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嘲諷太上皇!第126章嘲諷太上皇!→、、、、、、、、、、、、、、、、、、、、、、、、、
吳敏面頰抽了抽。
太上皇的想法,仍是如此的天真啊!
這人擅長詩詞書畫,懂得天象地理,連蹴鞠也擅長,是全方位發展的老藝術家。
唯獨不擅長治國,更別說打仗了。
今上卻有霹靂手段,殺奸佞,敗金人,一掃頹勢。
這樣的對比,才凸顯出太上皇的無能。
廢物啊!
吳敏心中腹誹一句話,臉上神情卻沒有絲毫變化,回答道:“回稟太上皇,官家沒有落敗。相反,官家即將凱旋。”
“凱旋?”
趙佶愣了下,眼中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說道:“逆子御駕親征沒多長時間,就要凱旋回來了嗎?”
吳敏肯定道:“是,官家即將凱旋。”
趙佶沉默一會兒,仍是不相信趙桓取得了大勝。
他冷著臉,哼聲道:“不過是取得了一點點微末的勝利,就拿著這樣的勝利來忽悠人,想借此增加威望,心計太重了。”
“皇帝這個人,朕太了解了。”
“他擅長隱忍,一貫心機深沉,卻沒有真正的實力,所有的一切無非靠著算計。”
“終究難登大雅之堂。”
趙佶繼續道:“他想用這樣的算計,來贏得朕的尊重嗎?”
“那是不可能的。”
“他又不是唐太宗,幾乎靠著一己之力,打下了大唐的江山,李淵拿李世民都沒辦法。”
“朕卻不一樣,這個逆子,沒有這樣的實力。”
吳敏神情嚴肅,回答道:“太上皇,官家真的是大獲全勝,是真正凱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趙佶得了吳敏的話,情緒瞬間失控了,掀翻了面前的畫板,扔掉了畫筆,眼神猙獰,眼中有著濃濃的不解。
他咬著牙,歇斯底里道:“皇帝憑什么取勝?為什么他能取勝?朕才是最聰明的皇帝,朕對外的征戰都沒有取勝,他怎么能呢?”
吳敏知道這是趙佶骨子里對今上的鄙視。
是骨子里的傲慢。
更是骨子里的嫉妒。
吳敏越看趙佶,越覺得可悲。
大宋怎么攤上這樣的皇帝,一攤上就是二十余年。二十多年的時間,如果一點點推進事情,就算再怎么緩慢,也能做很多的事情。
尤其趙佶二十多年享樂,操弄權術,導致朝廷吏治敗壞,地方民不聊生。
吳敏心中也有一口氣,臉色愈發肅殺,強硬道:“太上皇,官家取得了真正的大勝,前所未有的大勝。”
“真定府元氏縣一戰,官家正面擊潰金國諳班勃極烈完顏杲率領的大軍,擊潰了金國的鐵浮屠。”
“此戰,俘虜五萬三千余人。”
“與此同時,種師道帶人去西路軍指揮,也取得了大勝,俘虜金國的驍將完顏婁室,擊敗了完顏宗翰和耶律懷義的大軍。”
“種師道,俘虜兩萬余人。”
“總共的俘虜,多達七萬多人。”
“這樣的勝利,是我大宋開國以來,對外作戰中前所未有的大勝利,更是歷代帝王都沒有辦到的。”
趙佶倒吸了口涼氣。
那瘦削且略微蒼白的面頰上,充斥著濃濃的難以置信,完全無法相信趙桓,能取得這樣的大勝利。
怎么可能呢?
趙桓從娘胎里出來,就是個不吭聲不出氣的受氣包。當了太子后更是低調小心,說話都沒底氣。
怎么突然就變了。
難道當了皇帝就不一樣?
他也當了皇帝,也沒什么變化,沒有變得英明神武啊。
趙佶背著手來回踱步,時不時再看吳敏一眼。
許久后,趙佶頹然坐下,看著眼前的吳敏,問道:“吳卿,你說朕是不是比不了皇帝?”
吳敏淡淡說道:“太上皇遠比官家聰明!”
“哦,當真?”
趙佶眼中露出一抹歡喜,問道:“既如此,為什么朕當國主政,朝廷每況愈下,被金人肆虐,險些要亡國。這個逆子當了皇帝,卻硬生生逆天改命。”
吳敏沉聲道:“太上皇,這也是很簡單的事情。”
趙佶問道:“什么意思?”
吳敏陰陽怪氣說道:“官家不喜歡古玩字畫,從不選秀,也沒有采買花崗石,更不崇信道家,連蹴鞠游玩都沒有。”
“太上皇有十分聰明,把十二分的聰明,都用在這些上面。”
“官家有八分聰明,卻把所有聰明都用在治國上,從沒有任何的奢靡享受。”
“這就是區別。”
趙佶一瞬間瞪大了眼睛,感受到吳敏話語中的嘲諷,感受到那明晃晃的不屑,呼吸都愈發急促起來。
更是憤怒!
趙佶紅著臉,伸手指著吳敏道:“你,你……”
吳敏說道:“臣只是說了點事實,實際上,太上皇應該開心才對。”
趙佶咬牙切齒道:“你什么意思?”
吳敏回答道:“如果官家無能,擋不住金人,大宋的國祚滅亡,太上皇和官家就是亡國之君。”
“官家能力卓越,力挽狂瀾再造大宋,乃至于未來讓大宋興盛,對太上皇也有幫助。”
第126章嘲諷太上皇!第126章嘲諷太上皇!→、、、、、、、、、、、、、、、、、、、、、、、、、
“比如漢武帝,如果沒有托孤之臣霍光的力挽狂瀾,沒有繼任者漢宣帝的一掃沉疴,漢武帝評價絕對更差。”
“再比如司馬懿,此人性情卑劣,卻篡權奪國。司馬家開國后,后人無能,出現八王內亂,更導致五胡亂華。”
“以至于,人人辱罵司馬懿鷹視狼顧,罵他落水放屁,罵他缺少忠義。”
“試想下,他的后人能力卓越,打造一個國力強勁的晉朝,能驅逐蠻夷,光耀華夏,司馬懿的評價絕對不一樣。”
“一切以結果論的,這事兒放在太上皇的身上,您不應該慶幸嗎?”
趙佶面頰抽了抽。
似乎他是應該慶幸。
可他的內心,實在是高興不起來。
他一輩子享樂恣意,導致地方上民不聊生。逆子上位不久,力挽狂瀾,擊潰金人,父子對比的傷害太大了。
吳敏行禮道:“太上皇,大宋好不容易才有今天,請太上皇能安分守己,不要給官家添亂了。”
趙佶聽不得這樣的話,咆哮道:“滾,給朕滾啊!”
吳敏輕輕一笑,行禮后轉身離去。
東京城,西北面。
郭橋鎮。
趙桓帶著大軍一路南下,從真定府一路南下,經過趙州、磁州等地,南下進入京畿路滑州,一路回到了郭橋鎮,距離東京城很近了。
趙桓帶著大軍徐徐趕路,琢磨著最大化利用這一次的勝利。
恰在此時,有士兵飛快回來稟報道:“官家,種相公帶著大軍,從郭橋鎮西面來了,請求覲見。”
趙桓眼前一亮,吩咐道:“把人帶過來。”
士兵去通知。
不一會兒,種師道披著甲胄,精神矍鑠的來到趙桓面前,抱拳行禮道:“臣種師道,拜見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