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今后,我養成了未來奸相

第124章 燕都

賬號:搜索第124章燕都第124章燕都←→:

在考生下意識來抓時,沈逾白的手往旁邊一避,嘲諷一笑,轉身便走。

考生爬起來想追,目光對上四周送考之人警惕的目光時,心中一涼,旋即便生出一股無盡的怒火。

他的名聲盡毀了!

那考生悲從中來,竟嚎啕大哭起來。

沈逾白并未對他有絲毫憐憫。

既選擇以此博出頭,便要承擔失敗帶來的后果。

沈逾白回到周廩生宅子時已是未時(14點),給蘇錦傳遞字條,卻無法傳送過去。

眼見天色尚早,沈逾白便獨自走了出去。

待到再回來,還是無法傳送,他不禁心浮氣躁。

直到戌時,蘇錦的字條傳送過來,沈逾白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

“我就知道你會中!”

沈逾白嘴角不自覺上揚。

此刻他終于有了中府試的喜悅。

“僥幸。”

蘇錦看到字條后立刻回信:“不是僥幸,是實力,就該為自己高興,覺得自己太厲害了!”

幾千人一同參加的考試中了,當然要為自己喝彩。

成功本來就不容易,再不讓自己高興起來,那就太缺乏樂趣了。

既然沈逾白內斂,那她就多夸夸好了。

蘇錦對沈逾白一通夸獎,把沈逾白夸得窘迫不已,急忙轉移話題:“蘇姑娘今日很忙嗎?”

聊起今天的事,蘇錦更興奮。

“你還記得上次許老用的藥水修復卷軸后獲得信息的事嗎?”

沈逾白自是記得。

全國聽證會之前,許老用藥水將卷軸的落款恢復了一些,得到“承元”這個年號。

大越還沒有這個年號,所以卷軸所著之日應該不在本朝。

而且卷軸的落款“沈”與他還是本家。

“許老對藥水進行了改良,今日用在卷軸,又修復了一些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那處恰好是卷軸上的題詩,有個叫燕都的地名,而這一地名出現在你送來的一本游記里,這可佐證那本游記屬實。”

得到這一消息,整個研究組簡直欣喜若狂。

他們之前根據資料做出的研究得到證實,這對越朝研究又是一大突破。

也因為這一發現,蘇錦和整個研究小組連午飯都沒吃,光顧著給卷軸一點點涂藥水。

因為卷軸極脆弱,他們怕卷軸完好部分會受損,只能拿著棉簽沾著藥水一點點清理上面的污漬。

“因為清理工作需要特別小心,我又怕你傳遞消息過來,就自己一點點清理,五千年的卷軸受損太嚴重,不是一時能清理完的,后面一段時間我就要忙這個事情了。”

沈逾白目光一凝:“你在清理卷軸時,卷軸是否攤開?”

“我只攤開了要清理的那部分,怎么了?”

沈逾白道:“字條傳送不過去。”

蘇錦猜測:“難道卷軸不完全打開便不能傳送東西嗎?”

上回西方學者訪華,沈逾白發覺卷軸合攏時無法傳送東西,今天又有新發現。

蘇錦立刻提議要試試卷軸在什么程度無法傳送。

卷軸合攏,每擱一個呼吸她就攤開一點,讓對面的沈逾白一直試。

原本以為要試很多次,沒想到剛攤開到十分之一左右,一朵艷麗的牡丹花便出現在桌上。

那牡丹嬌艷欲滴,左右竟點綴著珍珠,而銜接珍珠的,是一條條金絲。

這個季節哪兒來的牡丹?

蘇錦伸手去摸,才察覺出異常——竟是絹花!

她立刻捧起來仔細看,這絹花顏色漸變,花瓣形狀各異,靈動自然,要不是她動手去摸,根本發現不了這不是真的。

巧奪天工啊!

絹花除了珍珠銜接的部分外,便只有金簪。

應該是女子盤發之后簪在頭頂。

蘇錦跑到鏡子前,把花頂在頭頂,立刻讓她整張臉都雍容華貴起來。

這一戴就舍不得摘下來,

她干脆用簪子隨便挽了個發髻,牡丹絹花就仿佛開在耳邊,興奮地跑回去給沈逾白寫字條。

昏暗的房間里。

沈逾白將花傳送過去后,便坐不住起身在屋子里踱步。

那雜亂的腳步全然沒了在考場上的從容。

目光時不時便往卷軸上掃,毫無動靜。

等待得越久,心便越發焦躁。

貿然送花,怕是冒犯了蘇姑娘。

他生出幾分懊悔。

若蘇姑娘生氣該如何是好……

或許該給蘇姑娘賠個不是?

沈逾白踟躕間,一張字條飄飄蕩蕩落在桌子上。

沈逾白疾步奔去將字條撿起,輕飄飄的字條入手,目光卻不敢落到字條上。

深吸口氣,壓下忐忑,咬牙看去。

便是蘇姑娘真生氣了,他認錯就是。

看到字的一瞬,臉上的凝重宛如被二月春風拂走,也帶來了春暖花開。

“這牡丹太好看了!你怎么突然想到要買牡丹花?”

蘇姑娘歡喜那牡丹簪花。

沈逾白心中多了幾分歡愉。

被沈勇送回來后,瞧著難得四下無人,他就想去看看附近有什么書肆。

在經過絹花鋪子時,腳尖一轉就進去了。

當掌柜將各種絹花拿出來時,他一眼相中那朵牡丹。

“在我心中,蘇姑娘該如牡丹般榮華、圓滿而又艷麗。”

蘇錦被夸得臉通紅,仿若涂了腮紅,在耳邊大朵正紅牡丹的襯托下更嬌艷。

晚上睡覺,她特意找了個盒子把花放進去,以免落灰。

躺在床上,她總想著那朵牡丹,翻來覆去睡不著,干脆爬起來把牡丹抓在手里,這才心滿意足入眠。

因為前一天的發現,楊老等人連太極都不打,早早就來了工作室。

他們早,蘇錦比他們更早。

蘇錦揉著酸疼的腰笑著對老人們道:“來看看我一個多小時的成果。”

大佬們紛紛圍過來,掏出放大鏡圍上去,對著那泛著瑩瑩水光的部分仔細觀察。

“這瞧著像山頂。”

“山頂不會是這么奇怪的形狀,更像石頭。”

“我看像個葫蘆。”

大佬們七嘴八舌,一時間爭吵不休。

蘇錦忙了一個多小時,只清理出嬰兒指尖那般小塊,根本無法辨認。

眼看幾人越吵越兇,蘇錦趕緊制止他們:“等再清理一些出來,就能看出具體是什么,我們先去開會吧。”

楊老率先掏出本子:“昨天下午我翻閱了大量古籍,找到了一些有關燕都的記載,與我們的猜測相反,燕都應該是個縣。”

“為什么一個縣會出現在這個卷軸上?難道卷軸的主人是燕都人?”

李老邊思索邊道。

他們昨天在得到“燕都”這個地點后,就一直翻閱資料查找相關信息,只是這叫燕都的地方記載實在太少,根本沒找到具體地點。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