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嬌皇叔別裝死,神算王妃有喜了

第60章 陸洵的血脈

第60章陸洵的血脈第60章陸洵的血脈→、、、、、、、、、、、、、、、、、、、、、、、、、

翌日天還未亮,姜云染就被老管家喚醒,說是姜洛天要動身去宮里了。

皇宮禁地,她自是不可能帶綿綿和冷幽。

到了宮里,直接便被宮人帶著去了祖殿。

一路上,不乏有許多朝臣官宦,他們或帶著正妻夫人或帶著嫡子嫡女。

姜洛天的官職不大,只能跟在眾人后面。

一路上,姜洛天逢人便打招呼。

因為今天日子特殊,打招呼歸打招呼,他們自然不能露出笑容。

不然,那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慶國公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了姜洛天,彼時正好姜洛天來給他打招呼。

“國公爺。”

“這位是……”慶國公看著姜云染。

姜洛天趕緊給姜云染使眼色。

“姜云染見過國公爺。”姜云染客客氣氣的道。

慶國公眼神一亮。

這不就是鳳老要找的姜云染?

昨個跟蕭衍有過交集的姜云染?

慶國公心里高興,可面上不能表現出來,“侯爺,你有個好女兒啊。”

姜洛天沒多想。

他覺得這不過都是些官場上的場面話罷了。

他接連應著。

“別以為國公爺夸了你兩句,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姜洛天邊走邊壓低聲音警告姜云染,“今天祭奠大典,你乖乖在祖殿前面跪著,不許惹出禍事,這是宮里,稍有不慎,你可是會連累整個侯府!”

姜云染都不帶出聲的。

她沒有把姜洛天的話當回事。

完全就是左耳進,右耳出。

她進宮來,可不是為了祭奠太上皇的。

再說了,太上皇也不用祭奠。

隨著眾人他們都被安排在了廣場前,按照官職份位跪下。

姜洛天一扭頭的功夫,發現姜云染已經不見了!

他在人群里左看看,右看看。

因為天還未亮,天色昏暗,他竟找不見姜云染?

姜洛天簡直要氣瘋了。

該死的臭丫頭!

剛才叮囑她,不讓她亂跑,她轉眼就跑的沒影了。

這可是在祭祖大典上!!

姜洛天著急,但無濟于事,只心里祈求著,姜云染那臭丫頭趕緊回來。

“父親。”耳邊傳來聲音。

“臭丫頭,你跑……”姜洛天看到是姜阮,瞳眸一縮,“阮阮,怎么是你?”

“爹,我是專門托了三皇子帶我進宮的。”

她剛才看到姜云染離開了,這才趁機趕了過來。

百官和貴女們都跪在廣場上,父親絕不想一個人,她此時出現,正是討好父親的時候。

“快,跟我一塊跪下。”

父女倆跪在地上,姜洛天放心了許多。

早知道,就不該帶姜云染出來。

還是他的阮阮來的及時,要不然,等待會百官問起時,他身邊沒個孩子,還以為他寧安侯府怠慢了此次祭祖。

慈寧宮里。

天還未亮,太后已經開始梳妝。

寒王陸洵站在一旁,“母后,您身體這陣子特別不好,現在去,尚且早了些,倒不如晚一些。”

太后擺手,“平日里可以臥病在床,今天,是你父皇的忌日,哀家得去。”

哪怕拖著一副病體。

只要她還有一口氣,還能動。

就算是爬,或者被人抬著,她也不能落下今天。

“母后,兒臣說句不該說的,父皇已經去了幾年了,您就好好養著便是,祭奠的事,交給皇兄和兒臣都能為母后辦到。”

“哀家知道你心疼哀家的身體,可哀家,想跟你父皇說說話。”

到底是在床上躺的時間太久了,她想找個人說說心里話。

“阿潯,你別擔心母后了,倒是你,哀家還未問你,是誰幫你治好了眼睛?”太后臥病在床,陸紫鳶進宮看他時,特意將這個好消息說給了太后聽。

太后心里寬慰不少,當天吃飯也比平時多。

她年紀大了,最是惦念寒王。

寒王是她最小的兒子。

也是,最慘的一個兒子。

陸洵回道:“是寧安侯府的嫡女,姜云染。”

太后想了想,“是那丫頭呀,哀家見過她。”

陸洵劍眉微動,“母后什么時候見過姜云染?”

她三個月前才從道觀里回來。

沒聽說那丫頭進過宮。

母后更是臥病在床,沒有出過宮。

“就前幾天,哀家只是遠遠瞧了一眼,倒是個乖巧機靈的。

哀家還要了那孩子的生辰八字,想著,給她算算命,看你們是否般配呢。

你呀,也老大不小了,到了該婚配的年齡了。”

雖說,她這個兒子有短命之象。

可她總想著讓陸洵找個合適的人成親,最好留個子嗣。

適齡女子可供挑選的倒是極多,關鍵是……能夠壓住陸洵命格的,只有鳳命。

這樣的女子,萬里挑一,極其難尋。

“母后,你恐怕見錯人了。”

“怎么會?”

“姜云染沒有進過宮,不可能見到母后。”

太后詫異,“可本宮確實見了個姓姜的女子,說是侯府的女兒。”

第60章陸洵的血脈第60章陸洵的血脈→、、、、、、、、、、、、、、、、、、、、、、、、、

陸洵早已猜出,“母后,你見的應該是姜阮,寧安侯府的四小姐。”

“這樣啊,哀家看那女子挺出挑的,如果哀家沒看錯的話,那女子的命格,也是極好的。”

當了太后這么多年,這點看人的眼光,太后也是很自信的。

“母后不在乎人品,只在乎命格?”

“阿潯,你也知道,哀家想讓你留下個血脈……”

她已經無法改變陸洵的命運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陸洵的血脈。

這是她身為母親最大的心愿。

“這不止是哀家的心愿,同樣也是你父皇的遺愿。”

陸洵仍舊記得,父皇殯天之時,對他的交待。

留下血脈!

“哀家知道,這些年,沒有讓你動心的女子,可你父皇的遺愿,總是要顧的。”

陸洵:“父皇的遺愿不對。”

太后:“……”

小兒子性子剛強,與先皇年輕時極像。

就連當今皇上對她這個母親和先皇的話,都恨不得照著做,絕不置咄一個字。

偏陸洵,敢當著她的面說,先皇遺愿是錯的。

“你這孩子,你父皇都去了這么久了,你還覺得他是錯的。”

“母后,并非兒臣不孝,而是有錯改正,無錯加勉,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不能說,誰去了,誰就是對的。

人生在世,孰能無錯。

兒臣理解父皇的苦心,可理解不代表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