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仙有進度條

第39章 煉化通訊裝置

第39章煉化通訊裝置第39章煉化通訊裝置←→:

確認通訊裝置沒有問題,那么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先將其煉化。

子欒曾經提醒過他,煉化它需要‘通天符’,而且最好完全融合之后,所以王平等到現在才來安裝它。

煉化的方法子欒沒有具體說,那應該就是最常規的辦法,只是要附加‘通天符’的能力,但王平還是謹慎的先做了嘗試。

他先調用一具金甲傀儡作為媒介,用部分元神意識套用‘通天符’的力量后再去煉化它,回饋的感覺就好像是用小孩子舞動大刀一樣吃力,卻沒發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于是,他收起金甲傀儡,驅動元神具現出‘通天符’,用盡全力來進行煉化。

煉化一件法器或者魔兵的過程,其實就是讓法器或者魔兵與自身的氣息融合,做到元神意識與法器內部的法陣符文融合為一體,這樣一來修士只需要一個念頭就能動用法器的全部力量。

這是一個耗費時間的過程,其他倒不需要付出什么。

經過半個月的煉制,王平心中有了底,這套通訊裝置他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來煉化。

在連接‘通天符’的強大力量后,他終于將通訊裝置內部的法陣結構摸清楚,它的基礎是最簡單的‘轉移符’,只不過層層迭迭堆積在一起。

只有這數丈高的通訊裝置內部,其構建的‘轉移符’如果展開的話,有半個南林路那么大,以前王平之所以無法探查清楚,是因為它可以連通數萬公里距離的木靈之氣,與它們產生一定的共振。

尋常修士探查它,它會將其帶入到它連接的龐大世界。

只不過,如果沒有穩定的裝置,它對數萬公里之外的木靈之氣感知就會降低很多,但也能勉強傳達一些信息。

不知不覺又到了冬天。

春節前夕千木觀又迎來不少拜訪的修士,他們大多數都由趙乾安排。

臘月二十六這天,趙乾和往常一樣忙完手里的事情,回到后山他的獨立道場。

千木觀內所有弟子的道場都建造得類似山頂道場,外面有靈木樹園林打造的聚靈陣,然后是幾間草屋組成的小院,園林中偶爾有涼亭假山點綴一二。

此刻在趙乾的小院外面,早已有兩位內門弟子等候多時,其中一人還是一位入境修士,這人便是負責內務的弟子,是趙乾上位后親自從趙家挑選的一位后人,名叫趙真。

“叔父!”

趙真恭敬的行禮,他身邊的弟子則是抱拳作揖,并沒有說話。

趙乾只是點頭,臉上沒有任何意外,因為他習慣處理好內院的事務后,回到自己的道場再處理內務的事情。

三人先后進入院子。

趙乾慢悠悠坐下的時候,趙真上前點燃旁邊的爐火準備沏茶,趙乾也沒有阻止,他拿出一副棋譜研究的同時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弟子,問道:

“今天是何事需要面呈我的?”

這位弟子依舊是沒有說話,他從胸口的衣兜里拿出一枚用暗語書寫的竹簽,恭敬的遞給趙乾。

趙乾掃了眼旁邊忙活的趙真,伸出手將其接過來翻閱。

隨后趙乾面色變得略顯凝重,在他看完之后立刻將竹簡毀掉,然后對趙真吩咐道:“別忙了,你帶他下去,從現在起他將不再是內務弟子,你給他另外安排一個身份。”

“是,師父!”

趙真也沒有問為什么,果斷放下手里的茶壺,上前和遞送情報的弟子小聲交代兩句,便帶著他往院子外走去。

趙乾在兩人離開后騰云而起,往后山玉成道人的道場飛去。

當他落在老槐樹旁邊看向燈火通明的小院時,玉成道人正在和他一位老朋友喝茶敘舊,當他走近院門口抱拳行禮后,就聽玉成道人問道:“何事啊?”

從他的語氣可以聽出,他現在很滿足很開心。

趙乾不經意間瞟了眼玉成道人的客人,卻是依舊保持著沉默。

“天善道友是自己人,你有何事盡管直說。”

“是,師祖!”

趙乾自然不會違背玉成道人的吩咐,畢竟他該做的已經做過,便低著頭匯報道:“十幾年前,文海道長調查宣和道人一案時,查到有人在東南海域購買長清師祖行蹤等相關情報…”

玉成道人聽趙乾說起自家徒弟,臉上隨和的表情立刻變得嚴肅,一旁的天善道人不動聲色的起身并退后一步,然后化作一道流光往火院方向飛去找阮春子他們喝酒。

趙乾繼續說道:“后來,文海道長被左宣道長調去真陽山,負責查清長清師祖要求交易的‘神魂引子’是否是真的,事后發現這里面有問題,便在左宣道長的安排下進入北方繼續調查…”

“經過文海道長三個月的走訪,他查到那位試圖交易‘神魂引子’的修士,也是從東南海域進入的北方,文海道長順著這條線查到東南海域,經過十幾年的經營,還有我們內務弟子的協助,終于在五年前進入到一個聚會組織…。”

玉成道人本能的放下手里的茶杯,盯著趙乾的目光更為嚴厲。

趙乾或許是感覺到壓力,加快語速說道:“他們中有一位木靈修士,以兩套器修晉升第三境的材料為懸賞,懸賞長清師祖的行蹤。”

“就這些嗎?”

“還有一些,是一個月前查到的消息,這位木靈修士的身后有一位三境太衍修士,喚作程溪,他還有一位道侶,同樣是三境太衍修士,叫做卻彩,原來,她大多數時間都在東洲閉關,這段時間一直和程溪待在東南海域,但具體待在什么位置還沒有查到!”

玉成道人重復問道:“就這些嗎?”

“目前只有這些!”

“我記得這個案子是由左宣道長負責的吧。”

“對!”

“當初內務每天至少會收到十起這樣的情報,她卻能敏銳的察覺到這條線,確實有獨到的眼光。”

玉成道人用自言自語的語氣說完這句話。

趙乾聞言遲疑了兩息,然后回應道:“當初宣和的背景很復雜,左宣道長接到情報后,與我單獨交流過意見,我們一致認為以宣和那樣的背景,普通的聚會應該不至于讓他舍身犯險,所以才讓文海道人親自去往東南海島。”

他雖然不清楚玉成道人為何會說出這句話,但必要的解釋一定要說出口。

玉成道人聞言,知道趙乾誤會他的意思了,他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招呼道:“我們一起去見一見左宣道友吧,他與文海接觸得最多。”←→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