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如意

第155章 王家

閱讀記錄關燈字號:小第155章王家

桑典心里這樣想,表面上卻不敢流露出半點怠慢,誰叫他有個心思通透的主子,稍微有一點點的情緒都能被看出來。 在王家,他啥都不如那幾個,就是憨傻和聽話,這方面最讓主子覺得貼心,要不然每次主子遠游都會帶著他呢。 “沒有。” 桑典硬邦邦地回過去,童子虛好像將主子都忘記了,除了教那些弟子,就是幫謝大娘子寫小報,最近好像又要出什么詩冊。 至于謝大娘子……嘿,不但人沒見著,就連養在她身邊的貍奴,一根毛也沒有送來,弄得他帶著的肉干都給不出去。他都在算計,要不要去楊家溜達一下,然后不小心將肉干丟了? 攤上這么個主子,真不讓人省心。 王晏的臉色沒有變化,仿佛只是隨意問起來,然后就放下了。 “出去巡查吧!” 剛準備蹲下來暖手的桑典,聽到這話,不得不苦了臉,他可是連腳后跟兒都沒暖和呢。 可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實實地應聲走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王晏一人。 耳邊少了聒噪的聲音,王晏從匣子里拿出了家書。 母親盼著他回家,父親倒是僅有一句話,讓他在外少些勞累,多注意身子。寫好了兩封回信,王晏又打開了密信,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又想到謝玉琰。 他知曉今日柳家人去了楊家。 到現在沒有消息傳過來,那就是她將一切處理好了,接下了左尚英那些人。若是處置的好,可能到最后,都不會有人來向他問主意。 他給她什么,她倒是都敢接下。 然后呢? 對她有利的都留下,有些風吹草動立即就撇開。 這便是她一貫的作風。 謝玉琰將手里的書冊還給楊欽,楊欽最近長進不少,字寫的也越來越端正。 “阿嫂,”楊欽湊上前,“聽說今日柳家來人了?他們來做什么?” 說到這樁事,謝玉琰覺得也該將實情講給楊欽聽,楊欽年紀小,但心中很有一番思量,早些知曉這些,對他有益處。 謝玉琰看了看旁邊的椅子,讓楊欽坐下,然后與他仔細說起來。 張氏在一旁做針線,謝玉琰和楊欽說的東西她聽不懂,但是格外喜歡一家人湊在一起說話的情形。 但也不是什么都聽不懂。 尤其楊欽驚呼一聲:“阿嫂說,王主簿出自太原王氏,是王……那個王氏?” 楊欽不敢重復那個名字

張氏手一抖,差點將針扎在指頭上,整個人也僵在那里。 王家?就是大梁太原王氏?然后王主簿其實是……就是欽哥兒整日嘴邊念叨的那位神童,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天章閣侍講的……那個王家? 欽哥兒不止說過天章閣侍講,那人還有一大堆的官職,張氏都記不得了,畢竟那個人離她甚為遙遠,要不是欽哥兒說得多了,她連這些都不會知曉。 “前陣子,來到我們家那位小郎君,也是他的族人。”謝玉琰沒有告訴楊欽和張氏,王主簿就是王晏,只說是王晏的族人。 楊欽年紀太小,又格外喜歡王晏,告訴他實情,恐怕下次再見到王晏會露出異樣的情緒。 張氏這下忘記了手中還有針,真的被刺了一下,可她都顧不得這些了,立即站起身:“上次你說與那小郎君做買賣?” 謝玉琰道:“那三個商賈就是王家人找來的,不過明面上與王家沒有關系。” 張氏瞪圓了眼睛,她是擔心這個嗎? 她是擔心……他們竟然與王家有了來往,雖然只是王氏族人

張氏還有個思量,但一心要做讀書人的楊欽腦海中已經是一片空白,好半晌他才回過神,童先生竟然是王家人給他找的。 所以那本神童詩是真的。楊欽不知該怎么說,反正就是那本詩冊是離王晏最近的詩冊,他每日都要拿出來翻看。 想到這里,楊欽突然跳起來,轉身沖入自己屋中,當看到那本詩冊好端端地放在那里,立即揣回懷中,重新跑回謝玉琰屋子。 “阿嫂,”楊欽眼睛通亮,“你說的都是真的?” 謝玉琰點頭:“不過,這件事不能說出去,也不能讓旁人知曉。” 楊欽認認真真地點頭:“我知道了,我一定不會說,過了今天我就都忘了。” 忘了是假的,但他能夠控制,下次見到王主簿,大不了他就躲得遠遠的,免得控制不住總會往他身上看。 母子倆半晌才平靜下來。 楊欽道:“嫂嫂的意思,左秀才他們找上門因為王家?就因為王主簿請王晏幫忙為小報寫了幾個字?” 楊欽說完坐在椅子上仔細想了明白。有些話原來是可以這樣說的。 謝玉琰道:“所以平日里你可以與左秀才他們多走動走動,看看他們都會怎么做。” 楊欽懂得,這樣叫做借勢,他卻仍舊有些擔心:“咱們這樣用行嗎?” “既然他敢寫,我們如何不敢用?” 謝玉琰不但用,而且會用得很順手。前世她用了王家留下的人手,卻也承擔了結果。王晏那些人被稱為新黨,王晏過世之后,某一時期,要問誰是支持新黨最大的力量,那一定會找到她身上,她背著他的新黨走了那么多年,最后還不忘記為他王氏清理了門庭,保住新黨最后的風骨。 這一世,既然有王晏在,那她就只管借力不管負責。 什么黨爭,與她不再有任何關系。 打發楊欽回屋讀書。 謝玉琰看向于媽媽:“見到謝家陶窯那些工匠了?” 于媽媽點頭:“大娘子說的那些話,奴婢也都告訴了他們。” 大娘子教那些工匠如何從謝家陶窯脫身,只要他們肯聽話,就定然能順利離開謝家。 謝家的陶窯內。 幾個工匠盯著那封起來的窯口,然后互相看看搖了搖頭。 謝家這窯燒的太著急了,第一次就改用石炭,他們都能料到最后是什么結果。萬一等到開窯那天,發現泥爐燒壞了,這事要怪在誰頭上? 再看看一片混亂的窯場,幾個工匠眼睛中都閃過一抹嘲笑。 “在做什么?” 謝家管事走過來看向幾個工匠:“給你們那么多銀錢,不是讓你們在這閑著的。” “留一個人看火候,其他人接著去做泥爐,鋪子都準備好了,要在正旦前燒出一批。” 苗工匠看著身邊貼上來的謝家人。 果然開始偷他們的手藝了,與當年謝家霸占瓷窯的手段一模一樣。 苗工匠心中冷冷一笑,謝大娘子教的沒錯,他們根本不用急著與謝家作對,等火候差不多了,謝家自然就會放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