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年節第54章年節←→::mayiwsk
此事他卻并未向我提起,第二日見面仍是如往常一般,我自也不會自討沒趣的主動去問。
在除夕前日,宮里頭已然開始熱鬧非凡,早在臘月二十五便齊齊應慈禧之邀進宮過年的各府第福晉、嬪妃、格格,以及一二品大員之女都聚集在了一起。
慈禧召眾人一齊做祭祀用的糕餅,向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慈禧都親自做第一塊糕餅因此我們不得不也參與進去。
我看著旁邊的姐姐頗為熟練的將面粉、糖和酵母揉成了面團,然后再上鍋蒸,糕餅就如面包那般發了起來,我見著只覺有趣也學著她像模像樣的做了起來。
“姐姐原來如此巧手,但為何未到時候便拿出了鍋?”我見到姐姐在餅微發的時候便拿了出來便問。
“誰人的餅又能發得比皇太后的要高呢。”姐姐悄聲說,我環顧周圍,果真眾人都刻意“失手”。
“誰做的餅發得最厚,誰就被認為是神最喜歡的,來年運氣一定最好。此番看來是皇太后做的餅發得最高。”一名福晉命婦笑說,眾人都懂得風向的向皇太后祝賀,慈禧的面容上洋溢起笑容來。
到了除夕,不但慈禧早起交辦好佛前供花和布置的供品,也命我們眾人早起前去敬神祭祖,古人最信神鬼之說,我便也早早起床開始梳妝打扮。
“珍主子,今日是喜慶之日,您看這件吉服如何?這是為除夕而備宮里剛剛制好送來的。”蕓洛拿來一件綴朱緯的熏貂旗裝來,依舊富麗堂皇得讓我嘖嘖稱奇,清代貴族的衣著果然處處精致,就連針腳都找不到,興許天衣無縫便是如此。
她又為我戴上頂用碧璽弘所飾的吉冠,秀美容顏映襯在這光華的外裝之下更顯朱唇豐潤光澤臉龐如曉月,如此這般打扮看著都比平日莊重不少。
待我裝扮好后便出發,敬神禮節規矩繁瑣且多,但卻讓我跟著感受了一把濃厚氣氛的清宮年節。
午膳后,興致格外高的慈禧讓人端上來筆墨紙硯在大殿內開始揮毫書寫了一個她最為擅長且喜愛的壽字,我看著她如此狂放的用筆不得不相信果真字如其人,處處都透露著不同于普通女子的野心。
下午未時,我們在皇后的帶領下,宮妃,家人,侍從等依等級高下排列成行,一齊向太后和皇上叩頭行辭歲典禮。
今日,皇上一身紫貂皮衣,無比貴氣逼人,清立在大殿上,卓爾不凡卻又另有一番天子威儀,仿佛傲然拒人于千里氣質清冷,卻又面容清俊溫和如謙雅君子,直讓我挪不開眼來。
禮儀結束后,慈禧下令讓一旁的宮女賞賜給我們每個人一只紅緞做成的繡金小錢袋,殿內肅穆的氣氛這才被打破變得活躍起來。我未想到這宮里竟還發壓歲錢,看著這個錢袋倒是想起往常過年親戚們塞給我的紅包,還記得每次過年總是期待著這么些壓歲錢,我又如何能想到今年發給我壓歲錢的竟是慈禧,真是不可思議!
我正怔愣著卻聽到隱隱的笑聲。
“親爸爸在這袋子里可放了多少銀兩,直叫你像個守財奴似的直勾勾的看著雙眼放光。”皇上悠哉的走過來掩藏不住笑意的說:“直讓朕都舍不得擾你。”
“皇上!您又打趣我。”我撇嘴說,忙將錢袋子收了起來,方才自己都沒發覺自己那模樣有多像沒見過錢,也怪不得被他笑話。
我扭頭看了他一眼,一時驚艷又將他從頭到腳的打量了一遍,近處看他,更是驚嘆,許是只有他才能襯出這紫貂衣的名貴。
明黃色禮冠下那雙大而澄澈的瞳孔和細長的眼角奇妙的融合成一種讓女子都自嘆不如的清秀,但頗有棱角的高挺鼻梁卻又讓他不失男子的剛毅輪廓,融合在一起卻是用俊美二字最為妥當。薄薄的唇,色淡如水,加上這紫貂衣,更是帶著一絲平凡人不可觸及的高貴氣質。
“皇上,奴才都說今日您真真俊極了,您瞧,珍主子都沒挪開過眼。”一旁的小德子這一句話讓我回過了神,皇上卻是一副仿佛在詢問我是否看夠了的神情,我瞬間從耳根子羞紅到臉頰。
他的唇角有了一抹笑意:“看來,朕比那錢袋子經看。”
我的心里早已跳腳,然而在這身莊重的吉服之下我只能忍了這種沖動,但如火燒般的臉頰卻藏也藏不住,正搜腸刮肚的想著怎么反擊回去卻被他拉了過去。
“難得見你也有羞澀之意,平時常見你扮男裝,只這時朕才覺你是個普通女子。”他輕聲在我耳旁道,面容里是掩藏不住的笑意。
“皇上,您可莫得意,我可聽說每年除夕這宮里頭都要包素餡餑餑,身為皇上做做樣子領頭包第一個也是免不了的,您莫不是待會要穿這一身搟面粉皮?”我重新恢復戰斗力說。一想起他身著這正裝臉頰上沾染白色面粉搟餃子皮的場景我就忍不住笑出聲來。
他有些郁悶和無奈的點了點我的額頭說:“朕不和你鬧了,還有朝臣要見。”
他說完便不理依舊在“腦補”那個場面的我領著一群太監朝三大殿的方向走去,我喃喃念叨著:“明明就是說不過我。”卻見到跟在他身后的小德子悶聲笑著卻又不敢笑出聲來那一副快要憋出內傷的樣子,我咧嘴只覺心情難得的如冬日暖陽般格外明媚。
入夜,慈禧整裝儀容后上殿,換了一身繡有牡丹與萬壽如意交織圖案的棉袍。許是由于除夕,今日的她格外慈祥,就如民間一個普通老太太般,不像是平日里那個深諳弄權之術高高在上的皇太后。
當我準備秉息寧神聽她“教誨”的時候她卻徑直下令讓大家一起包素餡餑餑,也就是水餃。
這個倒是難不倒我,以前也常和父母一同包水餃,只是未想到宮里也好這口,倒是讓我生平第一次感覺紫禁城里冰冷的大殿頭回有了家的樣子。此刻皇上再次出現之時也已換了一身裝束,為彰顯重家重親情之念象征性的包了一個水餃。
我卻忙著往個別水餃里“做手腳”塞今日剛從御膳房要來的花生,還記得母親說過吃到這個別帶有花生的水餃之人這一年必有好運。
直到天色泛亮,餃子包齊,皇太后命眾人退回更衣,重新梳頭打扮,再回殿上,開始用膳,吃包好的水餃。我錘了錘酸疼的肩膀,未想到是和餃子皮守了一晚上歲,我有些欲哭無淚的想。
天大亮時,皇上開始依制向皇太后賀歲,吃了兩口我們所包的“手工”水餃。
“這素餡餑餑也是眾人的辛苦之作,皇帝嘗著如何?”慈禧態度和藹的問。
“似是……與往日不同。”他嘗了一口說。
“哦?有何不同?”慈禧有一絲意外。
“今年這素餡餑餑放了花生。”他說,我一聽,知他“中彩”了,暗暗笑著。
“花生,哀家倒未吃出來。”慈禧詫異的說,然而他們卻并未繼續深究這個話題下去。
今日慈禧心情格外好,又問:“皇帝是從哪個門走過來的?”
“回親爸爸話,兒臣是走小道從養心殿后畝側的蠡斯門來儲秀宮的。”他答。
“你可知這蠡斯門的典故?這本是明朝宮殿舊名,因為名字吉祥才一直衍用至今。”
“蠡斯是一種昆蟲,自古以來向以蠡斯比喻子孫眾多,之所以現在沿用此名,也是為了“宜爾子孫”,盼望家族興旺,哀家侍奉先帝時先帝也曾如此教誨。”慈禧緩緩說:“所以皇帝和皇后應當明白哀家之意吧?”
我這才知慈禧是故意問他從哪個門來而引出這個典故以勸誡他早日與皇后生出皇子,也倒是為了她的侄女費心。
光緒一聽皇太后的問話,低垂下頭去,畢恭畢敬地回話說:“親爸爸往上緬懷祖先,往下垂念子孫萬代,兒臣一定聽從親爸爸的訓誨。”
“想必群臣已到,兒臣該去太和殿了。”皇上說完便告辭轉赴前殿接受群臣賀禮,我抬眼卻對上皇后,她望著他離開的身影情緒卻有些說不上來的復雜,對于慈禧方才的勸誡于她來說是喜,明日又原該是皇上必須與皇后同寢的第二個日子,但我卻也能看出她期盼里的擔心。
皇上走后,慈禧便率領我們眾人到暢音閣聽戲,《升平除歲彩矩新年》等劇目一出接一出的咿咿呀呀唱了一上午,直到中午我們才興盡而歸,我雖聽不太清楚唱詞但相比往日就連花旦的衣著也以大紅為主,處處洋溢著熱鬧喜慶,巍峨肅穆的紫禁城的平靜全然被打破。
鬧了一整夜,我只覺頭腦都變得混沌起來,回到景仁宮,我的第一要務卻是找尋寢宮里的床大睡一覺,不管不顧其它。我只記得臨睡前對容芷和蕓洛的最后一句話便是除了緊要之事其它勿擾。
無邊的黑暗將我吞噬,許是由于太困頓,這一覺睡得格外深沉,直到聽見屋外說話的聲音方才醒轉過來,外面已是黑夜。
我坐起身來,意識漸漸清醒,外面似乎是丫鬟帶著些許興奮的聲音:“下雪了!下雪了!”: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