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有什么好處?第178章有什么好處?→:這孩子不止啟蒙早,天賦更是不一般。
畢竟一般的孩童,一年能學完一本就難得了。
掌柜一改態度,從柜臺后出來,笑著招呼李初元:“客人想要什么書?”
“我想看看《朱子家訓》、《千家詩》。”
一個月背完這兩本,再抄寫出來應該差不多了。
要是今兒全買了,下回他爹就不讓他來縣城了。
李初元給自己留了后路。
陳小滿緊跟著道:“我要一本《千字文》一本《百家姓》。”
掌柜詫異:“你也要買書?”
“先生要我先背這兩本。”
掌柜更是驚駭。
小公子啟蒙早也就罷了,小娘子竟也有先生教導?
不說莊戶人家,就是縣城的大戶也舍不得讓女兒讀書哇。
書本、筆墨紙,哪樣都不便宜。
再加上先生的束脩,花銷就大了。
小公子讀書能參加科舉。
再不濟也能找個賬房先生的活兒干。
小娘子讀書,卻是一點回報都沒有。
況且這小娘子的年歲看著更小,竟然已經學完《三字經》?
不止掌柜,就連正挑書的一位公子也頗有興趣地看過來。
“你們在何處啟蒙?”
陳小滿看過去。
年輕男子一身青色長衫,腰間用錦云腰帶束著,腰帶下懸掛一塊白玉平安扣。
眼睛狹長,一雙劍眉好似要飛入鬢角。
“我們在村里的私塾讀書。”
李初元朗聲應道。
公子語調上揚,發出“哦?”一聲,便問他:“哪個村?”
陳小滿咧了嘴:“我們是青石村人。”
青石村。
離縣城倒是不遠。
不過那村子只有九十八戶人家,竟也有私塾?
公子放下手頭的書,笑著看向陳小滿:“你也在私塾讀書?”
“對呀,我們都是劉先生的學生。”
陳小滿指指李初元,又指指自己。
這位劉先生倒是妙人。
竟連女學生也收。
不過這兩孩子倒是更奇特,小小年紀竟然獨自來書店。
公子越發來了興致,又問了些私塾的事。
得知私塾如今只剩下四個學生時,心里重重嘆了口氣。
莊戶人家交不了多少束脩,只四個學生,怕是他們那位劉先生都吃不飽飯。
也不知這位劉先生能堅持多久。
心中這般想,卻也知道這種事再平常不過。
“縣……”
掌柜一開口,就被公子的眼神制止,他趕忙換了口風:“若是王公子想聊聊,可去我們后堂坐坐。”
王公子難得遇著兩個有意思的孩子,當下笑著問道:“兩位小友,坐著聊聊?”
李初元連連搖頭:“我爹一會兒就來接我們了,我們要趕緊買完書。”
掌柜趕忙道:“你們還有什么要買的,都告訴我,我幫你們找。”
李初元不樂意:“我還想看看別的書。”
“我們都沒逛過書店呢。”
頭一次來書店,陳小滿也想多轉轉。
坐在屋子里多沒意思呀。
掌柜急了:“這位可是王公子!你們跟他聊天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哎喲,這兩孩子真是讓人著急。
縣城多少人想跟王公子搭上話都沒機會。
他們竟然還不愿意!
“有什么好處?”
陳小滿反問。
掌柜一下噎住了。
好處……好處當然很多。
可跟這么兩個孩子說不清楚啊。
王公子伸手在半空壓了壓:“掌柜不用客氣,我與兩位小友邊看書邊聊,也是趣事。”
掌柜不好再多說,只得跑去準備兩位小客人要的東西。
李初元和陳小滿還是頭回看到這么多書,兩人興奮地跑到書架跟前,仰頭看。
“這么多書,可以看好久呀!”
陳小滿感嘆:“我們家書架能像這樣擺滿書就好了。”
“你們還有書架?”
王公子好奇問道。
“很大很大的書架!”ŴŴŴ.BIQUGE.biz
陳小滿張開雙手,畫了個大大的圓。
她家一個房間都是書架屋子里打了好多排書架呢。
李初元拆穿她:“書架上又沒書。”
“我們努力賺錢,把書架裝滿就好了。”
陳小滿不以為然。
以前他們連書架都沒有呢。
王公子聽著好笑。
多少人為了生計忙于奔波,也不過糊口而已。
可在這小娘子口中,賺錢似乎很容易。
到底是孩子啊。
他哪里知道,就在來書店之前,小滿才賺了十五兩。
“你們家種地能供得起你們兩人讀書嗎?”
“可以啊,先生收的束脩很少。”
陳小滿脆生生應道。
一旁的李初元道:“家里愿意供我們讀書,村里其他人本來也讀書的,天旱后家里人就把他們喊回去幫忙種地。”
“爹說明年會大旱,收成更少。”
陳小滿憂思起來。
王公子錯愕:“你爹能看出明年的天氣?”
“我爹是干莊稼的老把式!”
陳小滿驕傲道。
爹說下半年沒雨,到現在還沒下呢。
李初元倒是沒她這么護著自家人,還道:“村里老人一塊兒看出來的。”
“那爹也看出來了。”
反正爹很厲害。
王公子心下一動:“你們村如何應對?”
“爹和村里人商量,這兩年收的糧食都不賣,要留著自家吃。”
陳小滿絲毫不瞞著。
夏收時,老李頭就跟村里老人商議過。
家家勒緊褲腰帶,能少吃一口就少吃一口,把糧食攢著,若是明年年成差了,總不至于餓死。
老李家收的就有高粱,可老李頭舍不得用來釀酒。
萬一明年收成不好,糧食不夠吃,高粱又被釀酒了,那全家得餓肚子。
“若你們莊戶人家都不賣糧,糧價豈不是要漲了?”
王公子臉色凝重起來。
李初元便道:“這該是縣太爺考慮的事。”
王公子反問:“為何?”
“縣太爺是父母官,該保一方百姓平安。”
李初元理所當然道。
陳小滿道:“縣太爺不會種地,肯定不知道收成減少。”
“縣太爺不該在縣衙坐著,他要去山野田間走訪,關心百姓的生活呀。”
王公子:“這是誰教你的?”
“圣人有云,為官當清慎勤。”
李初元朗聲道。
王公子深深看向李初元。
如此幼童,竟有如此思想,百年難得一見吶。
“小友所言甚是。”
“縣太爺不知道大旱,又沒去鄉野田間看過,明年糧價漲得大家都吃不上飯怎么辦?”
陳小滿憂心忡忡:“要不我們去縣衙找縣太爺,把這事告訴他吧?”
王公子好笑。
平常百姓恨不能繞著縣衙走,她倒是大膽,還主動往上湊。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言情小說,轉載收集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