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請君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鳳池生春第715章·請君(女生文學wenxuem)
戚元微微笑了笑:“表哥,想要再風光一些嗎?”
王鶴驚呆了。
他,他還能怎么風光啊?
宮變里頭,他算是站對了隊,已經封了個子爵了。
若是要比這還風光,那他還得干什么啊?!
戚元的笑容更燦爛了一些:“所以表哥,需不需要我指點迷津呢?”
王鶴的眼睛瞪的更大了。
他錯了,他表妹不是吳用也不是魯智深。
他渾渾噩噩的去跟戚老侯爺告辭。
戚老侯爺很喜歡這個姻親家出息的晚輩,但是這一次心情卻有些沉重。
作為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戚震已經連續幾天進宮了。
因此戚老侯爺也知道了邊關急報的事兒。
原本去大同是去歷練的,但是現在,去大同反倒是成了一件危險至極的事兒。
畢竟如今兩國之間已經算是徹底撕破了臉,瓦剌接下來只怕是會不停的挑釁,而大同又偏偏地處邊關。
這么一個沒什么經驗的年輕人去戰場,前景實在令人擔憂。
他盯著王鶴:“最近有時間,多看看兵書”
又覺得臨時抱佛腳也沒什么太大用處。
只能深深地嘆了口氣。
在大局面前,個人就顯得實在太過渺小。
王鶴欲言又止。
他,他只怕是沒什么時間看兵書啊。
不過他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只是沖著戚老侯爺拱了拱手告辭。
田太后定在元宵節之后去五臺山。
圣上這邊還欽定了幾個武將護送。
這其中就有老侯爺之前的老部下,四品的游擊將軍李俊宇。
李俊宇還專門過來找了老侯爺一趟,請老侯爺幫忙指點指點要注意什么。
戚老侯爺在心中冷笑。
注意什么?
他巴不得送的途中真的出點兒什么事。
不過明面上老侯爺自然還是官方的說了些注意事項。
李俊宇咳嗽了一聲:“老侯爺,其實末將緊張擔心的也不只是太后娘娘的安危,還有皇太孫和大小姐”
田太后要去五臺山祈福,禮部已經傳出消息了,皇太孫和未來的太孫妃將要一起給太后娘娘送行。
這種送自然不是只是說送到城門口。
按照規矩,這種送是得送個兩三天,然后再在太后的一再催促下,才返回的。
哦,是擔心這個啊?
戚老侯爺心中更加冷笑了。
那就更沒必要擔心了。
若是擔心這個,那還不如擔心擔心真的敢在這行程上動心思的人。
而后,戚老侯爺心中驚跳了幾下。
不,不對!
是啊,送行的是太孫和自家孫女兒啊!
可是,真的需要皇太孫去送嗎?!
宗室之中,端王如今已經是新的宗人令了。
按理來說,端王才是最合適的人。
怎么忽然就換成蕭云庭了?
而且
戚老侯爺立即就反應過來了。
那一道賜婚的懿旨。
之前戚老侯爺總覺得是戚元和蕭云庭把田太后壓服了,所以才逼得田太后不得不下了懿旨。
可現在看來,賜婚只怕并不是目的。
他頓時心驚肉跳的,卻又不敢跟戚老夫人說。
宮變的事兒還沒緩過來呢,刺客的事兒也還歷歷在目,戚老侯爺不想再驚嚇老妻。
他送走了李俊宇,親自私底下去見了戚元。
戚元彼時正在看一路的輿圖,聽見戚老侯爺的問話,她從輿圖里抬起頭來,挑了挑眉笑了:“祖父,我說過,不管是誰,要刺殺我,就要付出代價的。”
她這個人說話,從來不只是說說。
何況,大同的血債,也要人來血債血償。
在這個時候,田太后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她想要田太后有個意外實在不是什么難事。
但是現在更要緊的是那些該死的瓦剌人和瓦剌奸細。
戚老侯爺抿了抿唇。
他能說什么?
自家孫女兒這該死的勝負欲。
讓她殺吧。
不殺完這一批,這個親是別想成了。
他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不過也挺好的,這倆人湊在一起,反正成不成親那都一樣的。
邊關的事兒沒一陣子就在朝中傳開了,因此京中這個元宵節過的前所未有的冷清。
連帶著田太后離京,也沒有多大的動靜。
以前太后娘娘若是出宮祈福,都是皇帝率百官相送,可這一次,永昌帝只是令太孫蕭云庭代為送行。
可見永昌帝為了這一次大同的事有多心煩了。
田太后自己本人也心煩的很。
本來被逼得出宮去五臺山就是很晦氣的事兒了,更晦氣的是,送她的竟然還是蕭云庭跟戚元。
她都覺得是蕭云庭和戚元故意朝著她耀武揚威示威了。
田太后簡直多看他們倆一眼都覺得礙眼,強撐著到了寶坻,便讓他們趕緊回去。
也不知道永昌帝怎么想的。
雖然已經賜婚了,但是到底還未大婚,戚元嚴格意義上還算不上皇家的人。
何況就算是真的成親了。
讓蕭云庭一個人送還說的過去,哪用得著讓戚元也來送?
以往可沒有這樣的先例,戚元又不是陪著她去五臺山念經!
她越想越心煩。
蕭云庭則誠懇真摯得很,堅持要再送田太后一陣。
結果過了寶坻沒多久,田太后實在是看不下去戚元每天杵在自己跟前,就‘慈愛’的讓蕭云庭和戚元不必再送了。
這一次,蕭云庭沒有拒絕。
他在當地送走了田太后之后,并沒有立即回京,而是提出要去寶坻附近的靈璧山天鵝洞觀賞。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觀賞是假的,只怕想跟未來的太孫妃多相處一陣才是真的。
畢竟太孫殿下對未來的太孫妃如何,大家都看在眼里。
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這些天每天都是連戚大小姐下轎都要親自攙扶的。
而且當地官員很快就知道了太孫殿下的真實目的。
因為太孫殿下要求他們將靈璧山的錢家村的名醫都找來。
錢家村是出了名的名醫之鄉,小小的一個村子出了十多個名醫。
聯想到這位戚大小姐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而且一天到晚都在吃藥的傳言,當地官員和隨行的眾人頓時都明白了太孫殿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