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1546第二百一十三章結案與娶妻_365
第二百一十三章結案與娶妻
“我嚴東樓又回來了!”
國子監齋舍內,海玥收拾著行李,準備正式畢業,搬出宿舍,就聽后面傳來洪亮的聲音。
三人轉身,驚喜地發現嚴世蕃站在門口,面容燦爛,頓時迎了上去。
“哈哈哈!”
嚴世蕃咧嘴大笑,以舉人之身拍打著三位進士之尊的肩膀,倒也沒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俺爹還是閣老哩!
當然,重要的不是即將去翰林院直入六品編撰的林大欽,也不是準備參與庶吉士選拔的海瑞,嚴世蕃很快湊到海玥身邊,使了個眼色。
海玥帶著他到了屋外,低聲道:“夏氏的罪名被太后特赦了……”
嚴世蕃頗感意外:“太后寬仁啊,這等賊女都能饒恕!”
既然不喜歡他,那就是完全的賊女了,沒想到真能活下來?
海玥道:“按照錦衣衛的風格,抓住黎淵社的人肯定是嚴刑拷打,逼問出有價值的情報后處死,最初抓住的校尉盧源,文孚也僅僅是承諾不用極刑。”
“太后則行懷柔之策,給逆黨留條退路,想那黎淵社即便再會蠱惑人心,其黨羽對抗朝廷的決心也難持久,稍顯動搖,則人心必散!”
嚴世蕃聞言臉色微變:“他們不會真降吧?”
若真降了,自己還怎么擒賊立功?
“終究會有頑抗之輩的……”
海玥沒有多言,轉而問道:“嚴伯父氣消了么?”
“什么消氣啊!我爹他……他就沒生氣!嘿!”
嚴世蕃笑聲中帶著一絲微不可查的顫抖:“爹本就開明,更對查明黎淵社的賊子最是上心,只是責備了我,事先沒有告知他老人家,罰我關了幾天禁閉而已!”
反正嚴嵩下手有分寸,沒打臉,任他演。
海玥心里其實有數,也微笑頷首:“那就好!”
“這件事終究告一段落了,黎淵社想以我為突破口,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蹦跶不了多久了!”
想到從鄉試的綁架,到會試的落榜,未婚妻的波折,如今殿試都已塵埃落定,嚴世蕃頗為感慨,謹記父親的教導,趕忙進入正題:“明威也要盡快與嫂夫人成婚才是!”
“啊?”
海玥都愣了愣,哭笑不得:“這稱呼有些早吧,六禮第一禮還未過呢!”
“不早不早!”
嚴世蕃語氣十分真摯:“明威自入京以來,與嫂夫人雖隔重城,然鴻雁往來,相守如一,尺素傳情,風雨同舟,此情此志,實在令我羨慕不已啊!我此番婚事受挫,情路坎坷,更當引為鏡鑒,既遇良緣,豈敢負此佳期?”
‘你把這口才用在娶妻上面,早就覓得良人了……’
海玥失笑,其實他與黎玉英的書信里,探討的都是朝堂之事,從無情意綿綿的肉麻話,但嚴世蕃所言確實有道理。
能在古代遇到一位合心意的女子,總比起成親前都不能見上一面,全靠旁人口中描述,成親當晚再開盲盒要好,如今又能得雙方親人認可,已是天作之合。
現在這位又湊上來,海玥也順勢道:“六禮繁瑣,東樓來幫幫我?”
“好啊!”
嚴世蕃大喜過望,拍了拍胸脯:“這些我熟!熟能生巧嘛!”
這似乎沒什么好驕傲的……
兩人說完話,回到齋舍內,將主要是藏書的行李搬出來,出了國子監門口,英略社孔武有力的漢子們已經在等待。
在確定好住處之前,海玥先請海瑞和林大欽到英略社暫住,安頓下來后,一并拜會爹娘。
見到海浩和朱琳,嚴世蕃頗為驚訝,這兩位的氣質實在突出,暗嘆難怪能生出這等兒子來,趕忙上前行禮:“海伯父!海伯母!”
海浩不知這位的德行,只聽說是兒子最要好的兄弟,還為會社的創建鞍前馬后,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熱情地道:“賢侄莫要多禮,我家十三郎自入京后,多蒙你照顧了!”
“哪里哪里!”
這話說的,讓嚴世蕃的臉皮都不禁微微一紅,趕忙道:“平日里明威也照顧我的,如今趕上了他的人生大事,小侄還請出一份力,望伯父伯母應允!”
海浩笑道:“難得你有這份兄弟情義,當然好啊,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
嚴世蕃正色道:“小侄別的也幫不上太大忙,但挑選一位合適的媒人,還是能起到幾分作用的!”
納采是六禮第一步,是男子家中請媒人攜帶禮物,到女子家中初步商議的過程。
這一步最關鍵的,不是送多少禮物合適,而是挑選一位合適的媒人。
所謂明媒正娶,這個“媒”是極為關鍵的,不僅是從提親到完婚,所經的三書六禮,媒人全程參與,關鍵在婚前,媒人需核實雙方的家庭背景、財產狀況,并擔保信息的真實性,在婚后,夫妻矛盾仍由原媒調解,如果鬧到對簿公堂的地步,那去地方衙門時,也要媒人出庭。
媒人分為官媒和私媒,前者服務于官員士紳,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權,后者活躍于民間,由于良莠不齊,借雙方信息不對稱大肆斂財,甚至將一些有缺陷的男女配給正常人,形象逐漸被丑化,在戲曲里面多以嘴角痣、巧舌如簧的印象出場。
講白了,就是缺德事干多了,形成的刻板印象。
毫不夸張地講,在古代,男女兩方的家境決定了婚姻的上限,媒人的選擇則決定了婚姻的下限。
“嫂夫人的身份畢竟不比尋常人家的女子,這一般的官家媒人恐怕難以勝任啊!”
嚴世蕃倒是不覺得,哪個昏了頭的媒人,敢在今科榜眼和太后義女的婚事之間使絆子,但恰恰因為雙方的地位太高,由此牽扯出的禮數問題,一般的官媒恐怕都應付不了,也要格外注意。
“竟是如此……”
海浩還真沒想到其中有這么多門道,聽完后都覺得漲了見識,耐心問道:“賢侄可有舉薦之人?”
嚴世蕃此來是做了功課的:“小侄確實打聽到一人,曾入禮部習婚儀,專司京師高門的媒聘,被人稱作‘牽絲夫人’,可堪重任,便是有人就嫂夫人原是外藩郡主的身份刁難,她也能從容應對……”
聽到這里,朱琳的眼神里略微有些復雜,卻也是一閃而逝,帶著柔和的笑意,頷首道:“有勞賢侄了!”
“哈哈!應該的!應該的!”
趁著兩位長輩和興沖沖的嚴世蕃以過來人的經驗,講述婚禮的細則時,海玥找到莫老,提及之前安排的一件事。
如今他們功成名就,也該接各家人過來享福了。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之前爹娘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好處,海浩和朱琳自個兒跑來京師,毋須去家鄉接,但海瑞和林大欽都是單親,他們的母親還需要關注一下身體健康。
歷史上林大欽英年早逝,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高中狀元之后,興沖沖地把母親接來京師享福,結果老夫人習慣了南方的天氣,受不住北方的苦寒,很快就病倒,林大欽趕忙將母親送回廣東,但這一來一回的折騰,讓他的娘親元氣大傷,沒多久就病逝了。
林大欽萬念俱灰,接連嘔血,由此辭官歸鄉,于潮州講學,三十多歲也病死了。
當然這期間還有些別的原因,但此事是主因,海玥自要防備,早早在他面前提及了此事。
林大欽自己也體會過什么叫水土不服,他來到京師后其實沒遭什么罪,國子監的齋舍住宿環境不說一等一的好,也比平民百姓強得多,即便如此,這一年多還是生了幾場大病,尤其是會試那一場,直接影響了發揮,不然三元魁首都有望獲得。
有鑒于自己年紀輕輕,都落得如此,林大欽在海玥的提醒下,徹底重視起來。
海瑞那邊也是同理。
他的母親謝氏身體倒好,歷史上活了八十二歲,七十歲的時候身體還很硬朗,過大壽時海瑞才舍得買兩斤肉慶賀,后來還被胡宗憲拿來當談資,也不知是感慨其清貧,還是嘲笑其迂腐。
但歷史上海瑞是大器晚成,年近四十考了舉人,入京趕考一次就放棄了,然后開始在福建當官,帶著老母親和妻女輾轉南方各地。
現在直接讓海母入京,倒也不能一定確保她習慣北方的天氣,路上也得關照些。
海玥不是只提議,他直接讓英略社安排人手,一路護送兩家的親屬來京。
此時莫老就道:“小少爺放心,回廣東接人的隊伍已經出發,連醫師都準備妥當,保證讓兩位老夫人北上時一路順遂。”
海玥并不放心普通的醫師,除非是李時珍那樣的名醫,還是叮囑道:“若是八嬸和林伯母途中水土不服,就暫且停于當地修養,切莫急于趕路,加重病情……”
莫老連連點頭:“明白!明白!”
待得兩邊都商量完畢,嚴世蕃自告奮勇地帶著海浩去請那位牽絲夫人,宮內恰好送來一份帖子,上面只說了一件事。
太后御賜,原安南芳蓮郡主黎玉英正式改名為……
朱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