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離后,渣男跪著求我回頭

第093章 沈家義薄云天

第093章沈家義薄云天第093章沈家義薄云天←→:sjwx

永安帝覺得城王所言頗有道理。

這些商戶在北方災情之際,并沒有借機哄抬物價、發國難財,反而慷慨解囊,主動解國庫之危,甚是難得。

于是,他點點頭:

“就依城王所言。”

商戶們聽了這話,齊聲行禮:“多謝陛下恩典。”

若是有了陛下親手所書的“仁商”牌匾,以后做生意,也將無往而不利。

就在永安帝想要讓商戶們退下的時候,一直沒開口的皇后娘娘突然說道:

“陛下,您仔細瞧瞧,那位江南沈家的姑娘,看著是不是很眼熟?”

“嗯?”永安帝疑惑一瞬,開口道,“沈姑娘,你且抬起頭來。”

沈憶舒不知帝后此舉的個中緣由,只能乖順地抬起頭,讓皇帝看清楚自己的臉。

片刻后,皇帝臉上閃過一抹復雜的神色,問道:

“江南沈家,朕想起來了,你父親可是沈敬庭?”

“回陛下,沈敬庭確是家父。”沈憶舒回道。

皇后聽了這話,頓時笑了:

“陛下,我就說我沒認錯,既姓沈,又跟云曦長得那么相似,名字還叫憶舒,這么多巧合,必定是他們的孩子。”

沈憶舒的母親,就叫舒云曦。

皇帝聞言,點了點頭:

“是了,阿舒,你走上前來。”

沈憶舒聽著帝后的對話,心中思緒翻涌,她沒想到大安國最至高無上的人,竟然會認識自己的父母。

更沒想到的是,陛下突然對她改了稱呼,言語間透著親昵。

沈憶舒依言向前走了幾步,讓帝后看的更清楚了些,然后就聽皇后開口道:

“陛下與本宮,曾與你的爹娘有舊。”

“昔年陛下帶兵在南疆打仗,恰逢南方干旱,千畝良田干涸,莊稼顆粒無收,南方百姓鬧了饑荒,很是凄慘,而軍中也因為缺糧,斷了供應,將士們饑餓交迫,打仗都提不起力氣。”

“是你爹沈敬庭和你娘舒云曦,拿了私產出來,四處高價收購糧食,又派了商隊無償運到南方,解了南方之災,也讓陛下的軍隊吃了飽飯,打了勝仗。”

當今皇后是定國公之女,乃將門之后。

陛下當初在南疆打仗時,鎮守南疆的將領正是如今的定國公,因此皇后娘娘也在軍營中待過很長一段時間。

她作為將門虎女,也曾提槍上戰場,與陛下并肩作戰,所以這對帝后,是沙場上互相托付性命而產生的情分。

只是沈憶舒沒想到,今日不過是進宮獻銀子,卻得知了這么一樁舊事,從前竟是從沒聽爹提起過。

皇后的一番話,也讓皇帝想起了昔年在南疆帶兵的日子,當時若不是沈家夫婦,恐怕南疆之危沒那么容易解決。

因此,他對沈憶舒更和顏悅色了一些:

“朕記得沈敬庭可是江南首富,多年不見,不曾想你們沈家的生意都做到京城來了。對了,今日怎么是你進宮獻禮?你爹和你兄長呢?”

永安帝高居上位,國事繁忙,并非對所有的事情都知情。

更何況,沈敬庭夫妻也不過是與他一面之緣,這么多年沒見,他并不清楚沈家發生了什么。

沈憶舒跪下又行了個大禮,才開口道:

“今日是陛下的萬壽節,本不該為民女之事耽誤時間,但陛下既開口相問,臣女也只能如實以告。”

“民女父兄皆已亡故,如今的沈家是民女在打理,但民女自幼體弱,精力不濟,能力遠不如父兄,因此沈家早已不是江南首富了。”

這不過是她自謙的話。

沈家產業在她的主導下,大部分化明為暗,可以說除了她自己,誰也不清楚沈家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她一介孤女,為了避免再次被顧家那樣的吸血蟲纏上,自然應該藏拙,保住底牌才是。

“亡故?怎么死的?”皇帝蹙眉問道。

“五年前,松城爆發瘟疫,傳染極快,來勢洶洶,松城大夫甚少,且缺醫少藥,民女父兄帶著商隊去松城送藥,不幸感染瘟疫,不治而亡。”沈憶舒躬身回答著。

永安帝聽了這話,一時間有些悵然:

“贈醫施藥,親自押送,這確實是沈敬庭能做出來的事。”

“沈家義薄云天,先是贈糧,解南方饑荒,救軍隊之危;后是贈藥,連滿門男丁的性命都搭進去了;如今你秉承父兄遺志,在北方雪災之際慷慨解囊,更值得嘉獎。”

“阿舒,朕要厚賞你,不知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沈憶舒再次磕頭回話:

“民女身為大安子民,受陛下庇護,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大安,并不奢求賞賜。”

城王聽到這里,便開口笑道:

“皇兄有所不知,在臣弟找上沈姑娘之前,沈姑娘便已經在北門施粥賑災、捐贈衣物了,如今災民們更是稱呼她為女菩薩。”

“沈姑娘一顆仁心,雖說她不要,但皇兄該賞還是得賞賜的。”

永安帝聽了城王的話之后,對沈憶舒更是滿意:

“確實該賞。”

“既然你父母兄長皆亡,孤身無依,不如朕為你賜個婚吧,日后也好有個依靠,今日正好滿朝公卿、勛貴世家皆在,有沒有你看得上的?”

沈憶舒都快被皇帝這話給嚇懵了。

賜婚?

她才費盡心思從顧家的這潭泥淖里掙扎出來,怎么可能甘心再陷入另一個泥潭?

更何況,她一介商女,就算她真的看上別人,別人也未必樂意娶。

所以,她當即拒絕:

“啟稟陛下,民女剛剛和離,如今確實不宜談婚事,只能辜負陛下的好意了。”

“和離?”皇后疑惑,“你原先的夫家是哪個?”

“是……戶部左侍郎府,顧家。”沈憶舒回答著。

皇帝一聽到顧家兩個字,臉色都沉了下來,顯然是想到了前段時間,顧家發生的各種亂七八糟的事。

怪不得沈憶舒要和離,這樣嬌弱純善的姑娘,進了那樣一個污糟的家庭,怕是被欺負的夠慘吧。

別說什么顧家書香門第、清流世家,那都是顧家自欺欺人的說法,用來撐面子的。

也就不知情的外人才會認為真是如此。

永安帝可不是什么昏庸的皇帝,他心里門兒清,顧家在承安帝那一朝或許輝煌過,甚至持續了幾代,但現在早已經敗落了。

只是大節無虧,又不曾違法犯罪,因此他對顧家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皇后瞥了一眼永安帝的臉色,開口打圓場:

“陛下,就算您體恤沈姑娘孤苦無依,也可以不必賜婚,依臣妾看,不如給她冊封個爵位如何?”

“就縣主吧,陛下金口玉言親封的縣主,誰也不敢欺到她頭上,說出去,她背后也是有陛下和本宮撐腰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