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加速吧!陛下399加速吧!陛下←→:qishuta
取得了江北會戰的勝利之后,在世人眼中,吳國才擁有了和清廷分庭抗禮的實力。
各路投機分子,
也開始正視吳國、打量吳國,權衡利弊。
“陛下要開科取士了。”
這個重磅消息伴隨著江北的捷報在吳國境內不脛而走。
同時,
李郁也沒忘了傳檄周邊,例如江北、江西、皖北。
時機已經成熟,自當展示王者氣度。
逼迫讀書人盡快選邊,野心家盡快投資,敵對派稍微收斂。
李郁再次前來巡視進度。
在江西永修“樣式雷”家族后人,雷家望的操持下,工程進展頗為神速。
在這個沒有機械的時代,殊為不易。
玻璃工廠經過了20幾次試產,基本確定了工藝流程、原料配比。
制出來的成品玻璃雖然透光度不是特別的理想,可終究是真正的大塊玻璃,不是窗戶紙。
工業大臣杜仁望著一堵圍墻,有些疑惑:
“你這個磚?”
雷家望心中竊喜,終于找到表現的機會了。
連忙解釋:
“這叫鐵砂磚。制磚的時候里面含有部分鐵砂,相比正常的磚頭更沉重更堅硬,外觀略微灰暗。3磅炮只能損傷表面,6磅炮多次命中才會出現破洞,但不會整體坍塌。”
“你試驗過了?”
“回杜大人,下官邀請請兵器署的同僚配合試驗過。”
李郁點點頭,指著堆放整齊的磚頭堆問道:
“這種紅磚?”
“回陛下,此乃陶土磚,成本是普通黏土紅磚的5倍。表面均勻光滑,頗具美觀。”
材料和工藝方面,李郁很滿意。
于是詢問起了宮殿布局。
“陛下請看,前朝后寢,左祖右社。”
“中間這座門口一字排列18根柱子的建筑,就是咱吳國的朝議殿。坐北朝南,可以容納500人。兩扇3丈高的包銅殿門。朝議殿3面墻壁的上半部,均勻分布若干面大玻璃窗,采光足夠。”
“兩邊是各部衙署的辦公區域,一共12座兩層新式紅磚小樓。”
“朝議殿后面100丈,是陛下的寢宮。下官根據陛下的指點,摒棄了黃紅配色,采用的是紅白灰三主色,簡潔雄壯,居住舒適。預計包括99間屋子。”
“左邊這座建筑,坐西向東,是太廟和英烈祠。根據陛下指示,征戰捐輸的英雄們將與皇家同在一殿,同享供奉。”
“右邊是祭天殿和科學殿,兩座宮殿共用一堵墻壁,不分高差。”
“中間為水泥鋪設的超大廣場,兩側各設有有頂走廊一道,方便雨天上下朝,步行可直入朝議殿。”
李郁看的津津有味,彎腰仔細瞅模型。
雷家望心中竊喜,不枉他熬夜奮斗了這么多天。
這一套按照比例縮小,和實物幾乎沒有差別的紫檀木模型,花費了自己太多的心血。
“是,一條寬15丈的水泥路,貫穿整個建筑群。”
“供水和下水道呢?”
“陛下請隨下官移步。”
李郁定神觀看,一處水泥鋪設的U形排水渠,上覆格柵蓋板。
“按照陛下指示,整個宮殿群都會考慮快速排水。由于高差的緣故,匯入雨水會集中排入西邊的2條河流,最終匯入西邊的金雞湖。污水則是排入北邊的河道,最終流向另外區域。互不交匯。”
雷家望又指著一根黃銅材質的水管,
“按照陛下的圖紙,屆時在宮殿的2處角落各設水泥水塔1座。清水可直接由水塔壓入黃銅水管,從而進入主要宮殿。”
能夠享受這種自來水待遇的不過寥寥數殿。
預設2座水塔,是作為備份,同時也防備宵小之輩。
總之,
水塔的防衛工作會很重要,需要御林軍24小時值守。
“陛下所描述之陶瓷馬桶,下官已經令蘇州御窯和景德鎮同時燒制,選優入宮。”
“陛下的寢宮內擬建觀景樓1座,為皇宮最高建筑,登之可俯瞰全貌。另設大倉1座,墻壁用水泥鋼筋澆筑,厚1丈半。若遇緊急可作為堅固堡壘,尋常炮火不能傷其根本。”
“皇宮四周圍墻下挖4尺以水泥修筑地基,防御宵小。”
“圍墻向外4丈,挖掘景觀河道一圈,上設石橋8座。南邊連通中軸路的漢白玉主橋會盡量取平、橋面放寬。”
“景觀河道以石條駁岸穩固水土。”
“這一圈河道再向外有26座磚石水泥哨塔。可供士兵駐扎,日夜戍衛。”
“下官建議在東南北3個方向,20里之外各設軍營1座,駐御林軍1個營。100里外再設烽火臺若干。如此,皇家安全無虞。”
李郁露出了贊賞的微笑:
“雷家望,你做的很不錯。即日起,升任建筑署副署長。”
“謝陛下。”
雷家望不顧地面污水,撲通一下跪地叩首。
從此,
他正式成為了吳國的官員,位列中層。
李郁騎馬緩慢巡視了周圍,基本滿意。
新皇宮除了沒有背靠大山,其他的都有模有樣。
而蘇州地處江南沖擊平原,坦蕩無險,并無靠山。
目前從軍事角度考量:
向南吳軍已經推進到了閩浙邊境,向西控制了九江鄱陽湖,再加上皖南山區,這就形成了1個半包圍的有險可守的防御圈。
向北,江北會戰剛降下帷幕。
揚州(附屬儀征)、安慶2城入手,背靠長江拱衛都城。
時至今日,
吳國才算是擁有了完整的屏障,可一邊搞建設,一邊騰出手從容的下江西,搗廣東或兩湖。繼而進逼西南,控制半壁江山。
“是。苗有林要屠俘虜,鄭河安不肯,倆人幾乎兵戎相見。”
“皖北人頗重鄉情啊。”
“寡人想,這苗、鄭2人無法再在一起共事了。”
“陛下說的是。”
鄭河安已經被林淮生打發回了蘇州,禁足在家。
李郁暫時也沒想好怎么處置這件棘手的事,干脆先冷落他一段時間。
“機要處。”
“臣在。”一名機要處侍衛,立馬掏出了紙筆。
“記錄,通知林淮生,第2軍團完成江北富戶集體南遷工作后,全員攜帶輕武器登船至蘇州長洲縣接受嘉獎。近衛軍團第2批南渡。第1軍團暫時留守揚州。揚州城防必須下大功夫,讓建筑署派員到江北協助。水泥、火炮優先供應揚州。”
道前街原巡撫衙門正在舉行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型朝議,
李郁全副戎裝,腰懸佩劍,筆挺肅立。
接受了70多名臣子的跪拜。
“陛下萬歲,吳國萬歲。”
現場氣氛十分熱烈,人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期待。從龍之功、加官進爵、蔭及子孫等等美好的詞語縈繞在腦海中。
“賜座!”
李郁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的侍衛搬出了6把椅子。
6位大臣惶恐,紛紛拱手推辭。
其余臣子在后排站立,心中驚濤駭浪,頗為震撼。
慢慢的,站著也成為奢望了。
只能跪著!
按照歷史的進程,如果大清朝能夠萬萬年的話,只怕跪著都是一種恩遇。
估計那會,臣子們進紫禁城之前先得當眾自己給自己倆耳光一板磚。
有罪贖罪,沒罪自警。
然后一路爬進太和殿,以示絕對臣服。
皇帝若是欣賞某個臣子,還會在朝堂上親自動手扇幾個脆的,以視殊榮。
說明此人經常在御前出沒,且深受皇帝喜愛。
世上的事,一直在變化。
恥辱未必一直是恥辱。
當環境進化到了那一步,也許做公公不僅不是恥辱,反而是一種無上的光榮。
“從今日開始,每5天1次朝議。凡在府城的署長以上官員皆有資格參與。”李郁簡單干脆,“朝議辰時開始,在半個時辰內結束。平日凡有急務可隨時求見,寡人有空即會召見。”
“陛下圣明。”
“諸位愛卿,寡人遇上了一件頭疼的事官缺太多,人才太少。若不是今年少雨,只怕一大堆烏紗帽捏在手里已經發霉了。”
眾人都笑了。
范京第一個發言:
“陛下,臣認為當前緊缺的是文官,尤其是州縣文官。武官并不缺。”
胡雪余則是直接說出了解決方案:
“開科取士,簡拔人才。”
李郁點頭:
“寡人料想這一次主動來考試的人定然不在少數。考務工作一定要做好。”
胡雪余是舉人出身,對于考什么內容很敏感,
忍不住詢問道:
“陛下,這考卷?”
“寡人自擬。”
眾人不再多問,陛下擬的考卷自然水平高超,無可挑剔。
大家都忘記了陛下是個落榜生的事實,為尊者諱。
“陛下英明。我吳國開科取士當摒棄儒學,尤其是北孔的那一套。陛下的新學才是最深遠最有益的學問。”
李郁微笑,示意他繼續講。
范眾默受到鼓勵,大聲說道:
“臣建議在吳國境內禁儒學,揚新學。宣布曲阜孔氏為漢奸,日后北伐中原,必須清算他們為清廷走狗的罪責。”
他的這番話過于激進。
以至于許多人微微變色,同時偷眼觀望陛下的反應。
胡雪余有些不悅,他雖然反對清廷也不滿科舉,可對于儒家還是有些感情的。礙于場合,他不宜反駁。
李郁想起了前些天范氏獻上的“新學考”,由已故范族長草擬,子孫總結謄寫。
雖然內容還不夠飽滿,可現有部分基本符合了自己的心思。
輕稅、愛民。
重視實用科技、實用學問,打壓空談儒生,開新科取新士。
想到這里,
他心里一咯噔,范眾默的這番話,大概率是在替已故的范老兒說話。
于是緩緩起身:
“空談誤國,我吳國需要的是能干事的人。另外,對于有某一方面專長的人,也可特批入朝。”
“昭告天下,凡是在數學、天文、醫學、農學、冶金、建筑、水利等領域一技之長者,皆可毛遂自薦。”
軍工署、建筑署、造船署等官員心中暗喜,“技術派”的春天到了。
朝會之后,
收到了江北林淮生送來的一封“會戰有功將士名單”。
立功將士612人,需賞銀31萬兩。
其中有400人需提拔1至2級,還有90人因傷情嚴重需要退役安置。
王后胡靈兒的寢宮。
“臣妾參見陛下”
“免禮,猜一下寡人來找你的目的?”
李郁隨手接過,拋給一旁伺候的胡箏。
“你來念。”
“是。”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