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巍巍

第三百三十章 兩姓之好

第三百三十章兩姓之好(完結)第三百三十章兩姓之好(完結):、、、、、、、、、、、、、、、、、、、、、、、、、:irrxs8

陳國文辯的消息很快便傳回了央國國內,小朝會上新帝得聞這個消息甚是痛快,那最后終辯的二十人中,央國得一半席位,而前三甲更是中得了兩席,民間也是一掃此前流言紛飛的陰郁,詩會、文集更是不斷。

面對眾人的欣喜,唯承禮司主司苦著一張臉,好幾次欲上諫,卻又聽聞文史閣幾位閣老對竇二姑娘得了第二席的事稱贊有佳,遂又將要說出口的話咽了回去。

待群臣三兩離開,新帝方見承禮司主司始終挪不動步子,遂放下手中的杯盞問道:

“可還有事?”

得新帝這般問,宣承章遂拱手拜了拜,方才道:

“回圣上,您此前命微臣擬定的郡主的婚嫁之事……”

見新帝眨巴著眼看著自己,似乎并未覺得自己那道圣旨有多荒唐。宣承章深吸了一口氣,而后垂首道:

“郡主招婿自然是合乎人倫,但入贅這件事裴氏怕是不會松口。”

其實,宣承章已然私下去上陵與裴氏的人通過氣,上陵那邊對這件事頗為吃驚,就連一向和藹的五爺都大稱荒謬。時至今日,江淮那邊親自來了書信,請承禮司暫緩此事,容得他們入京勸說皇帝。

新帝掃了一眼宣承章這一副大義凌然的模樣,而后繼續執盞低抿了一口。

“怎么?這竇二姑娘如此能干,倒是不能招贅婿了?”

“問題不是郡主能不能招婿,問題是她要招的是九公子……”

宣承章說得倒有些急了,他們這個圣上行事頗為不羈,文史閣不少老臣都因他不拘一格的作風被氣出了個好歹。

宣承章又緩緩呼了一口氣,欲與新帝詳說,卻聽聞杯盞闔上的清脆聲響,心中一驚,遂不敢再多言。

新帝見自己的行為驚了這位兩朝老臣,便知他當是還記得從前軒帝的行為,將此事當作了天家有意折辱裴氏。

“你何須如此驚慌。”

聞新帝語氣并無怒意,宣承章遂才敢抬頭去看新帝,卻見他半支著腦袋,另一只手卻在把玩著一支狼毫。

“這是二姑娘在用計呢。”

聽新帝這般解釋,宣承章滿眼的疑惑。

新帝唇邊勾起了笑,他看著手中的那支狼毫,淺聲道:

“裴鈺若是當真成了贅婿,還如何抬頭做人。這世上最不愿折辱他的便是阿笙了,所以這出戲是為了引江淮那些老頑固入京的。”

“你便對外做為難的模樣,拖著此事,讓他們來尋孤,待到他們發現咱們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便自會去與阿笙談。”

宣承章聽聞他這話說完,豁然開朗,眉間的愁云散了不少。

“郡主這是……”

新帝聽聞這一問不由失笑,“她這是知道道理講不通,便算計人唄。”

裴鈺與她一同去的陳國,當是已經知曉此事,卻未派人來阻止,顯然這兩人在這件事上是“沆瀣一氣”,讓他來做這個惡人。

念及此,新帝微微挑眉,他此刻已然開始盤算,該怎么從裴鈺手中找補回來。

十數日后,北上陳國的文士再次搭乘云生的船在帝京碼頭靠岸,彼時千人相迎,盛況非常,眾人如迎接打了勝仗的將軍一般,將回歸之人一一迎下船。

“九公子與二姑娘呢?”

待眾人熱鬧過后,欲感謝此二人時,卻被告知,二人早已先眾人一步歸了京,便不湊此熱鬧了。

今次北上之行能順利,離不開這二人相助,更何況,竇二姑娘在文辯當中為央國爭得了第二席,理應得到眾人的禮拜,因而大批文士自發前往竇府門前拜謝,一時讓長巷內堵得是車馬不通,待到驚動了京畿府的人遂才作三兩離去。

長巷外,一輛寶駕于長巷口停了下來,老者隔著輕紗

:irrxs8新書推薦:、、、、、、、、、、

第三百三十章兩姓之好(完結)第三百三十章兩姓之好(完結):、、、、、、、、、、、、、、、、、、、、、、、、、:irrxs8

作的簾幕看著一眾文士從竇府門前離開,他端看著那些人臉上欣喜而驕傲的神色,一時陷入了沉默。

就在日前,他剛進宮面見了皇帝,欲請皇帝收回成命,但皇帝道,竇二姑娘此番為央國立了大功,替萬千文士出了一口惡氣,她如今在南北文士的心中頗有聲名,皇帝在此時不好駁她所請。這旨意他可以再晚些下,但還得看竇二姑娘的意思。

新帝這一出四兩撥千斤便又將此事踢回了竇府,也讓二長老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怕是這二姑娘便是在這里等著他。

燕城在聽聞皇帝有此旨意之后,便當即欲以二姑娘乃老夫人名下的孫女,與九公子名義上屬兄妹,因而不得成婚為由拒絕帝京,但待到文仆翻來家譜,才發現當年老夫人收此女之時便留了一手,那“笙”字被硬生生寫成了“生”字。

老夫人的態度原來早已表明,而她又怎么會答應讓自己的孫子做那入贅之人,這一則招婿的旨意不過是竇氏這位二姑娘欲親自與裴氏的“規矩”聊一聊。畢竟,九公子的親事還需太祀點頭。

車駕緩緩轉入長巷,隨即在竇府門前停了下來。

此刻,竇府原本緊閉的府門緩緩開啟,管事模樣的人早恭候在內,顯然這是主家已然知曉他的到來。二長老不由微微一愣,就連瞰衛都已經認可她了么。

管事垂首見禮,如待尋常貴客一般,態度恭敬,卻并未因他為裴氏長老而刻意討好,足見主家治家嚴明。

這院子里的秋意甚濃,但無論是廊下還是園中均不見半分枯敗之色,這秋意的凋零此刻也成了園中的意境。老者踏著金秋之景,緩行過長廊之下,而后便聞得一陣油色香氣幽幽地傳來。

“阿九,我跟你講,這越師傅可是我從裴院首那薅來的,最擅長的便是烹制生鮮魚食。”

得聞這一聲“阿九”,二長老微微一愣,他隨管家轉過廊角,便見遠處的香樟樹下,一口石鍋子正煮的沸騰,侍女、仆從在旁幫著一名廚子模樣的人正在烹制著美食。

這秋高氣爽的天,聞得這一口便已然令人食指大動了。

阿笙向小桃招了招手,吩咐了幾句,而后笑盈盈地道:“我后廚的李媽媽甚是擅長做香釀,你一定得試試。”

老者停下了步伐,他遠遠地看著那生動的女娘將一口吃食安排得如意似神仙,她這日子過得仔細,不似尋常女娘全聽族中長輩的吩咐,有著食不過三口的規定,對于入口之物從來沒有自己的喜好。

而她的身旁,那個曾經高坐云端令眾人可望不可及的人,如今卻坐在人世的煙火中,帶著柔和的笑意聽她一一為自己講述這一口吃食中的講究。

裴鈺自小挑嘴,因而在吃食之上做不了敷衍之事,而此刻他卻吃得甚是開懷,時而與阿笙聊一些早年的趣事。

此刻的裴鈺被他身旁的女娘染上了鮮活而生動的氣息。這二人便是對方最好的知己。

老者便這般靜靜地看著,任庭院中的落葉拂上了自己的肩頭。此刻他的腦海中不由再次浮現老夫人此前幾分哀嘆的話。

“諸位就放過我這個孫子吧……”

人生最得意,不過三兩知己,一杯淺茶,而就連這些,裴氏都給不了裴鈺。他這一生走至今日,終于松快了,便別再拘著了吧……

老者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腳下的步子也不再往前了,他回頭對一旁的管事道:

“今日還是不打擾你家姑娘了。”

管事略有些意外,卻見老者笑著又看了看遠處的二人,道:

“我該先去拜訪的是竇老夫人。”

管事得聞這話,當即明白了老者言中之意,隨即躬身拜伏,恭送其離開了竇府之內。

隆冬之日,上陵傳回消息,裴、竇二族正式過文定之禮。次年春,竇氏

:irrxs8新書推薦:、、、、、、、、、、

第三百三十章兩姓之好(完結)第三百三十章兩姓之好(完結):、、、、、、、、、、、、、、、、、、、、、、、、、:irrxs8

嫁女,上千裴氏族兵親自相迎,應二姑娘所請,婚嫁隊伍繞行神武樓下,再往上陵而去。

春風拂冬寒,神武樓外站滿了觀禮的人群,竇氏二姑娘這出嫁的隊伍有十里長街的嫁妝,也有南北文士自發的相送,還有天家與裴氏派去相護的兵士。那浩浩蕩蕩的隊伍走過神武樓時刻意放緩了腳步。

四馬同驅的車駕之上,瓔珞沿著寶蓋垂墜而下,女子隔著輕紗看著那高樓屹立在天光之下,如歲月攆不動的巨獸,見證著這十一載的匆匆。她微微閉上雙眼,企圖去聽著北春園是否還唱著吊人心肺的曲目,但入耳的卻是一遍遍道賀的聲音。

阿笙唇邊帶上了溫潤的笑意,她再掃了一眼即將走出視野的神武樓,如呢喃般淺聲道:

“父親、母親,女兒嫁了。”

十一載春秋如梭,也不知從何時起,這照人三分暖的春日已不再辜負她。

(全文終)

:irrxs8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