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家有皇位要繼承(53)
「不見。」史紹木對鴻臚寺卿郝伯風看不上眼,對方吃相太難看,打著兩方友好往來的旗號,簡直是明著給益朝送利。
為了從中謀私利,對髡人都奴顏卑膝,太上不了臺面。
他正心煩著,懶的招呼客人。
他是沒了官職,但他史家的權勢又不僅僅在官職上,郝伯風一個前朝破落戶出身,他不想見就不見。
管家瞄了眼史紹木的臉色,說道,「郝大人說,他有些話老爺要是聽了一準高興。」
史紹木想到了什么,改了主意,「讓他進來吧。」
管家應喏出去了,不一會,引來了郝伯風。
郝伯風沒穿官服,一身北地風格的打扮,不知道還以為他是在大夏做生意的益朝人。
「史大人。」郝伯風只當史紹木仍是兵部尚書,先對史紹木行了禮。
「郝大人,坐。」這舉動讓史紹木心里舒服,他回了禮,嘴里卻說著,「我可不是什么史大人了,現在就一白身。」
「誰不知道這只是讓史大人休息幾天。」郝伯風坐在史紹木旁邊,胖臉笑成了彌勒佛,「等這陣子民意過去了,史大人定是會升遷。」
「什么要照顧到民意,狗屁民意。」史紹木從不認為民意有用。
誅寇帝早年前多得眾民愛戴,可沒等她死,百姓已被他的父輩們引的怨恨起了誅寇帝,不然他們哪能在誅寇帝一駕崩便能掌控得了朝堂。
「史大人這話我贊同,民意太容易操控。當年史老大人在朝堂,讓那天天講民意的誅寇帝自食了民意洶涌的苦果。」
郝伯風撓到了史紹木的癢處,他自得道,「當年我父親那輩人,當真是了不得,能在誅寇帝眼皮上行事,還讓誅寇帝抓不著把柄。」
每想到是他父親獻出了讓誅寇帝的詔令擴大化、由利民變成害民的對策,史紹木心里都很自得。
郝伯風拍手道,「史老大人智比孔明。我聽說過的有一回是誅寇帝發詔令,說要抓益朝人女干細,其實是想找借口之后出兵益朝。
史老大人則變詔令為在全大夏抓女干細,并施行懸賞舉報制,那些個百姓為了懸賞錢,胡亂舉報,抓了不少無辜的人,弄得大夏到處怨聲載道,誅寇帝在百姓中的威望大跌。
出兵益朝的計劃自然擱淺。史老大人這都是為了大夏百姓好,誅寇帝輕言動兵,打起仗來,死傷的還不是百姓?」
「是如此。父親他們為了百姓,寧負女帝。」史紹木其實清楚當年的真相。
當年大夏兵力強盛,又有黑甲軍做后盾,收回益朝是板上釘釘的事。
下詔令抓女干細旨在厘清邊境,為收復髡人占領的北方之地做準備。
父親他們哪能讓誅寇帝收復了益朝,收復了益朝之地,誅寇帝的威望不是更盛了。
他們奪權更難了。
父親他們還擴大化了其他一些詔令,讓大夏整個亂起來,農民不得安心種糧,誅寇帝只得暫時擱置了收復北地的計劃。
誅寇帝是神人怎么樣,有天兵黑甲軍、有神兵神炮在手又怎么樣,還不是被他父親蒙住了。
大夏本該屬于他們這些千年世家百年望族之后,他們的祖上跟著誅寇帝打天下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得到從龍之功,瓜分天下大利。
郝伯風跟著點頭,「全是誅寇帝的狹隘之識。不讓我們這些人家恢復家族榮光,還總是提攜賤民。」
聽郝伯風把百姓稱為賤民,史紹木瞟了郝伯風一眼,臉上陰晴不定了幾下。
郝伯風觀察到了史紹木的反應,見史紹木沒出言制止,內心一喜,繼續說道,
「誅寇帝提攜賤民,要什么讓賤民都讀書。
讀書識字對賤民沒什么好處,只會增長他們的非分之想。對賤民,只需要讓他們干活,再給口飯吃足矣。」
史紹木沒如郝伯風的意問他為什么會用益朝貴族對百姓的稱呼,而只問,「你說有些話我聽了一定高興,是哪些話。」
郝伯風見史紹木略過去了這一截,有些失望,但史紹木沒說送客,就是默許了他,「如今那槊皇女是在效仿誅寇帝啊,如不早些除掉,我等之家剛起色的家族榮光怕會再蒙塵。
最新的消息,那槊皇女已占下了安江縣,下一步要占下整個渚江府了。槊皇女最大的倚仗是銀甲軍,天幕上顯示,近三百的銀甲軍都在極南的海域里。
這是除掉槊皇女的天賜良機,只經槊皇女一死,銀甲軍群龍無首,合該為我們所用。」
「你想怎么除掉?」他們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誰不想除掉槊皇女?
史紹木已跟槊皇女結下仇了,渚江府的同知是他的女婿,大鹽商有他占的股份,人被槊皇女殺了,錢被槊皇女拿走了。
不要郝伯風說,他們這些人跟槊皇女勢必是你死我活。槊皇女的立場已經很明了,她站在百姓一邊,殺的都是他們這類人。
不然他為什么會親自跑去南方?一是跟番人合作逼迫槊皇女,二是確保越州府不會有人破壞掉跟番人的合作。
誰料到銀甲軍竟然強過黑甲軍,能遁空飛行!
郝伯風道,「正可以引髡人軍進來,讓髡人軍除掉槊皇女。只要槊皇女一死,銀甲軍群龍無首,合該為我們所用。」
史紹木嗤笑一聲,說道,「我當是什么,還是這舊主意。番人都奈何不了槊皇女,髡人那野路子能行?」
郝伯風接道,「行不行的,試一試不就知道了?髡人當年能以數萬人起家,殺了前夏朝幾千萬人,即便是野路子也不可小看。」
「我現在不是兵部尚書了,這事你找我說沒用。」史紹木端起茶,慢悠悠喝了一口。
郝伯風知道這是有門,拱手行了個禮,「全仗著史大人定奪了。」
大夏與益朝相接的邊城定遠城發出急報,說髡人大舉入侵。
髡人動用了一種威力更強的雷霆火炮,打壞了定遠城的半邊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