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歡送林夏蘭回到了供銷社后,她正好要買些東西,就干脆在這里先買一些,鋁制飯盒買了一個,暖水瓶買一個,雪花膏來兩盒,蛤蜊油來兩盒,冬天和春秋的襪子各來三雙。
她還要買些床上用品,包括棉被棉衣之類的,林夏蘭沒讓她買,捏了捏她的手,低聲道,“后面倉庫里還有些瑕疵布,處理價給你,不要票。”
許清歡一喜,“我還要棉花呢。”
“棉花也有,就是不多,品質也不怎么好,不過用起來不妨事。”說完,林夏蘭就喊了同事,“袁姐,幫忙看著點,我和我姐妹有點事出去一下。”
都知道去干啥,帶親戚朋友去倉庫買瑕疵貨,這種事,平時大家也會做,也是彼此照應。
“去吧去吧!”袁姐也是聽說這小姑娘要下鄉,美得跟仙女兒一樣,去鄉下可不是遭老罪了,能照顧些就照顧些。
去了倉庫,東西還不少,但許清歡也知道,這些所謂的瑕疵品都是供銷社內部人員分的,她不好多拿。
“沒事,我跟袁姐她們商量一下,這個月先勻給我,下個月我的分給她們。”
林夏蘭給許清歡裝了十尺平棉布,十尺斜紋布,一尺平棉布原本憑票是兩毛八分錢,但許清歡拿到手是兩毛五錢,斜紋布憑票是四毛二一尺,許清歡拿到手是四毛。
一尺卡其是四毛九,這種布料用來做褲子挺括,耐穿,還易清洗,但不透氣,已經是這個年代最奢侈的布料了。
許清歡拿到手是四毛七,買了四尺,用來做一條褲子足夠了。
二十尺布,做一套床單被套夠了,但許清歡還要做兩身冬衣,她要去找同事商量布料的事,許清歡拉住了她。
“我把家里的帶去,你別管,要是冷,我去了東北再想辦法。”
她不能再占蘭蘭的便宜了,這都沒個止境了,這年頭布匹有多稀缺,許清歡又不是不知道,蘭蘭未來兩個月怕是都沒法拿到瑕疵品了。
“那你再買點別的吧!”林夏蘭拿了一個有點癟的鋁制飯盒,又拿了個搪瓷缸子,又去給她拿了個半人高的手提包。
棉花只有四五斤,東北那邊半年都是冬天,天氣很冷,但供銷社再沒有了,這玩意兒是緊俏品。
林夏蘭用手提包將東西都整理裝起來,一邊裝一邊道,“東西還缺很多,特別是棉花,我這幾天幫你留意,讓我媽也想想辦法。
歡歡,你去了東北一定要給我寫信,要是缺什么就跟我說,我肯定會想辦法的!”
許清歡鼻頭一酸,眼睛已是有些模糊了。
林夏蘭半天沒有聽到回應,她絮絮叨叨,站起身來,看到許清歡紅著鼻子和眼睛,頓時淚如雨下,一把將許清歡抱住,拍她道,“你干嘛呀,你干嘛,你明明知道我心里難受,你這個壞蛋!”
“你答應我一件事!”許清歡強忍著淚意。
“嗯,你說!”林夏蘭擤了一把鼻涕,覺得有些丟人,就松開了許清歡。
“你以后要是有了對象,結婚前一定要征求我的同意,我不許你沒經過我允許就嫁人!”許清歡故意兇巴巴的,舉起小拳頭,“你別忘了,你是我的!”
林夏蘭噗嗤笑起來,卻又覺得更好哭了,她將頭埋在許清歡的肩上,“你也一樣,沒有我的允許你也不許嫁人。”
“好,我們說話算數!”
親如姐妹的兩人擊掌,看著彼此的淚眼,雖還沒有分離,就已經滿腔離緒,難以排遣。
買了這么多東西,這里頭就雪花膏是最貴的,110g的雪花膏是六塊九毛五,兩盒合起來差不多就是一個普通工人小半個月的工資了。
許清歡總共花了四十二塊五毛八分錢,她原本的資產是一千零二毛七分錢,如今手上還有九百五十七塊六毛九。
走到沒有人的小巷子里后,許清歡就把手提包放進了空間,拍拍手,前面不遠處正好是國營飯店,這會兒快到了吃飯的點了,飯菜的香味兒順著風飄了過來。
許清歡的肚子很沒有骨氣地叫了,她又將兩個飯盒拿出來,洗了洗,忙迎著香味過去。
這會兒有錢,有票,不嘗嘗這個年代的特色菜,也太對不起自己了。
門口的小黑板上是今日供應的菜單名稱,還包括售價,紅燒肉憑票一塊錢一份,紅燒小排三毛,油豆腐粉絲湯兩毛,紅燒鳊魚五毛,肉包子憑票一斤一塊五,大米飯二兩憑糧票五分。
許清歡要了兩斤肉包子,兩份紅燒肉,一份紅燒小排,一份鳊魚,再加四兩米飯。
她吃了一份紅燒肉加二兩米飯,其余的全部都用鋁飯盒打包。
包子則用油紙包著。
不得不說,沒有用飼料飼養的豬肉吃起來是真香,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回味無窮。
許清歡提著飯盒出門,摸了摸圓滾滾的肚子,挺滿足的。
她再次走到一個無人的街巷后,就將飯盒收進了空間,之后就一路去了知青辦。
林夏蘭的母親在知青辦工作,許清歡經常去林家玩,林母對她一向都非常照顧,林夏蘭也提前和母親打好招呼,將許清歡安排到喬新語下鄉的地方。
“您好,是來報名的嗎?”知青辦一位干事看到許清歡來,非常熱情。
沒有幾個知青愿意下鄉,知青辦的工作現在非常不好做。
“我找袁同志!”
見許清歡不是來報名的,這干事有些失望,不過還是喊了一聲,“袁姐,有人找。”
出來的人正是林母,許清歡忙甜甜地笑道,“袁阿姨,是我!”
袁慧蘭忙將許清歡拉到一邊去,低聲道,“你真的要下鄉?這可不是鬧著玩兒,一旦報名就沒有反悔的余地了!”
可又想到這孩子已經將工作給賣了,她又不知道該如何勸才好了!
“是要下鄉,我已經決定好了!”許清歡堅決地道。
袁慧蘭見勸不過,心疼得不得了,摸了摸許清歡的頭,“新語他們大隊那邊,我還留了一個名額,你要是決定了,我就給你安排去。”
“嗯,多謝袁阿姨!”許清歡慶幸有林夏蘭,跟在袁慧蘭的后面,“袁阿姨,我聽說東北那邊堅果和干貨都挺不錯,我去了給您寄好吃的過來。”
袁慧蘭心里有些不好受,“你在那邊有困難也一定要和我們說!”
她對同事道,“這位同志是烈士子女,和已經去安廣縣紅旗公社上江大隊的喬新語是同學,我想把她安排到那邊去,兩人正好有個伴兒。”
那干事一聽,不由得對許清歡肅然起敬,“袁姐,巧得很,正好這里還有個名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戶口本帶來了嗎?”
“帶來了,我叫許清歡,志愿下鄉建設廣大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許清歡將準備好的戶口本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