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隨身農場

第一章轉業報告

“莫斌同志,你的轉業報告領導已經批復了,同意你轉業回到地方,希望你繼續發揚革命精神,為地方建設多做貢獻,領導交代了,一定讓地方上的同志幫你妥善安排工作,畢竟你身體還沒有完全的恢復。”一個中年人嚴肅的說到。

“謝謝首長關心,我一定不忘軍人本色,為革命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莫斌立正敬禮,話說兩輩子都是當兵的,這一世更光榮,是最后一批幫北朝撤回來的勇士,還是一個25歲的大尉。

“這是你的證書,獎章,津貼,還有介紹信,我們交接一下,檔案已經發回京北相關部門了,你到時候去轄區的街道辦,辦理一下手續就可以了。”李主任拿著一個牛皮紙袋子,裝的滿滿當當的。

這幾年的時間,莫斌都是大尉副營,行政19級的工資,每個月89元,絕對的高收入了,關鍵也沒有地方花錢啊!

這幾年的工資,一下子給補了4771元的巨款,加上原本身上的37元錢,身價直奔五千元了,這是什么概念,58年的半個萬元戶!

李主任又從兜里掏出了一個折疊好的信封,“這是我們幾個幫你湊的一些票,現在地方上買啥都要票了,只有這么多,湊合著用吧。”

莫斌當然知道,前兩年就已經開啟了票據時代,未來會越演越烈,啥玩意都有票,簡直匪夷所思,據說還有火柴票?

他也毫不客氣的接了過來,一把裝進了兜了,“謝謝各位領導關心,有機會來京北請你們喝酒,等我到單位報道了給你們寫信。”

“唉,你小子辜負了領導的期望,本來打算下個月提拔你的,結果你非要轉業回家,趕緊滾蛋吧!”李主任頭疼的說到。

“是!”莫斌立正敬禮,轉身出了李主任辦公室。

其實他何嘗不想繼續軍旅生涯,可惜他是一個穿越者,一個來自六十多年后的靈魂,還不適應這個年代,一不留神漏了馬腳,那就麻煩大了,所以他醒目的打了報告,轉業回家照顧家人。

這具身體生于1933年,剛剛過了25周歲生日,在家里排行老二,大哥莫永成,27歲,在軋鋼廠保衛科,已經有了三個孩子。

三妹莫紅麗23歲,在紅星軋鋼廠職工醫院工作,是一個護士,丈夫是機械廠的機修工。

老四莫永泰21歲,軋鋼廠二車間臨時工,跟著岳父老子學習鉗工,他岳父是個五級鉗工,也是老爸莫振東的師弟,當年一個師傅帶出來的鉗工徒弟。

老五莫永強18,剛剛初中畢業在家里,經常在附近做些零工,現在進廠招工的名額很稀缺,他老爸的面子也不好使了。

老六莫紅玲13歲,剛上初中一年級,作為最小的孩子,相對比較受寵一些。

莫家的老家,實在燕京城北的大山里面,他們家是滿族人,世世代代的獵戶出身,當年年輕的莫振東偷偷跑到城里賣獵物,機緣巧合之下,幫了同齡的樓半城一個小忙,他也安排莫振東進城拜師成了工人。

這么多年過去了,兩家漸漸的也沒有了來往,畢竟一個是工人,一個是老板,怎么能維持下去呢!

莫家就住在南銅鑼巷95號大院,也就是電視劇情滿四合院的那個大院,他家住在前院的東廂房,和一間相連的倒座房。

倒座房是大哥結婚,找關系分的房子,老爸花錢找人糊了墻,開了一個后窗,他們一家人住的也是緊緊巴巴的。

東廂房是兩大間,都被分開間隔了起來,幸虧莫斌當兵多年,大妹也已經出嫁了,老三剛結婚還沒有孩子,要不然真的住不開。

一般三進四合院,大門總是在東南方向開門,所以莫家基本上是自成一個小院子,月亮門稍微一擋上,整個四個院大門東側,都成了他們一家的。

正對門的鄰居,正是紅星小學的老師閻埠貴,也是院子里面的三大爺,每天算計著過日子的大神,沒想到把自己的孩子算漏了,沒一個給他們養老的。

根據融合前身的記憶,四合院諸位大神還沒有修煉成功,雖然各有各的算計,不失小市民心態,但是絕對沒有同人小說寫的那么夸張,那些已經脫離了實際。

最多的就是寫賈老太無腦霸占男主房屋,開什么國際玩笑,麻煩看看這段歷史,這幾年誰敢侵占公家財產?

而且精簡城市人口,搞了好幾次,每一個大單位的領導都愁死了,還會留下這樣的禍害?不發配他們家都算仁慈了!

看清楚那是什么地方,京北中心區,后海東邊,有居委,街辦,廠辦,工會,保衛科,派區所,還有大院的大爺大媽聯防聯治,還不收拾她?

還有網友稱她“亡靈法師”,這個更加的不可能,特別是后期大風暴時絕無可能,一旦被人抓住痛腳,結局難料。

而且很多心理有問題的作者,好像有血海深仇一樣,一穿越就大殺四方,拳打傻柱,腳踢易中海,弄死聾老太太,嘴里喊著超級白蓮花,綠茶,吸血鬼,還要白嫖人家。

哪怕是帶著空間倉庫的男主,堆滿了糧食,也絕對不給秦淮茹幾斤玉米面,理由是怕她吸血?純粹的白嫖不說,還要現在道德的制高點指點江山,你在網上約個,也要開房成本吧?拜托作者你還是做個人吧!

那些作者也不回頭看看,自己到底寫了個啥,光知道拼命丑化四合院的人,那些人設還是靠著自己想像的,也不看自己寫的男主干了啥,比人渣都不如!

新生的京北,特別是對于中心區域老百姓,那絕對是摸得透透的,掌握的好好的,某些工作做得特別的細致,怎么可能會杜撰聾老太太的身份?也太小看相關部門了!

根據莫斌的記憶,里面的人物各有特色,但是不至于多壞多極端,都是窮苦鬧得,少不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里面也充滿了小人物的算計和狡詐。

比如說閻埠貴,他的工資絕對不是27.5元,要知道那時間文化人屬于收入最高的一群,補貼又高,要不然怎么會有大風暴形成呢?

根據他的工作和年齡,工資起碼五十塊以上了,而且平時喜歡占小便宜,會算計,省吃儉用,釣魚補貼家用,要不然也不會買四合院第一輛自行車,后面還有收音機,電視機啥的,他是故意哭窮。

還有秦淮如的戶口問題,按照她的年紀和結婚時間,基本不可能還是農村戶口,原著這一點寫的有漏洞。

九條辦法,趕英超美,大煉鋼鐵,大食堂,支邊,墾荒,農墾就是那個年代特殊的產物,難么秦淮如,賈張氏怎么留下來的?

哐嘡哐嘡的綠皮火車,冒著濃濃的黑煙,向著南方奔去,莫斌托李主任的福,以恢復身體為由,坐上了一個臥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