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其實粽子的花樣并不像是后世那么繁多,蘇青鸞也并不想要做出太過創新的口味來吸睛。
畢竟粽子這玩意還是在很多人看來是應景的東西,更何況糯米本身也比較昂貴,在大多數人溫飽還有問題的時候,需要蘸白糖更好吃的粽子算得上是奢侈食物了。
不過蘇青鸞還是準備了甜口和咸口兩個方向的粽子餡料。
甜口比較簡單,加入紅棗或者加入用砂糖腌漬過蜜豆都可以,至于咸口就比較麻煩了。
即便是在后世,粽子也是端午節之前遠親近鄰之間走動的“重要道具”,互相送禮的時候必不可少。那么在這個粽子絕大多數還是“純糯米”的時代,粽子別說是送禮,反而算得上是“精致高檔”的禮物。
蘇青鸞想著反正一個也是包,一鍋也是包,買了十斤的糯米,再加上后面打算放進去的那些餡料,雜七雜八算下來,差不多能做兩大鍋的粽子——這還是因為蘇家煮東西的鍋子足夠大的原因,否則一般的小鍋子怕要折騰個四五鍋。
去年最開始的時候,蘇青鸞也十分期待著過端午節,因為她總體而言還是喜歡吃那種香滑軟糯的食物的。
然而穿越以來隨著“蘇記”的生意愈發紅火,蘇青鸞已經有很久沒有嘗試過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窘迫感,更何況她自己能夠采買食材,并且琢磨相應的烹飪方式,所以對于這個時代的“大眾飲食水平”常常有著錯誤的估計。
比如“粽子”,雖然在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廣泛的受眾,而且也的確是糯米、馬蓮和粽葉包成的,不過里面的原料卻同蘇青鸞所想象的差距很大。
首先是糯米,蘇青鸞去年吃到的粽子——還是為了防止吃到品質太差的粽子去到鴻福樓排隊買的——口感比她自己所想的要扎實很多,而且有些偏硬。
后來蘇青鸞仔細詢問了這里粽子的制作方式才知道,問題出在“火候”上面。
這時代沒有高壓鍋,而且對于絕大多數人家來說,柴火和炭火都是不小的開銷,需要一點一滴都算計著用。鴻福樓當然是不差錢,不過對于一個經營生意的地方,最優先其實并非產出產品的味道而是利潤空間。
像是粽子這種節令性非常強的食物,實在是應景的價值遠遠大于品嘗的價值,很多人甚至吃不慣糯米碾壓又難咀嚼的口感,只象征性的買了兩個在家供著而已。
至于所謂的“花樣”,也不過是少數底子比較厚的人家,在粽子上淋上蜂蜜或者沾上白砂糖,這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已經是無上的美味了。
不過大多數沒有那么多閑錢買糖買蜂蜜的尋常家庭,這粽子也不過是不沾任何調料當做主食來吃的。
雖然糯米抗餓,不過價錢也貴,遠遠沒有糙米豆粉等等便宜,所以屬于“富貴人家嫌棄口感一般,不太愿意吃,窮人嫌棄貴,也不太愿意吃”的尷尬局面。
所以蘇青鸞打算這一次改良一下粽子的口感——當然,是要犧牲大量的炭火柴火。不過好在她家負擔得起,而且粽子這種東西,到底是時令節日的食物,不會經常做的。
也正是如此,蘇廣福和楊氏才會對她最近兩天一盆一盆換水的架勢視而不見。不然總是不會對現在把控“財政大權”的蘇青鸞多說什么,還是會忍不住嘮叨兩句“柴火不便宜”之類的。
蘇青鸞先把泡好的大棗、枸杞和腌漬好的蜜豆分別放在三個小盆里面,枸杞和大棗是一種餡兒,而蜜豆是另外一種餡兒。
因為蜜豆其實使用已經熟透的黑豆、紅小豆、綠豆、芡實幾樣糧食加入濃濃的用白砂糖熬制的糖漿腌漬而成的“蜜餞”,所以甜度十分高——這是給兩個小朋友還有其他有可能喜歡甜味食物的鄉親朋友準備的。
至于大棗和枸杞,雖然本身也有甘甜的味道,不過其實那甜度并不是很高,尤其煮熟了之后,甜度就會進一步降低。
這樣一來,對于不那么喜歡吃甜食,卻又想要偏甜口的人來說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若是想要吃特別甜的,也可以另外沾上砂糖或者淋上蜂蜜。
蘇清理把兩片粽葉順過來并在一處,相互之間略有一部分重疊,這樣兩層粽葉交互之下,一個是可以形成更寬的粽葉,讓粽子的體積更大一些,另外一個兩張粽葉相互交疊,也可以防止這種紋路是縱向的葉子有一張突然破了個口子,那么另一張也可以作為兜底,不讓里面的餡料流出來。
這包粽子的手法蘇青鸞有些生疏了,不過該注意的技巧她并沒有忘記,比如在把粽葉窩成一個“漏斗狀”的時候,要點之一就是要在最“尖角”的地方留一小段,讓粽葉自然而然隨著角度的彎折凹陷進去一小塊兒,這樣從外面看仍舊是個很漂亮的尖角,但內部卻有了一個小小的向上的折角。
這樣包粽子最大的好處就是維持了“三角粽”美觀的同時,防止餡料從尖端直接漏出來。
另外把粽葉折過來封口的時候也要做到相同的“壓角”——粽葉里面的糯米不能盛放得太多飽滿,要讓左右各有一個向內的折角,這樣側面兩個尖角也同樣不會有餡料漏出來。
雖然看上去也不過是一窩一折的動作,但是一般的新手卻十分容易翻車,不是把葉子包漏了,就是折角沒有折好,乍一看整整齊齊,等到粽子煮熟后,餡料就從三個角的縫隙處流出來一堆,變成了“粽葉糯米粥”。
蘇青鸞雖然動作生疏,不過該注意的地方還是會注意,只不過因為熟練度不夠,速度慢了很多。
所以等到她才包了十幾個粽子,外面便聽到楊氏蘇廣福領著蘇雪雁進來的。
離著挺遠的距離,就能聽到妹妹那小麻雀一樣吱吱喳喳的說話聲,向爹娘學著這一天她在許老爺子那里又看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客人,自己又學會了幾個字,還有怎樣用算盤理賬什么的……
然后,小丫頭就看到坐在灶房門口附近的蘇青鸞,驚訝道:“阿姐,你先回來了?你在做什么呀?”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言情小說,轉載收集穿成農門假千金后我靠美食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