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世事難料。第二天早上,正當小惠能欲往李學儒的私塾旁聽,卻遠遠看見一位身穿公服的衙役出現在了夏盧村口。
偏僻的山村,成年累月也不曾來過衙役,所以,衙役的出現,自然而然吸引了村里人好奇的目光。
李氏一見到這位衙役,便一眼認了出來,他,就是幾年前的那個衙役。
李氏認出那個衙役后,她的心像是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猛然揪住了——三四年前,就是這位衙役送來了一封催命的書信,勾走了丈夫的性命。
沒想到,幾年之后,這位衙役居然又一次在盧家的草屋前停住了腳步……
李氏下意識地將小惠能緊緊地抱了起來。
衙役尚未開口,臉上首先露出討好的微笑。
他明明看到了院里的李氏母子,卻還是禮貌地叩了叩大門,說:“盧老爺的夫人在么?請接南海郡治廣州衙門的信。”
南海郡治廣州?在那個遠在二百里外的大城市,李氏連個八輩開外的親戚也沒有,更甭說與衙門有什么聯系了。
李氏遲疑著,緩緩地走向大門。
小惠能倒是利索,跑了過去,將送信的衙役請了進來。
“夫人,請您收好。這可是廣州衙門文大人的親筆信。”
李氏接過大信封。她仍是一頭霧水,懵懵懂懂地問:“什么文大人?文大人是誰?”
衙役也感到幾分驚訝:“文大人就是上任不久的南海刺史文大老爺啊!咱們這新州縣,屬他老人家管轄呢。文大老爺在給縣老爺的信函上說,他與您家盧老爺是同窗同年,您能不知道文大人?”
文飛,又是文飛!文飛已經是一方大員了,可是盧行瑫卻……
“夫人,刺史大老爺交辦下來的差事,不敢怠慢,縣老爺還等著我回話呢。”
李氏這才緩緩拆開信封,拿出信箋來看。
原來在朝中任翰林學士的文飛,外放為南海郡治廣州刺史。一個多月前,他走馬上任來到廣州,自然而然地向前來迎接的新州知縣打聽盧行瑫的情況。當他聽說老友早已在三年前撒手歸西,甚是惋惜。尤其是當他得知盧氏遺孀獨自一人帶著兒子惠能艱難度日之時,更是不勝唏噓。所以,他來信請李氏帶著兒子到廣州去,與他的家人住在一起,他要替死不瞑目的老友擔負起撫育后代的責任,供惠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繼承盧家源遠流長的傳統門風。
這真是天上掉餡餅,好事自天而降。
然而,村里有身份的長者們都異口同聲,反對惠能母子去廣州投奔高高在上的刺史大人。
有的說:“又不是至親,從未謀面,如何敢將身家性命托付給他?”
有的說:“就是嘛!你們孤兒寡母,去到那個人生地不熟的大省城,被人家賣了都不知道!”
李氏的長兄、惠能的舅父,更是極力反對:“你們又不是快餓死了,為什么要外出投靠他人?”
李氏說:“大哥,看你說的什么話呀!文飛是行瑫的同窗好友,他信上說了,就像親兒子一樣對待惠能,我們娘倆的吃穿用他都負責供應。”
“你一個寡婦,卻長期住在別人的家里,人們會怎樣說?你若是真的操持不下去了,家里揭不開鍋,就搬回舊朗村,回外家去住。”
李氏問道:“大哥,你能供能兒上學堂讀書么?”
“這……”大舅吭哧了幾聲,一時答不上話來。
村中一位上了年紀的陳伯說:“就咱們新州縣這個土地方,千年萬代也沒出過什么翰林、進士,人們不是也活得挺好的嗎?”
李氏一把將惠能拉了過來,將他推到眾人面前,好像鄭重宣布什么似的說道:“他,姓盧,叫盧惠能,是盧行瑫的兒子。而盧家,千百年來一直是書香門第,歷朝歷代都是名門望族。盧家的兒孫,如果淪落得上不了學堂念書,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有知,定會不安,將來,我有何顏面去見先夫?我……”
說到后來,李氏已經泣不成聲。
小惠能本來想把李學儒允許他在學堂旁聽的事講出來,見阿娘泣不成聲,只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眾人見狀,也不好再說什么。
然而,舉家搬遷,畢竟不是一件說搬就搬的事。
文飛雖然表示,惠能母子在南海的衣食住行一切由他供給。但李氏還是想籌備一些銀錢,以備不時之需。
而他們家,能變現成錢的東西,就剩下那一畝二分薄田了。
急切之中,也找不到合適的買主。
再說,李氏也想等地里的這造莊稼收成之后,換一些盤纏。
因此,這一拖再拖,等到他們娘倆準備完畢,真的上路的時候,已經是夏末時節,距離文飛的來信,已經過了小半年多時間。
從新州到廣州,可以乘船沿新興江順流而下,經肇慶,入珠江,一路順水順風,十分便捷。
但是,乘船的花費,豈是惠能母子倆所能籌集到的。
再說,就是賣地的錢夠船費,李氏也舍不得拿出來。
于是,李氏計劃沿著天露山茶馬古掉驛道,取道高明、佛山,步行到廣州。
惠能母子動身去廣州的那一天,村里幾乎所有的鄉親都來送行。
李小蘭聞信后,也趕來送行。
惠能的舅舅自然也趕來了。他給小外甥帶來了一些偶然從深山里摘到的罕見的野生荔枝,果大,肉厚,分外甘甜。
惠能不肯獨自享用,就三三兩兩分給了所有的人。
到最后,他手中僅剩下了一顆紅紅的荔枝。
品嘗過野生荔枝的人都耐人尋味地咂著舌頭,說是從未吃過這么鮮美的果子。
惠能看了看手中的最后一顆荔枝,略微思考了一下,沒有將它吃到肚子里,而是要把它種在院子里。
舅舅卻說:“傻孩子,荔枝是需要壓條才能繁植的,這樣是種不出來的。”
惠能問:“舅舅,你種過荔枝么?”
“沒有。我總是聽老人們說,荔枝不能播種。”
“你沒試過,怎么能肯定荔枝不能實生?再說,既然這種荔枝很特別,很好吃,它一定能生長出來。”
舅舅一愣:這個小外甥,腦瓜子里的想法很玄妙。他看著惠能將荔枝埋進了泥土里,說道:“惠能,就算這種荔枝能發芽,能長成大樹,能結上果實,你卻就要走了,也吃不上啦。”
惠能笑著說:“我吃不上,你們大家卻能品嘗呀。”
一年之后,小惠能播種的荔枝真的破土而出了。從此,嶺南人知道,荔枝繁殖,除了壓條、扦插之外,還能實生。六十年之后,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頒下詔書,將惠能的故宅敕賜為“國恩寺”,這棵根深葉茂的荔枝樹,為建造寺院的鄉親們撐起了一片綠蔭。
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六祖惠能在故居親手種植的這株荔枝樹很神奇,奇在憑從天下旱,此樹果滿枝,結出的荔枝,以果大、肉厚、核小、香甜、清爽著稱;奇在掛在樹上的一顆顆紅紅的荔枝,采摘吃剩下來的顆顆荔枝核都長有一個“佛”字圖形,被當地人稱為“佛荔”,彌足珍貴。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
俗話說:世事難料。第二天早上,正當小惠能欲往李學儒的私塾旁聽,卻遠遠看見一位身穿公服的衙役出現在了夏盧村口。
偏僻的山村,成年累月也不曾來過衙役,所以,衙役的出現,自然而然吸引了村里人好奇的目光。
李氏一見到這位衙役,便一眼認了出來,他,就是幾年前的那個衙役。
李氏認出那個衙役后,她的心像是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猛然揪住了——三四年前,就是這位衙役送來了一封催命的書信,勾走了丈夫的性命。
沒想到,幾年之后,這位衙役居然又一次在盧家的草屋前停住了腳步……
李氏下意識地將小惠能緊緊地抱了起來。
衙役尚未開口,臉上首先露出討好的微笑。
他明明看到了院里的李氏母子,卻還是禮貌地叩了叩大門,說:“盧老爺的夫人在么?請接南海郡治廣州衙門的信。”
南海郡治廣州?在那個遠在二百里外的大城市,李氏連個八輩開外的親戚也沒有,更甭說與衙門有什么聯系了。
李氏遲疑著,緩緩地走向大門。
小惠能倒是利索,跑了過去,將送信的衙役請了進來。
“夫人,請您收好。這可是廣州衙門文大人的親筆信。”
李氏接過大信封。她仍是一頭霧水,懵懵懂懂地問:“什么文大人?文大人是誰?”
衙役也感到幾分驚訝:“文大人就是上任不久的南海刺史文大老爺啊!咱們這新州縣,屬他老人家管轄呢。文大老爺在給縣老爺的信函上說,他與您家盧老爺是同窗同年,您能不知道文大人?”
文飛,又是文飛!文飛已經是一方大員了,可是盧行瑫卻……
“夫人,刺史大老爺交辦下來的差事,不敢怠慢,縣老爺還等著我回話呢。”
李氏這才緩緩拆開信封,拿出信箋來看。
原來在朝中任翰林學士的文飛,外放為南海郡治廣州刺史。一個多月前,他走馬上任來到廣州,自然而然地向前來迎接的新州知縣打聽盧行瑫的情況。當他聽說老友早已在三年前撒手歸西,甚是惋惜。尤其是當他得知盧氏遺孀獨自一人帶著兒子惠能艱難度日之時,更是不勝唏噓。所以,他來信請李氏帶著兒子到廣州去,與他的家人住在一起,他要替死不瞑目的老友擔負起撫育后代的責任,供惠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繼承盧家源遠流長的傳統門風。
這真是天上掉餡餅,好事自天而降。
然而,村里有身份的長者們都異口同聲,反對惠能母子去廣州投奔高高在上的刺史大人。
有的說:“又不是至親,從未謀面,如何敢將身家性命托付給他?”
有的說:“就是嘛!你們孤兒寡母,去到那個人生地不熟的大省城,被人家賣了都不知道!”
李氏的長兄、惠能的舅父,更是極力反對:“你們又不是快餓死了,為什么要外出投靠他人?”
李氏說:“大哥,看你說的什么話呀!文飛是行瑫的同窗好友,他信上說了,就像親兒子一樣對待惠能,我們娘倆的吃穿用他都負責供應。”
“你一個寡婦,卻長期住在別人的家里,人們會怎樣說?你若是真的操持不下去了,家里揭不開鍋,就搬回舊朗村,回外家去住。”
李氏問道:“大哥,你能供能兒上學堂讀書么?”
“這……”大舅吭哧了幾聲,一時答不上話來。
村中一位上了年紀的陳伯說:“就咱們新州縣這個土地方,千年萬代也沒出過什么翰林、進士,人們不是也活得挺好的嗎?”
李氏一把將惠能拉了過來,將他推到眾人面前,好像鄭重宣布什么似的說道:“他,姓盧,叫盧惠能,是盧行瑫的兒子。而盧家,千百年來一直是書香門第,歷朝歷代都是名門望族。盧家的兒孫,如果淪落得上不了學堂念書,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有知,定會不安,將來,我有何顏面去見先夫?我……”
說到后來,李氏已經泣不成聲。
小惠能本來想把李學儒允許他在學堂旁聽的事講出來,見阿娘泣不成聲,只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眾人見狀,也不好再說什么。
然而,舉家搬遷,畢竟不是一件說搬就搬的事。
文飛雖然表示,惠能母子在南海的衣食住行一切由他供給。但李氏還是想籌備一些銀錢,以備不時之需。
而他們家,能變現成錢的東西,就剩下那一畝二分薄田了。
急切之中,也找不到合適的買主。
再說,李氏也想等地里的這造莊稼收成之后,換一些盤纏。
因此,這一拖再拖,等到他們娘倆準備完畢,真的上路的時候,已經是夏末時節,距離文飛的來信,已經過了小半年多時間。
從新州到廣州,可以乘船沿新興江順流而下,經肇慶,入珠江,一路順水順風,十分便捷。
但是,乘船的花費,豈是惠能母子倆所能籌集到的。
再說,就是賣地的錢夠船費,李氏也舍不得拿出來。
于是,李氏計劃沿著天露山茶馬古掉驛道,取道高明、佛山,步行到廣州。
惠能母子動身去廣州的那一天,村里幾乎所有的鄉親都來送行。
李小蘭聞信后,也趕來送行。
惠能的舅舅自然也趕來了。他給小外甥帶來了一些偶然從深山里摘到的罕見的野生荔枝,果大,肉厚,分外甘甜。
惠能不肯獨自享用,就三三兩兩分給了所有的人。
到最后,他手中僅剩下了一顆紅紅的荔枝。
品嘗過野生荔枝的人都耐人尋味地咂著舌頭,說是從未吃過這么鮮美的果子。
惠能看了看手中的最后一顆荔枝,略微思考了一下,沒有將它吃到肚子里,而是要把它種在院子里。
舅舅卻說:“傻孩子,荔枝是需要壓條才能繁植的,這樣是種不出來的。”
惠能問:“舅舅,你種過荔枝么?”
“沒有。我總是聽老人們說,荔枝不能播種。”
“你沒試過,怎么能肯定荔枝不能實生?再說,既然這種荔枝很特別,很好吃,它一定能生長出來。”
舅舅一愣:這個小外甥,腦瓜子里的想法很玄妙。他看著惠能將荔枝埋進了泥土里,說道:“惠能,就算這種荔枝能發芽,能長成大樹,能結上果實,你卻就要走了,也吃不上啦。”
惠能笑著說:“我吃不上,你們大家卻能品嘗呀。”
一年之后,小惠能播種的荔枝真的破土而出了。從此,嶺南人知道,荔枝繁殖,除了壓條、扦插之外,還能實生。六十年之后,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頒下詔書,將惠能的故宅敕賜為“國恩寺”,這棵根深葉茂的荔枝樹,為建造寺院的鄉親們撐起了一片綠蔭。
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六祖惠能在故居親手種植的這株荔枝樹很神奇,奇在憑從天下旱,此樹果滿枝,結出的荔枝,以果大、肉厚、核小、香甜、清爽著稱;奇在掛在樹上的一顆顆紅紅的荔枝,采摘吃剩下來的顆顆荔枝核都長有一個“佛”字圖形,被當地人稱為“佛荔”,彌足珍貴。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