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104章 老種相公的夙愿!

賬號:翻頁夜間第104章老種相公的夙愿!第104章老種相公的夙愿!→:、、、、、、

趙桓看著岳飛昂揚的斗志,眼中流露出贊許神色。

就要有岳飛這樣的斗志。

一代代宋朝皇帝委曲求全下,大宋武人的精氣神被閹割,失去了開拓進取的力量。

當朝廷連自保都辦不到,就不可能去想擴張。

如今,趙桓要改變,就需要岳飛這樣的人。

趙桓問道:“鵬舉打算怎么出兵?”

岳飛回答道:“回稟官家,臣愿率軍為先鋒,先一步去真定府。”

“之前官家擊敗完顏宗望,黃河以北各州歸附朝廷。臣帶兵北上,就可以再次去真定府駐軍,抵御即將南下的金人。”

“準了!”

趙桓直接就同意了。

“謝官家!”

岳飛眼珠子一轉,又道:“臣聽說工部制造了一批新的火器震天雷,威力巨大。臣北上真定府,可否攜帶一批震天雷使用?”

趙桓說道:“你去找李彥仙,他負責火器營。目前工部制造出來的震天雷,都在李彥仙手中。朕先給你一千枚,后續有專門的人運送補給。”

“謝官家!”

岳飛心中激動起來,急匆匆去找李彥仙交接。

在岳飛離開后,趙桓想著金人南下,他必須要御駕親征。

要樹立皇帝的威望,就必須御駕親征。只是他離開大后方后,還得去見一見趙佶,看看趙佶的狀態,也要安置好趙佶。

趙桓吩咐道:“來人,擺駕龍德宮。”

黃經立刻安排下去,趙桓乘坐馬車往龍德宮去。

鑾駕在龍德宮外停下,趙桓大步往宮殿中去。只是他進入宮殿中,卻沒見到趙佶欣賞歌舞,問道:“父皇在哪里?”

內侍神色恭敬,稟報道:“回稟官家,太上皇在書房。”

“咦,父皇竟然不欣賞歌舞了?”

趙桓很是意外,大步朝書房去。

這個便宜爹,趙桓沒什么好印象,卻保留了尊敬。他站在書房外,叩響了房門。

啊!!

驚呼聲從房間中傳來。

旋即,傳來趙佶歇斯底里的吼聲:“你們這些女人,就不能讓朕清閑幾天嗎?”

“都說了,朕這幾天要清心寡欲,要修身養性。誰敢再逼我,誰敢再算計朕,朕就要自殺了。”

“給朕滾,滾,滾……”

咆哮聲中,帶著憤怒,帶著無奈,更似乎有一些絕望。

趙桓聽得很意外,推開門進去,一眼看到了趙佶。

剎那間,趙桓也愣了下。

眼前的趙佶很瘦,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面頰都微微慘白,一看就很虛的樣子。

這是榨汁榨得太狠了。

趙桓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拱手道:“父皇。”

趙佶看到趙桓,頓時紅了眼,大怒道:“逆子,都怪你。如果不是你的算計,朕怎么會淪落至此?”

趙桓問道:“朕怎么算計父皇了?”

趙佶咬牙道:“你允諾所有的妃嬪宮女,凡是生下兒子就有封賞。現在這些女人,全都如狼似虎,太可怕了。”

趙桓笑瞇瞇道:“父皇一貫喜歡選秀,喜歡播種,怎么不愿意了?”

趙佶咬牙道:“當你的喜好,變成日復一日的工作,沒有半點樂趣,誰能撐得住呢?”

“朕不是二十歲的年輕人了,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

“二十歲沒成親的年輕人,是硬著等。朕現在一堆女人,是等著硬,卻還要被一群女人算計。”

“就算朕躲避,也有人下藥催情,或者是下蒙汗藥。都是你這個逆子,如果不是你給她們撐腰,朕豈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咳咳……”

說到這里,趙佶輕聲咳嗽起來。

咳嗽聲愈發急切,似乎扯動了身體。

好半晌,趙佶才緩過來,情緒發泄后也恢復了許多,問道:“你今天來有什么事?”

趙桓正色道:“金人又要南下了,朕要御駕親征。父皇在后方好好待著,希望你安分守己。”

趙佶嗤笑道:“你放心,朕不會出手的,朕等著你失敗。”

“皇帝,金人兇狠,不是那么容易擊敗的。”

“你靠著奇謀,擊敗了完顏宗望。難不成,還能靠奇謀,再一次擊敗其他金人?”

“當兩軍對壘,金人的騎兵天然更強,你一定會失敗的。”

“朕等著你落敗,到時候你會發現,你勝利時周圍都是好人。一旦失敗,周圍都會是壞人,朕拭目以待啊!”

趙桓也就不再多說,吩咐道:“父皇好好享受吧。”

說完,趙桓大步離開了。

他一路回到宮中,剛停下來歇息沒一會兒,內侍進入道:“官家,樞密使老種相公求見。”

趙桓吩咐道:“傳!”

內侍傳旨,不一會兒,種師道略微佝僂著背走了進來,行禮道:“臣種師道,拜見官家。”

趙桓安排人搬來座椅,讓種師道坐下后,問道:“種公入宮,有什么事情嗎?”

種師道正色道:“完顏杲這個金國真正的太子,要帶著大軍從河東路南下,官家應該要御駕親征迎戰吧?”

“對!”

趙桓毫不猶豫回答。

種師道繼續道:“官家去東路迎戰,臣請去西路,主持迎戰完顏宗翰和耶律懷義的戰事。”

趙桓看著發須皆白的種師道,皺眉道:“種公年紀太大了,不適合長途跋涉。”

種師道從座椅上起身,撩起衣袍跪下,高聲道:“都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老臣今年七十五,往七十六歲去了,這個年紀隨時都可能病死。”

“老臣一輩子征戰沙場,不愿意老死在床榻上。”

“雖說種家很多人是武將,可是我種家是書香門第,曾祖父種放更是一代大儒。”

“老臣幼年,拜張載為師,恩師教誨我們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老臣慚愧,無法做到恩師的教誨。”

“仰賴圣君在朝,老臣得到器重,朝廷也一掃頹勢,不再壓榨百姓,更是取得了對外作戰的初次勝利。”

“臣老了,恐怕看不到光復華夏的那一天。”

“臣,不想死在榻上。”

“就算死,臣也要死在戰場上,為大宋立功,為我大宋武將樹立榜樣。大宋朝的武將,不怕死不惜死。”

說話時,種師道淚流滿面,以頭叩地道;“請官家準許,讓老臣再出征一次。”:xh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