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大導演

第六百九十六章 片酬泡沫時代

第六百九十六章片酬泡沫時代第六百九十六章片酬泡沫時代←→:最新網址:mayiwsk

演藝公司自家的電視劇制作部門卻請不起自家的演員來拍戲。

這聽起來很滑稽,但卻是現在的現實情況。

華夏的電視劇行業,同樣處于百年一遇的大變革之中。

往前數三十年左右,華夏的電視劇制作行業幾乎和日本一樣,也就是電視劇圈都是電視臺的制作部門進行制作的,并沒有什么私人影視公司。

在這個階段,演員們大多都是普通職工,大多都有自己的主職,也就是某某戲劇團的成員之類的,只是被電視臺借調去演戲。

而二十年前,華夏的私人影視公司漸漸開始發展,出現了一批學習港臺乃至新加坡影視制作的公司,開始自己獨立制作電視劇,再賣給電視臺。

這個時候,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圈演員已經誕生,他們大多都是簽約在這些影視制作公司旗下,然后拍攝公司自己制作的電視劇。

唐人影視就是這個時期的翹楚,制作了一批精品電視劇,也捧紅了一批自家藝人。

而光影時代也是在這個時期才進入電視劇制作行業的,做的非常成功。

但當時間來到2014年之后,內地視頻平臺的混戰已經結束,企鵝、奇異、優酷三大視頻平臺正式定鼎。

這三家公司已經完成了對其他小視頻平臺的并購,將市場完全瓜分干凈,而且他們也深知,互相誰都很難吞并消滅對方了,于是紛紛開始轉型長期戰。

而他們的長期戰方法,就是各自獨立開始制作影視劇、綜藝節目,希望用這種真正意義上的自制、獨播劇來爭奪視頻平臺用戶。

說來慚愧,他們還是受的光影快播的啟發。

在這個世界,光影快播是最早開始自己自制影視劇的公司,而且將這個模式推廣到了日韓兩國。

而這種自制、合作制作的影視劇,都是線上只有光影快播獨播,其他影視平臺想要買版權都買不到的,談都不可能談。

也是因為光影快播的這個自制戰略,使得這家公司雖然背后只站著一家市值不過百億(光影時代)的“小公司”,卻依舊能在國內視頻平臺殘酷廝殺中屹立不倒。

直到現在,光影快播的華夏站點雖然不是用戶最多的國內視頻平臺,但也長期坐三望二,和企鵝爭奪第二的位置。

當然,如果算上全球用戶的話,光影快播絕對是第一名的,目前光影快播在日本有八百萬月活用戶,在韓國也有三百萬的月活用戶,東南亞地區加起來更是有一千四百萬的月活用戶。

光是海外市場,就能給光影快播帶來兩千多萬月活、八百萬日活用戶,而且付費率非常高。

因為光影快播在海外一直都是走的付費模式,月均會員價格在5美元左右。

畢竟日、韓、新加坡等國都是比較發達的,正版意識也很高,為文化產品付費的意向很高。

雖然用戶數量不多,但付費帶來的收益卻是很高,至少能讓光影快播在各國的運營不但不需要砸錢,還能小賺一點。

當然,想要大賺還早著呢。

話歸正題。

正因為國內的視頻平臺開始轉向長線廝殺后,他們的自制劇就開始互相搶人、搶導演、搶劇本了。

本來都得依附影視公司的演員們,在這種多家競爭的情況下,自然都成了香餑餑,片酬連連上漲,芝麻開花節節高。

演員片酬泡沫時代就這么被開啟啦!

僅僅兩年時間,一線演員的片酬就翻了五倍,二三線演員的片場也翻了兩三倍!

大量影視制作公司,面對這波突然暴漲的演員片酬,都有些囊中羞澀,拿不出錢來請演員拍戲了。

倒是一批被新入場資本大量注資的新銳影視公司,例如新麗、海潤等公司,卻是揮舞著鈔票,跟著三大影視平臺一起漲價。

在這種“泡沫經濟”情況下,光影時代自然是躊躕了起來。

本來花2000萬就能拍完的一部電視劇,現在要花五千萬以上才能拍出來,這樣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雖然電視臺的購買力依舊很強勁,而且這些年廣告費也在暴漲,托了《甄嬛傳》的服,國內電視臺也是一片藍海。

但電視劇制作成本的飆升,對光影時代來說代表的是資金投入的增長,這錢大家怎么看怎么都覺得花得冤枉,且性價比不高。

像公司一線的楊蜜、金沙、唐焉、羅勁等演員,與其自己花這么多錢讓他們拍公司自家的戲,倒不如把他們放出去,接其他公司和三大視頻平臺的戲。

去薅外面的羊毛多爽啊,公司還能躺著抽成。

至于自家的戲,光影時代別的不多,就是演員多,而且完全擁有自己造星的能力!

唐人都能捧出兩三代一姐,沒道理光影時代做不到,當年金沙也是公司從純新人一手捧出來的嘛!

現在這個演員片酬飆升到讓人感到嚇人的時代,光影時代屬實不適合去做這個冤大頭。

公司高管們一合計,就做出了上述的決定,開始捧新人演員了。

第一個要捧的就是熱芭和一位叫李憲的男演員。

他倆將會搭檔出演公司的新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

如果這部電影的表現不錯的話,他們還將會繼續二搭一部偶像劇,再帶幾個公司的新人。

沒辦法,公司的藝人經紀部的總監是劉佳嘛,老嘉行人了,對打包演員、老帶新這一塊絕對是無師自通的。

而吳淵了解到了這些情況后,也在心里感慨。

“到底還是迎來了片酬泡沫時代啊。”

“不過比起日本的經濟泡沫,國內的演員片酬泡沫卻是沒那么容易被戳破的,而且戳破后也不會崩塌的太厲害。”

“說到底,還是國內的影視市場足夠大啊,就算發展的畸形了一些,也一樣能夠撐得起來。”

毫無疑問,在吳淵眼里,國內電視劇高片酬的情況絕對是畸形發展的,特別是后來那些兩個主演就能拿走一兩億片酬的情況。

這和市場發不發達根本沒任何關系,美國的電視劇、亞洲風靡的韓劇也都沒這么高片酬的,這是毫無道理的事情!

國內電視劇演員的高片酬,只是過熱的市場畸形發展的結果。(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