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想要心安
葉鴻看孫女準備的那一桌子菜便知道她是何用意,吃完飯就帶著女兒和外孫女先離開了,余下鎮南王妃母子三人和清平郡主母女。
不需要等他們問,蘇嬤嬤和迎春在葉筱錦的授意下拿了一只大南瓜和一些曬干的南瓜籽放在收拾干凈的餐桌上。
蕭墨辰眸光微動,起身就將南瓜提在了手里掂了掂,看向葉筱錦,“這是我們剛剛吃的?”
迎向幾人投過來的視線,葉筱錦為他們解惑,“對,這個叫南瓜,可以做菜亦可以當成主食,藤蔓狀類似西瓜,一顆上面少則長幾個,多則十幾個,許是我這塊地好,加上伺弄的人照看得好,我這邊幾乎每顆南瓜藤上都長了至少五個這樣的瓜,多的一顆長了十幾個。”
鎮南王妃和兒子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想到的是軍中的那三十萬張嘴,又都默契沒有打斷葉筱錦的話,聽著她繼續往下說。
從袖中拿出匕首,葉筱錦將南瓜對半切開給幾人看,“每個南瓜里面的籽都不少,但遠不夠我所需要的,所以在去京城前,我只給了一些曬干可做種子的籽連同種植方法交給了阿墨,他派人送去了邊境,應是與你們錯過了。”
她又拿起自己面前的一節玉米,“這個叫玉米,和稻谷小麥一樣的主食,可以煮著吃烤著吃,也可以曬干了磨成粉做玉米糊糊,窩頭,餅等,我目前種的也不多,大概五百來棵,我可以勻出三分之一來送往邊境做種子。”
此話一出,鎮南王妃再也按捺不住了,“筱錦的意思是把這些種子給我們,讓邊境的百姓種出來?”
“不。”葉筱錦立即搖頭,“不是給邊境的百姓,而是給父王的軍營,若是給邊境百姓就是把我目前手里所有的種子都送去,也沒辦法供給全部邊境百姓。
我手里還有棉花的種子,我需要在恰當的時機拿這三樣種子跟朝廷換取一定的報酬,為蒼生計這樣的大事該是坐于高位的人要考慮的,我一介女子只能先顧好自己人,再去考慮別人,我需要借此從皇家得到我想要的。
等我這邊種出更多的種子獻給朝廷,朝廷會下發給邊境的百姓,大概需得半年左右,在此之前,軍營只能秘密種植,母妃可否答應?”
這話坦蕩得讓王妃不知道說什么好,卻又沒辦法反感,“母妃可以答應你,只是眼下入冬,邊境位處大北方,氣溫低下怕是種不了了。”
葉筱錦借著袖子的掩飾拿出一小卷油紙來,“這個我先前也給阿墨了,母妃在京城應是見過有些人家建琉璃房冬季種花種菜,這個用支架搭起棚子能起到同樣的作用,既保證了棚內的溫度又可以吸收太陽光,我已經命人在地里上試驗,明日可以一起去看看……”
說到這里,她突然反應過來他們明日是要陪清平郡主離開的。
在座的人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
清平郡主看向女兒,朱曼凝一直默默聽著,見舅母他們表情都很鄭重,就知道表嫂此時說的事情定是比她的事情重要,小聲道,“我的事不急可以等等,你們先忙。”
王妃聞言,摸了摸她的頭,“乖,等舅母一日,后日舅母陪你去。”
朱曼凝被除母親以外的人摸頭,有些不自在,對著王妃靦腆笑了笑,眼睛又轉到葉筱錦身上,她覺得表嫂是個很神奇的人,不光擁有的東西神奇,腦子也很神奇。
葉筱錦點頭,繼續道,“那明日我帶你們去看看,明日過去之前若是能雇上或者買到一兩個擅長農事的人就更好了,可以去跟著他們學下如何種植這兩樣作物,屆時母妃送種子和油紙去邊境的時候把人一起帶上。
用我提供的這些種子先種上一批,南瓜可以吃瓜留籽,玉米最好是第一批種出來的適合做種的都留下做種子,等種子夠用余下的拿來吃。”
王妃懂了葉筱錦的意思,她提供不了更多的種子給邊境,是以想讓邊境自己給自己種出種子,可,“既是要保密,為何冒險將種子給我們?不怕軍中有人泄露出去壞了你的事?”
“母妃給的禮物太重了,不還些什么我心里難安,至于泄露,阿墨說父王治軍嚴明,皇后始終想派人混進蕭家軍都未能成功,我信他的話。
即便年后我將種子獻給了朝廷,天下百姓皆可種植,皇后依舊不會給蕭家軍糧食。”所以既然指望不上朝廷,為何不自己種呢?
且蕭墨曄告訴過他,鎮南王被逼得沒法子時,帶著將士們開墾了些荒地,由百名老兵耕種。
如果軍營能自給自足一部分,蕭墨曄的壓力也沒那么大,雖說現在他手頭有錢,可在這個百姓種地完全看老天的時代,原本地里產量就不高,又時不時來個蝗災,旱災,洪澇之類的,誰能保證有錢就一定能買到糧食呢?
葉筱錦的話說得直白,蕭家人就沒有蠢得自是明白其中道理,王妃點點頭,應著她的話道,“我的東西一分為三,這是你該得的一份,比起你這兩樣種子實在算不得什么,母妃替軍營的那些兵崽子們再次謝謝你。
你祖父來信說將來等你去京城要按三媒六聘把先前漏掉的禮節都補齊,母妃也不知到時能不能回京見證你們的幸福,和你父王一商量便把這些都帶來了。”
葉筱錦真誠道謝,王妃給她的是原本可以讓蕭家人錦衣玉食的價值不菲的禮物,而自己送出去的真正得利的是軍隊,于王妃本人來說頂多就是多了兩樣吃食。
她之所以覺得這兩樣種子重過于那些禮物,是因為她愛惜那些將士。
王妃又道,“我們這次帶出來的人,有一部分已經返回,余下的里面有幾個也是伺弄過營里那些地的,我挑五個過去學,可行?”
“好,明日我們早些出發。”葉筱錦也不問為何王府的護衛也會務農,爽快應了。
她不問王妃卻自己解釋了起來,“不是覺得你雇人買人的建議不好,實則是多一個人就多一個人的口糧,加上又是在軍營里,先前遇上春種秋收的時候那些老兵們忙不過來,你父王舍不得耽誤兵崽子們操練,就只能讓府里人去幫忙,年數久了大家就都會那么些了。”
“是我疏忽了,母妃的想法就極好。”這邊買人雇人說不定就是拖家帶口的過去,口糧是一回事,外人入軍營更是風險,是她想得簡單了。
王妃笑,“話說開別有誤會就好,你未接觸過軍營之事能想到這些已經是極好了,比母妃當年強多了,聽聞你開了幾個作坊,母妃可能跟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