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時空門

第一百九十八章 路遇

親,歡迎光臨88!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一百九十八章路遇88xiaoshuo

主題模式:

芭蕉夜喜雨

第一百九十八章路遇88xiaoshuo

趙廣淵與魯王密談良久,自魯王愿意傾全力助他之后,對他幫助頗多。

魯王自身有疾,沒人會把他當成威脅,他能不顯山不露水不引人注意地幫著趙廣淵做一些事情。

趙廣淵也確實需要一位皇室中人在暗地里幫他。

齊親王雖說也站他,也愿意給他提供幫助,但齊親王做為皇上那輩唯一活著的親王,他自有自己的處世之道。不愿意拿一家子性命去賭,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齊親王地位擺在那里,他做得再多,將來也不可能給他一個一字并肩王或是讓他攝政什么的。

封無可封。

魯王給了趙廣淵一百萬銀子,趙廣淵雖說不缺錢,但還是把它收下了。

這是信任,是托付,也是另一種方式的投誠。

不收魯王還不放心。

“我也想為百姓做點事。”魯王說道。

趙廣淵點點頭,收下。

與魯王密談許久,趙廣淵又去見了蔣項。

此次趙廣淵出京,危險重重。是機遇更是巨大的挑戰。

太子為了鞏固地位,與秦王分庭抗禮,暗地里拉攏各地官員,許他們各種好處,助長了各地官員的貪欲。

此次八百萬兩興修水利款,太子扣了一半,余下四百萬兩,再被這些駐蟲一摳扣,還能余下多少?

要真是查到些什么,蔣項已經可以預見那些人為了保住官聲性命,會不惜鋌而走險。

到時越王危矣。

“要不,王爺還是別去了。另交待心腹一路暗訪?”

越王蜇伏十年,眼看黑夜就要過去,可若是陷入更危險的境地,蔣項無法想像。

“先生放心,我會做好萬全準備。”

蔣項心里打鼓,七上八下的。王爺準備得再足,他還是擔心有個萬一。

“此事必須我本人去。”為了拿到太子的把柄,為下一步做準備是一回事,最重要的,他想攢點名聲。

這十年,他還是離開百姓,離開朝堂太久了。

蔣項勸他不住,只好叮囑來叮囑去,想讓兩個兒子跟著,也好有個照應,可又無離京的理由。只得提著一顆心。

趙廣淵與蔣項秘談后,又與心腹幕僚屬官等人布置了一番,才把他要離京的事告之妻兒。

林照夏知他這兩日有事,也沒去吵他。但沒想到,一聽就聽到他要出京的消息。

“我想跟你去。”

趙廣淵一愣,思考著這種可能性。

“你被送到皇陵思過,我做為你妻子,難道不應該陪同?”

是該同甘共苦。他也想她陪伴左右。可是……

終還是搖了搖頭。

“你現在是王妃,整個王府我還要交托給你。而且長至馬上要放暑假了,他升初中,你要回去幫著處理一些事情,府里和外頭的好些事也離不開你。”

林照夏不滿意地瞪他,“可我想跟你在一起,咱把長至也帶上。”

“不行。”趙廣淵拒絕,“長至還有課業。”

林照夏頓時就不想理他了。

趙廣淵又低聲去哄,“我除了擔心你的安危,也怕離了府里,時空門再出現問題。”不是怕林照夏回不去,是怕林照夏回去了,再也不能回來。

他害怕。

比他擔心此行會出現意外還害怕。

抱著林照夏,在她耳邊低語:“你知道的,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但不能沒有你。”

林照夏長嘆一聲,緊緊回抱住他。“我也是,不能沒有你。”

“放心,我會小心。有你和兒子在府里等我,我會早日回來。”

隔日,趙廣淵在朝會上被至正帝痛罵,還不聽蔣項等官員勸說,執意要把他送去皇陵思過。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時,趙廣淵已經拂袖而去。

等散朝后,又聽說越王已經出京赴皇陵了。

聽到蔣項大罵皇上,說他不念骨肉親情,心眼跟針尖一樣。太子和秦王只覺得有點莫名。

但細思,又沒發現問題。

“越王沖撞了皇上?”是如何沖撞的?“打聽清楚了嗎?劉起那邊怎么說?”太子問心腹。

不止太子向皇上身邊的近侍打聽出了何事,就連秦王和晉王等人也都紛紛打聽。

劉起和皇上身邊的近侍,連守皇上寢宮的宮女侍衛那里都被塞了不少銀票。

可得來的消息,也不知真假,只說是越王進了兩次御書房,每次出來臉都是黑的。

楚王聽到趙廣淵已經出京往皇陵去了,那叫一個開心,“皇兄在擔心什么,他有心思不假,難道父皇還能配合他演戲?”

自老七回來后,父皇對他的態度讓人琢磨不透,說對他不好嘛,也常有賞賜,說對他好吧,又把他扔去司農司種地,平時也不見召他進宮。

秦王若有所思。

他已經確定老七手里有人,他回京是帶有目的的,且目的極為明確。老七這會去皇陵可能這里有什么事,可父皇會配合他演戲?

還是說父皇交待給老七什么事情?

楚王不以為意。“父皇能交待老七什么事。別看他父子二人相處著還行,可老七對父皇心里有怨,有恨,父皇呢,對老七也防著呢。”

會交待什么重要的事給老七。

父皇那么多兒子。

“再說了,不是說他去皇陵了嗎,打發人去皇陵瞧一瞧,那又不是多難的事。”

等兄弟二人和太子派了人去皇陵打探時,就發現趙廣淵又穿著一身樸素的短打,下地種菜去了。

眾人也就把此事撇了開去。

而趙廣淵的替身正在皇陵種菜的同時,趙廣淵己帶著人奔赴各地查看堤壩的情況了。

而戶部的官員還未出京。

這日,趙廣淵一行人,到了洛城。

此時已是六月初十,地里的水稻正在灌漿。中午艷陽正烈,幾個農人正坐在一顆大樹的樹蔭下躲陰涼。

一老漢抬了抬頭,瞇縫著眼睛往天上看了看,低下頭咧著嘴笑笑,“這太陽好,要是落幾場雨,地里的莊稼可吃不住。怕是要減產。”

一人附和,“可不是。今年年景好,地里也不缺水,今年家里能多落下幾斤糧。”

一家老小能多吃幾頓,能填飽肚子,比什么都強。

幾人正聊著地里的莊稼,全然未發覺一行人正在接近。

趙廣淵一行人,行至此處,因這些日子都是在馬上吃的干糧,便決定到林子里看看有沒有活物,打上幾只也能祭一祭牙口。

結果才從林子里出來,就聽到幾個農人正在躲陰涼聊天。

“老丈。”趙廣淵走了過去。

幾位農人見著他們一行人,雖一臉風,塵,但氣勢穿著顯見富貴,又個個牽著高頭大馬,不由地蹲身撿起鋤頭鏟子等各種農具抱在懷里,“你們是什么人?”

“老丈別害怕。”趙廣淵安撫領頭的一個老漢。

“我等是府城來的,路過此地,本想進林子打些獵物,充充饑,結果也不知是天太熱還是咱們此地獵物太少,竟是一只野雞都沒打著。”

見他和善,幾個莊稼人懷里抱著的農具都松了松,但仍是不放手。

領頭老漢笑道:“咱這林子哪有什么野物,要有,也被村子里那些小子尋摸去了。”

本來聽著幾個農人正說著挖溝渠建大壩的事,有心想問幾句,又見他們謹慎,趙廣淵便摸了摸肚子,“我等行到此處,干糧已用盡,正不知何處去買。不知村里能不能賣我們一些吃食?”

幾個莊稼人齊齊看向領頭的老漢。

趙廣淵也看出這位老漢隱有領頭人的樣子,“莫非老丈是里正,還是村長?”

“他是我們村的村長。”

“幸會幸會。”

那個叫劉大川的村長,擺了擺手,“都是村里人看得起。”

又打量了趙廣淵一行人一眼,眼前十來個人,瞧著都不文弱,怕都是練家子,萬一是壞人,倒給村子惹了麻煩。

趙廣淵給身邊的張志使了個眼色,張志便從懷里掏出荷包,走向那幾人,一人手里塞了一角銀子,瞧著都有好幾錢的樣子,村長手里的略重了些。

幾個莊稼人極少有機會見到銀子,摸著手里的銀角子都有些激動,齊齊看向村長。

劉大川捏了捏手里的銀子,面色略略掙扎。

“劉村長,我等都不是壞人,就是餓狠了,人累馬疲,想找個地方買些吃食,再歇上一歇再趕路。”

趙廣淵又說,“我等的馬匹可以由著村長找人帶去看管,喂它們一些水和草料,到時與飯錢一并計算。”

把馬扣給村里?

這么一說,又見他們一行人確無惡意,劉大川便點了點頭,把鋤頭扛到肩頭,“那你們跟我來吧。”

另外幾個莊稼漢一聽,也忙跟了上去。

村里不常來外人,一來就來了這么多,還大方得人人都給了賞,地里刨一月也得不到這么些啊。而且要是一會幫著做飯喂馬,沒準還有賞錢。

個個去了警惕,只想從這群貴人身上再賺幾個錢。

趙廣淵一行人跟著進了村道,一路靜悄悄的,沒人走動。可能是大暑天,都在躲清涼。等進了村口,才看到一顆大樹下坐著一群乘涼的老人小孩。

見著這么一行人,驚得齊齊站了起來。

一些老人還把年幼的孩子摟在懷里。

“村長?”

“無事。”劉大川揮了揮手,“過路的,到我們村歇歇腳。”

眾人皆松了一口氣,又齊齊打量趙廣淵一行人。

劉大川又說道:“誰家里有肉的,送些來我家,這些貴人會出銀子買,若菜地里有可以吃的菜,也拔些來。”

眾人一聽,眼睛大亮,顧不上打量人了,“我家有肉!”“我家也有,地里也有菜!”

“雞蛋要不要?”

“要!”張志咧著嘴,“我們這一行人吃得多,一路餓瘦了,大嬸大娘們要是家里有,都送到村長家,我們會出錢買。”

話一落,就見幾個老太健步如飛,急急往家里跑。跑不動的就推著身邊的孫子孫女,讓他們跑家去拿菜拿肉拿雞蛋。

“別走。”劉大川又喊了聲,“誰家里有多余的人,來幾個人幫著喂一喂貴人這些馬。”

跟著劉大川的幾個莊稼漢便人人上前去牽了一匹。銀子想賺,但多的不敢牽。怕馬脾氣不好,搞不定。

結果還有幾匹馬沒人認領。

年紀小的孩子目光艷羨地盯著這十幾匹高頭大馬看,不敢靠近。村里牛都少見,何況這么些毛皮蹭亮的馬。只有年紀稍大些的,應聲:“我來喂我來喂!”

怕這些馬不服管,趙廣淵留下兩個人照看馬匹,余的都跟去了村長家。

劉大川家里的女人已經聽說他帶人回來了,正站在門口看。

“快給貴人做飯去。”

“還請嬸子幫著收拾些飯菜出來,能飽腹就好。”趙廣淵剛說完,張志便極有眼色地走過去,往村長妻子手里塞了一個荷包。

摸一摸,掂一掂,起碼得有四五兩。

村長妻子臉上揚了大大的笑,“這就給貴人做去。”拉了幾個兒媳往廚房跑,又讓人去倒茶水。

很快,村里送肉送菜送雞蛋的也來了。

村長妻子帶著幾個女人,在廚房里一通忙碌,很快就整治了一桌子菜出來。

“鄉下手藝,貴人莫嫌棄。”劉大川招呼著。

張志摸著肚子,“好香!”朝村長妻子豎了豎大拇指,“聞著就香,一會我得吃三大碗。”

旁邊一人踢了他一腳,“好像主子虧待了你一樣。”瞧這出息。

他們都是從昌平山里被調出來的,跟著主子一路南下。府里的人主子不好用,怕被人認出來,便從山里把他們調了出來。除了他們這十二個人跟在明面上,暗地里還有一支隊伍跟著主子。

一路雖辛苦,但主子并沒有苛待他們。來之前就給了他們每人一百兩銀子了。

村長妻子聽著笑得開心,“鄉下手藝,上不了臺面。”這些貴人瞧著是見過大世面的,只盼不嫌棄就好。

結果眾人聞著飯香,埋頭一頓猛刨,熱食進肚,吃得那叫一個滿足。村子妻子瞧著這才放了心。

趙廣淵又讓張志給了她二兩銀子,做為辛苦錢。

“這怎么好意思。”笑瞇瞇收了。

給的人大氣,收得人開心,于是趙廣淵等人與她們閑聊時,那是半點沒瞞著,讓趙廣淵也得到了不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