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yingsx第一百二十七章完全體第一百二十七章完全體←→:
兩戰兩捷,徐振云固然心情大好。向天問精神抖擻;就連牧雪晴也是神情愉悅。
向天問突然道:“一舉斬殺兩個超品、兩個一品。這四個人,你都認識么?是不是心元本洲大陸名聲響亮的強者?”
這句話是問向牧雪晴。
牧雪晴的見多識廣,還要勝過向天問許多。
牧雪晴卻微一皺眉,搖頭道:“那兩個超品境,一個武修、一個劍修,當年必然也是心元本洲中大大有名的人物,天榜留名勢所必然,且排名還當十分靠前。”
“但他們似乎都是‘五世’以上的元老一流人物,如今退隱已久;每個時代的排名榜風云變幻,我也不能都記得很清楚。”
向天問似乎有些失望,不死心的追問道:“那剛剛斬殺的兩個一品呢?是不是天榜強者?”
牧雪晴露出沉思的神色,想了一想道:“這兩人,黑袍矮修士似乎叫李修善,另一個赤眉中年好像叫都舍人;分別隸屬大楚、大涼。依稀聽父親講解過,兩人都是兩大仙朝一品境界中排名靠前的人物。”
“但是天榜三十六人‘明卷’,卻并無二人姓名。”
向天問意猶未盡的搖了搖頭,道:“還以為殺的是名動天下的大人物;沒想到都是‘低調的高手’;不過癮,不過癮!”
牧雪晴輕輕搖頭,道:“天榜是我大晉最強勢的領域。一般而言,兩大仙碑上二十四個絕頂強者名額,多半是入世一道比出世一道略多一些;但在‘天榜’,往往卻是五大隱世宗門略微領先一頭。”
“天榜三十六人,五大隱世宗門從未掉出過十八人,總是占了多半,甚至過半數不是一個兩個!我大晉在三十六人天榜上獨占八人,非其余任意一家可比。”
徐振云心中暗暗點頭。
按照這個說法,對面來的九個一品境,必不可能全部是“天榜”高手。
就在此時,一個略帶欣悅的聲音回響耳畔:“要和知名高手放對?不是來了么?”
說話的正是神武天平器靈。
但語氣中仿佛有一種看熱鬧的味道。
徐振云等三人感知已經極為敏銳,瞬間朝空間中有一絲鼓蕩、扭曲的漣漪看去,隨著右前方的一陣明暗變化,一個人影漸漸凝實。
看起來四十來歲年紀,黃袍,方臉,青瞳,面色蠟黃,身材高大。
此人頭發右三分之一剃得精光,剩余三分之二向左平鋪,未扎發髻,長度較之桓修的“板寸”略長。
徐振云不由略感驚詫。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此人的對陣對象,是大晉一方五位超品中的一個;而此人只是一位一品!
雙方是一對一;這人并沒有幫手。
如果是在真界中交手,一品對超品游刃有余并不稀奇;但是極天之中的環境,對超品有利。
對于“界域破碎”之后那略微凝滯的氣機,徐振云已經很熟悉——大晉的那位超品強者,已經在一對一的交鋒中被此人斬殺了。
牧雪晴打量來人一眼,同樣神情微動,道:“天榜第二,婁高峰。大涼仙朝的武道修者。三位雙榜強者之下的第一人,大涼七天將之首,地位相當于我大晉的趙蝮亭首座。”
向天問神情一正,道:“一起出手?”
雖然眼前之人只是一品,但“天榜第二”的威名,還有剛剛一對一斬殺超品的戰績,足以說明他的戰斗力在先前四人中任意一人之上!
天榜排名,在趙蝮亭之前一位,就是最直觀的標尺。
婁高峰看到眼前三人,亦是瞳孔倏凝,剛剛松弛下來的氣機瞬間緊繃。
有超出計算之外的異變發生!
眼前景象,絕對不是棋局中預想的演變方向。
徐振云看了向天問、牧雪晴二人一眼,道:“你們先不用出手;我想確認一下自己的能力。”
“對于這個身體,我有一些想法。”
話音一落,丹田中立刻傳來小金人“向天問”的聲音:“什么確認自己的能力,想出風頭罷了……可惡……為什么他的附身沒有‘延遲’,發揮出的戰斗力更強?”
牧雪晴也皺眉道:“要快!守株待兔,逐一解決,是我們的優勢。如果再有人出來,或有變數。”
徐振云輕輕一點頭道:“放心,我心中有數。”
話音一落,徐振云右臂微微一曲,一拳沿著一條虛擬的“直線”,向著婁高峰轟了過去!
牧雪晴、向天問雖然心中持有不同意見,但都是尊重徐振云的決斷,果然沒有出手相幫。
平心而論,牧雪晴的意見算是“老成謀國”的方案。
從眼前的大局考慮,三人聯手,遇到出界之人就快速擊破,最是穩妥不過。
而且這個附身“尸體”的戰法,能不能在極天之外的環境中發揮作用,還是兩說;就算有用,目前的戰力,也是神武天平數千年來滋養殘魂的成果;作為死人,尸身之中的靈性總是有限的。
從修道上看,沉迷于輕易獲得的外力,好像也不是正確的行為。
但徐振云就是想試一試!
一拳轟出。
這外形仿佛武道、實則是精神力實體化的一拳,威力強悍霸絕。
在徐振云的意識中,除非遇到被無暇之印強化過的“劍遁”不易鎖定,否則正面命中多多少少會有效果。
沒想到婁高峰并不嘗試閃避,竟是立在原地,雙拳一錯,構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選擇硬接!
一擊命中之后,徐振云的直拳并未引動想象中地動山搖的異象;好像只是眼前一花,化作星光四處飄散。
而婁高峰果然也只是身軀輕輕一晃,退后十余步;但安然無恙。
“不是說武道較為畏懼神道系的精神攻擊么?怎么沒有太大的效果?”
徐振云暗自詫異。
“妙啊,妙啊!雖然我不知道你為什么選擇用他練手;但他的確是一個絕好的練手材料。”
說話的是神武天平器靈。
“怎么說?”徐振云問道。
年輕人笑著解釋道:“通常而言,武修容易被神道的精神攻擊克制;但是若修煉到二品境界,獲得二品武道后印‘般若’,對于精神攻擊的防御力就極大加強。”
“如果在二品升一品時實現‘無暇’境界,以無暇之印強化‘般若’,那么對于精神攻擊的防御力就會強到不可思議;神道方面哪怕同樣有‘無暇之印’加持,但卻是強化別的方面,再不能扳平局面。”
徐振云了然,道:“就像眼前這位婁高峰一樣?”
年輕人道:“不錯!但是伱的附身,比我想象中強上一倍;威力不是原主的三四成;而是幾乎達到八九成!屈原浩當年,可是極武仙碑上排名靠前的強者。”
“哪怕他對你形成克制,冥冥中先天比你弱了一線;終究翻不了天。”
徐振云緩緩點頭,徹底明悟!
等于婁高峰在克制關系上有利,極大的拉近了和自己的差距;但是因為先天根基和位格不可逾越,所以自己也不虞失敗。
對方是一個“能扛很久但自己并無翻車風險”的活靶子!
徐振云縱身而起,大開大合,放手攻擊!
如果真的是如神道傳統,類似于“耳目之偶”、“亂神”那樣的“陰險招式”,還真的未必合徐振云的胃口;“屈原浩”這個將神道法門具象化,確實手感極佳。
可以看到,茫茫青空之中,一個長發飛舞的大漢,虛空出拳,姿勢曼妙;一道道幽深玄妙的沖擊力,沿著出拳的方向排山倒海般涌去!
婁高峰只是被動抵擋。
一連轟出百余拳后,徐振云心中突然明悟——
那個“界限”要來了!
徐振云說“有些想法”,當然不可能只是為了過癮或逞能,隨便找了個理由敷衍向天問;而是真的“有些想法”。
對于這個“軀體”,徐振云清晰感知到了,有挖掘的潛力。
嚴格的說,哪怕是徐振云在神意感知上有特殊的能力,做到了“零延遲”,他也只能發揮出原主“屈原浩”八九成的戰力,達不到十成。
因為徐振云只能傳遞一些諸如“攻擊”、“控制”之類的簡單指令,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手段,卻依舊要取決于尸體本身潛藏的本能。
但這尸身畢竟是數千年的人物;對于當今世界的道術了解,未必充沛;所以這個“自發”的攻擊,每一招每一式是否是最佳,其實大有商榷的余地。
大致規律,如果是斗戰風格較為單一,譬如武道——選擇的余地較小,在這方面的分歧就更小,更容易發揮出十成的實力。
如果斗戰風格較為繁復,譬如氣道、神道一類,可選擇的分支太多,實力的損耗就愈大。
屈原浩原是神道體系的修道者,理應屬于“折損較大”的一類;但他將千變萬化的神道手段匯成實體,精煉成拳,卻是極大的減少了這個消耗!
與徐振云的匹配,可以說是天作之合。
但徐振云依舊不能發揮十成的戰力——因為神道中的高品印,必須要求本體是“活人”才能施展;哪怕所有的能力都被熔煉成拳,但由于本身是死人,所以這幾個高品印的能力,處于一種類似封印的灰色狀態中,并沒有加入“匯總”。
好比一支軍隊,并沒有全部集結。
一開始徐振云以為這是先天的缺陷,畢竟人死不能復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自己的神識在觀想“大德真形”,不僅僅是一種防止本身被煞氣污染的方法;也好像在給“屈原浩”的尸身,源源不絕的補充力量。
這具尸體,好像漸漸具備了“活人”的氣質……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