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成年人是真的全都要第76章成年人是真的全都要←→::mayiwsk
但今天章蘭芝穿上了軍裝。
不知道是不是想表達自己的終極歸屬,還是要配合今天的軍民結合主題。
反正效果好極了。
也不經意的影響了走向。
讓衛東本來開車回郵電校,拿了董雪晴那臺單卡收錄機。
這姑娘居然搞了塊花布折疊穿針給收錄機做了個套兒,像個軍書包那樣把收錄機很珍貴的包起來。
讓衛東看見啞然失笑的同時也有了些新想法。
記者站都只有一輛212吉普車,在電子廠所處郊外小鎮碰頭的時候,讓衛東好奇的和司機調換開到廠里,就徹底打消搞輛這車的思路,特么比大卡都顛。
主編老馮就拿這場景跟迎接的廠領導開聊:“衛東在江州好幾家三線工廠都這樣駕車奔波,協助銷售,梳理產品,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非常沉穩老練,也就這會兒能看到點年輕人的風采。”
確實是作為現在各種企業和官媒都挺熱捧的改開能人,讓衛東看著就是太年輕了。
尤其董雪晴給他搞這身,沒了以前的鄉土氣,絕對算這時候的時髦精神小伙兒。
然后還帶著兩位年輕姑娘。
黑色高領絨衣的窈窕清秀,隨時笑臉相迎,綠軍裝的高挑優雅,保持冷峻嚴肅。
各有各的特點,很吸引眼球。
大家都坐在會議室了,還有不少廠里員工干部擠在門口好奇探頭。
就挺沒規矩,一看就不太把廠領導放眼里,大家都是鐵飯碗,從沒聽說開除辭退之類的話都寫臉上了。
這能做好產品?
之前只在市里會議上見過產品的讓衛東頓時有點心里打鼓。
果然當他拿出董雪晴那臺收錄機,講解自己的思路:“首先是把你們的型號再做小點,上面是磁帶艙,下面是喇叭,這樣大小尺寸就接近一本厚書,最后做個塑料封面,收起來可以是本書能放書柜里。”
施老太兒子初中時有這么臺,經常帶著在門衛室練口語,讓衛東印象很深。
老馮立刻和于松海煞有其事點頭對視,表達這是個好點子的肯定配合。
這邊卻立刻大搖其頭,不可能,沒這個技術積累,一堆專業術語先堵住嘴。
這么小需要的電路板和元件構造都不同,甚至可能要用到世界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板,目前整個蓉都都沒這個技術實力。
典型的還沒餓到前胸貼后背,更有相關上級會托底的幻想,萬事先找理由推脫。
后世的私營企業遇見這種事兒,老板能拍桌子喊滾蛋了。
所以國企搞不過私營就這么來的。
但現在還沒這么大的私企,讓衛東不得不退幾步,小的沒法做,那就做大,不過你們那看似高檔的木殼得換成塑料。
又開始推脫搖頭,我們這是1978年獲得過全國電子產品評選,蜀川二等獎和質量一等獎的工藝,怎么能輕易更換,再說我們也沒塑料外殼制造的底子,不行不行。
讓衛東那本就不深厚的談判能力已經開始不耐煩,都什么玩意兒。
說什么都推三阻四,活該以后破產!
非得像西山廠、紅光廠那樣開始面臨全廠斷糧才會著慌。
準備起身走人了。
之前他談那個單反相機廠不也這樣么。
老馮和于松海連忙打圓場:“三廠還是有實力的,做些科研技術突破也符合現在敢啃硬骨頭的改革新風。”
還得哄著!
沒想到坐在旁邊的章蘭芝又忽然開口:“我們那有廠可以做,酚醛塑料已經做得很成熟了。”
托她那身軍裝的福,沒人怪她隨便插嘴,廠家這邊也最多敢問聲是哪家廠。
章蘭芝傲然的報了個數字,這邊徹底沒人吭聲。
軍工廠其實也分很多系統,航空航天都不是一家,后勤跟軍備又不同,裝備又和戰備區別很大。
電子廠多半都跟無線電、雷達、通訊有關,光儀廠天生就更注重做外殼防摔之類,這家廠據說還給航天供貨。
各有各的積累。
酚醛塑料是蘇廉那邊過來的技術,和后來歐美傳進來的聚乙烯塑料技術相比皮實牢固成本低,就是灰撲撲臟兮兮的沒那么漂亮。
老馮和于松海又連忙好好好,能不能外殼由這家廠來供貨,然后三廠還是專注于電路板、喇叭這些東西。
他們還是想整合點蓉都市的電器廠。
既然換了思路,讓衛東也不固執:“做大很簡單吧,糊弄人的那種大殼子大喇叭,其實成本沒多變化,里面還是一樣,但價格就能賣得貴些,起碼同等價位我們又大又炫就肯定比別人賣得好。”
還在會議室黑板大概勾了個兒童畫級別的錄音機,這會兒董雪晴還有點忍不住嘴角。
但學了章蘭芝一本正經的拿本子做記錄。
沒想到無線電廠這邊又推三阻四,這呀那的不行。
鳳雛翹起的嘴角迅速轉到眉角上。
多清秀俏麗個小姑娘,立刻要發怒!
飯都送到嘴邊還不吃嗎?
廠方的思路很固執:“我們已經有現成的產品,74年還獲得了全國銀獎,78年又得了獎,深受人民群眾好評,希望能把這些產品做好做精才更有前途吧。”
讓衛東無語:“時代變了,大人,現在是1984年,十年時間過去了,日新月異的要建設四化呀,你們主打什么產品,收音機!現在都是收錄機了,這是吊打的產品差距,所以把你們仿制的那個收錄機按照我的思路來做大做炫,不然爭不過沿海工廠。”
廠家還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想吃老本,做熟悉的收音機,新研發收錄機也是抄襲的現成樣式不想改。
而且你這么空口白話的改造型號,投入研發試制搞砸了算誰的。
聽這語氣,要不是報社帶著來,人家都不想搭理。
各種顧慮各種啰嗦,就是不想擔風險,又不愿觸及產線上的任何改動,工人們還在門口鼓噪,做熟的活兒為什么要改之類。
董雪晴終于按捺不住:“不想做就不做,哥,我們換地方做,郵電器材廠也在試制電器,去郵電器材廠看看吧。”
讓衛東最后看眼也無奈的于松海,搖搖頭放下粉筆走人:“不逼到餓肚子你們是不會想著改革的,等所有人都下崗了才知道改革不是請客吃飯。”
老馮還想撮合兩句,于松海也拉他:“算是跟著見識下各種情況,在西山廠周邊、果州日化廠我都看到了對待改革的不同態度,很有代表性,走吧,去別的地方看看。”
他們本意還想拉著去別的軍工廠看看,符合軍民結合主題嘛。
讓衛東卻已經出來聽董雪晴說,原來這家郵電器材廠就在他們學校內,算是校辦工廠但規模還不小,他們很多學生都有去勤工儉學的經歷,除了裝配收音機也在試著仿制收錄機,她那臺還被借去拆過,心疼得不行,所以才做了個布套罩著不想給人看見。
哈哈笑的讓衛東說那就先去郵電校。
于松海又勸老馮,二月也有推動開展“廠、校協作”,推動技術革新、技術改造的文件,符合這個方向也行。
這個區別其實巨大。
校辦工廠有學生這種簡單高水平的廉價勞動力,又是剛順應文件搞起來的一兩年規模,沒那么多退休人員負擔和僵化產線。
科技底子卻很硬,郵電專業多的是無線電高手,正在發愁收音機賣不出去,收錄機更不知道哪里能賣。
董雪晴都是去了無線電三廠才知道是讓衛東去搞收錄機買賣。
這下算是瞌睡遇了枕頭,從廠長到校長都喊過來熱烈開會。
中專生手繪的外觀圖都比讓衛東清楚,從三廠開車回郵電校的路上,讓衛東給董雪晴仔細解釋了自己要做大的樣式思路。
其實紅光廠門市不就有臺他本來用外匯券買到想做外語磁帶翻錄的三洋雙卡收錄機,現在天天成了“麻辣燙,麻辣燙,五分一串的麻辣燙!”
董雪晴在江州也看過,還幫著錄音呢。
讓衛東就讓她借鑒那個外觀:“但是要更大更威猛,做幾條彩燈,炫彩閃爍,喇叭盡量大,聲音盡量大,什么雙卡翻錄不存在的,就是單卡音量大。”
所以快畢業的中專生當著校長、廠長畫圖。
讓衛東再講解就很清楚了:“兩個型號,小的盡量小,如果能搞出循環模式,譬如十秒、二十秒、一分鐘循環播放那就絕對站住市場高點,實在不行快速,慢速功能行不行,這樣就是個完美的復讀機了,所有學外語的人都能用上。”
之前在三廠,嘰嘰歪歪的不想努力改進做小機器,讓衛東連這些細節都沒來得及說。
現在老馮不得不給于松海低聲:“小讓的確在市場敏感度上非常高,郵電器材廠也更契合他的思路。”
因為這個講解過程已經被一次次鼓掌打斷。
從廠長到專家都連連說我們來想辦法,讓同志這個思路很好。
大的小的我們都要做!
章蘭芝給西山廠隔壁有家專做塑料外殼的配套廠爭取到能做酚醛塑料外殼,也有點喜形于色的立刻用郵電校的長途電話給廠里報喜了。
老程說馬上安排人到蓉都來。
所以活該有些人會吃改革的苦。
但讓衛東這么多停留一兩天,又有人能抓住一點點機會變出花來。: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