又心高氣盛的他,心目中的理想,好歹也是“黃土墊道,凈水潑街”的那種,古代稱作“八抬大轎”,現在怎么也得是市級首腦吧。

酒桌上,他只為“縣處級”提了一杯酒,沒把潛藏的野心說出來。

同學之間喝酒,從來都是口無遮攔,他早就領教了這幫家伙們的“毒舌”功夫。

在這些家伙眼里,你不能有隱私,哪怕只穿一條內褲,他們都要拉開看看。

如果一言不慎,或許幾十年后都會一直成為大家談論的笑柄。

畢業這幾年,得益于老書記“謹言慎行”的耳提面命,他學會了學生時代不曾有的城府。

對于工作,老書記又為他樹立了勇毅前行的做事風格。

這種勇毅,必須得有土壤。

所謂的“人棄我取”,與其在縣里憋屈著,還不如到溪嶺鎮這個貧窮落后的鄉鎮,施展一下。

即使不能出人頭地,最起碼落得個痛快。

就當是歷練,也算是積累。說不定將來有慧眼如炬的領導,會在沙灘上發現他這顆珍珠。

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正是基于貌似有些天真的想法,韶宏偉毅然來到溪嶺鎮,成了排名最后的分管農林牧水等業務的副鎮長。

最落后的鄉鎮,排名最靠后的副職,這跳板,剛剛能放下腳尖,真夠闊以的。

哪知,過渡的縣委新書記在正豐只呆了一年,又托關系上調市里任職去了。所以,這次正豐縣即將迎來一任新的縣委書記。

剛才王興泉嘴里的不滿,指的是在這一年的時間,正豐縣很多老書記主導的發展規劃都停頓下來。

雖然表面上書記管干部,縣長抓經濟,但在正豐這樣經濟落后的縣里,大政方針還是書記說了算。

下面的干部自然也是看上面眼色行事,就連基層的小辦事員都感覺到明顯的差距。

對于執行層面的韶宏偉來說,困難還不止這些。

就拿鎮黨委書記黃曉坡來說,曾經多次因為工作不力被雷厲風行的韓書記點名批評。

所謂“不愛人者,及其胥余”,因此,對于韶宏偉的到來,黃曉坡并不歡迎。

在請求下鄉鎮之前,韶宏偉也多少糾結過與黃曉坡的這層微妙關系。

后來一想,等其他鄉鎮的空缺,還不知猴年馬月。再說,我韶宏偉是去干工作的,就像老書記說過的那樣,工作就要以工作的態度對待。

如果黃曉坡連這些東西都放不下,那就是他的格局問題了。

韶宏偉不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人,也不去過多的計較這些臭氧層的東西。

雖然無力左右全鎮發展的大局,但在他分管的范圍內,一直兢兢業業,努力做著自己的工作。

來溪嶺鎮十個月的時間,韶宏偉跑遍了十六個行政村。遇到村里有需要協調的工作,或者各村合作社和一些村辦企業需要支持的,都是像現在這樣,現場辦公,服務上門。

前幾天,在外省當驢友探險的路上,韶宏偉接到東店村蔬菜合作社主任的電話,說是村里三百多座大棚里的蔬菜滯銷,很多村民快挺不住了,請鎮領導給予協調。

韶宏偉當即給村里的支書和村長打了電話,約好了一上班,就去東店村現場辦公,想辦法給予解決。

可這兩個家伙,無緣無故不接電話,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韶宏偉心里起急,將車子開得飛快。

“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

猛然間,放在檔把前接手盒里的手機唱起了歌。

韶宏偉低頭看了一眼,顯示是“黃曉坡書記”,就摁下了免提鍵。

“韶副鎮長,你在哪?”話筒里立即傳來異常冷峻的聲音。

“黃書記,我在去東店村的路上。”

“這節骨眼你還去村里干個屁,趕緊去縣里,去看看你干的好事!”

“黃書記,怎么啦?”

“還怎么啦,縣里來電話,東店村的十幾輛蔬菜車,把縣府門口堵上了。”

“什么?”

韶宏偉心里一驚,右腳狠狠地踩了下去。

“吱吱吱……”

伴著刺耳的剎車片與輪轂的摩擦聲,那輛二手哈弗H6頓挫著,停在鄉道上。最新網址:aidusk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