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132章 太廟立誓,光復燕云十六州!

賬號:翻頁夜間第132章太廟立誓,光復燕云十六州!第132章太廟立誓,光復燕云十六州!→:、、、、、、

種師道聽到趙桓也要來國防大學,還是當名譽校長,心中就激動起來。

皇帝在,國防大學的規格就不一樣。

國防大學出來的武將,幾乎等于是天子門生。

文人參加科舉,在殿前考試,最后東華門唱名,一個個都成了天子門生,武人是賊配軍,地位低下。

國防大學建立,武人就不一樣了。

種師道一把年紀了,從基層一步步爬到樞密院,困難過,也風光過。

如今去國防大學傳道授業,心中十分向往。

實際上,這也是老種家的傳統。

種家祖上是大儒,本就是傳道授業的。

種師道花白的胡須微微晃動,高聲道:“官家,臣愿意去國防大學。不過國防大學,也類似于太學嗎?”

趙桓點頭道:“是一樣的,唯獨國防大學的學生不能泛濫,目前都從軍中的精銳選拔,一層層的選上來培養。”

目前要從士人階層挑選武官,肯定是不現實的。

士人都不樂意。

士人的骨子里,是瞧不起當兵的,認為當兵的是賊配軍。

為什么漢唐武德充沛,因為出將入相是一起的。武人征戰沙場,也一樣可以拜相。

恰是如此,才有無數投筆從戎的人,才有人感慨百無一用是書生。

如今的大環境,無法促成士人來入伍。

種師道得到趙桓的允諾,更是激動道:“官家仁義,天下武人都會感恩官家。”

趙桓搖頭道:“種公言重了。”

“朕這么做,只是希望武人得到應有的地位和待遇。”

“保家衛國是當兵的負責,開疆拓土也是當兵沖鋒陷陣,為什么還要瞧不起這些人呢?”

“這是不對的。”

趙桓眼神肅然,擲地有聲道:“恰是如此,朕要撥亂反正,武人該有相應的尊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尊敬英雄崇尚英雄,就難以長久。”

種師道心悅誠服道:“官家圣明!”

歡喜歸歡喜,種師道卻又憂心忡忡道:“老臣擔任樞密使,就有無數人反對。”

“現如今,又要建立國防大學,提高武人地位,恐怕不容易。”

“所有文官,必然會反對的。”

“就算李相公、楊相公開明,他們也支持武人,卻還是會反對的。”

趙桓神色自信,說道:“國防大學的事情,朕來安排,種公回家安心等著就是。你也不要上書致仕,等著就行了,朕來運作。”

種師道皺眉道:“一切壓力都官家扛了,這不合適。”

趙桓心中有了定計,笑道:“放心,朕心中有數,這事兒不難。”

“臣領命!”

種師道遲疑一會兒,才點頭離去。

趙桓把建立國防大學的事兒梳理了一遍,才回到偏殿休息。今晚上他喝了不少的酒,現在瞇著眼睛休息。

黃經等了一會兒,問道:“官家,今晚上去哪里呢?”

趙桓想了想,吩咐道:“去德妃寢宮。”

德妃名叫朱蕓,和皇后一個姓氏,二八年華的年紀。

趙桓當太子時,朱蕓就在太子府伺候,當時是妾。等趙桓成了皇帝,朱蕓才得以被封為德妃。

在黃經的帶領下,趙桓一路來到朱蕓的寢宮。

相比朱璉的雍容華貴,朱蕓更加的小家碧玉,骨子里透著江南女子的婉約和柔順。

朱蕓衣裳稍緊,勾勒出了身材的曲線,更透著一絲的魅惑。

她眼神柔媚,看趙桓的眼神更是柔情似水,柔聲道:“妾身拜見官家。”

趙桓道:“不必多禮。”

朱蕓領著趙桓在殿內坐下,主動為趙桓按摩,一邊按摩,一邊道:“妾身聽說官家擊敗了金人,又取得了大勝,官家太厲害了。”

趙桓笑了笑,閉目養神任由朱蕓按摩。

只是,朱蕓的按摩卻偏了,漸漸的一只手下移,深入了……

為了讓朱蕓感受清楚到底有多厲害,趙桓最終挺深而出,讓朱蕓體驗了皇帝的財大器粗。

一切風平浪靜,趙桓在朱蕓的伺候下洗漱,晚上住在朱蕓的寢宮。

第二天大清早。

趙桓穿戴整齊,換上朝服來到前殿。

早早的,李綱、楊時等政事堂宰相,以及種師道和宗澤等樞密院重臣到齊了。

趙桓看向李綱,問道:“獻俘太廟的事,準備好了嗎?”

李綱回答道:“已經準備妥當。”

趙桓道:“走吧。”

所有人跟著趙桓走出皇宮,一路往太廟去。

這一次,沒有搞什么肉袒牽羊,只是押解了完顏昌和完顏婁室,以及其他金人的主將來到太廟外。

文官武將肅然站立,完顏昌和完顏婁室等金人全部跪在了地上。

趙桓來到太廟內,親自為一眾老祖宗上香,陳述迎戰金人取得的戰果。

一切闡述完,趙桓帶著文武百官鞠躬行禮。

等走出了大殿,他面對著聚集的文武百官,高聲道:“年初的時候,朕帶著宗室的王爺們來太廟祭祖,祈求太祖和太宗等先祖的庇護。”

“當時無數的人哭,希望列祖列宗庇佑,讓我大宋能幸免于難,不會亡國滅種。”

“朕心中在想,日哭夜哭,能哭死金人嗎?”

“哭不死的。”

“要抵擋金人,哭是沒用的,要靠滿朝諸公的付出,要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

“恰是如此,朕中止了黨爭,定下對內治國對外抗金的策略。”

“黃河一戰,朕俘虜了完顏宗望,打敗了南下的金人。”

“元氏縣一戰,朕殺得金國太子完顏杲狼狽逃竄,再一次取得了勝利。”

“兩次的勝利證明,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敢拼敢殺,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趙桓侃侃而談,進一步給文臣武將上思想課。

有的人就是軟骨頭,不提點不行。

趙桓面色嚴肅,繼續道:“朕今天在這里,當著大宋列祖列宗的面,向諸位說說下一階段的目標。”

“對內仍是治理地方,盡力改善民生,讓百姓免于疾苦。對外不再是抗金,不再是防御,要主動進攻了。”

“唯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先祖沒有奪回燕云十六州,我們要拿回來,這就是下一階段的安排。”

“朕昨天設宴,說要重現強漢盛唐的景象。如果連燕云十六州都沒有拿回來,談什么追上強漢盛唐呢?”

趙桓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諸卿明白了嗎?”

“臣等明白!”

李綱和種師道等人齊齊喊話。

文武百官喊話,清楚了下一階段的目標。

一切朝著燕云十六州去的。

趙桓定下方向,才讓人押解著俘虜回去,又帶著李綱、楊時等政事堂的宰相,以及戶部尚書聶昌回到宮中。

其他官員則是各司其職。

趙桓坐下后,看向聶昌道:“聶卿,俘虜的售賣,定下了嗎?”

聶昌回答道:“回稟官家,戶部選出了十六個大商人,總攬七萬多俘虜的購買。他們買下來,再自行定價售賣。”

趙桓問道:“俘虜的價格是多少?”

聶昌回答道:“初步商議的結果,不采取高矮胖瘦來定價,直接一口價,一個俘虜二十八兩銀子買斷。”

“不行!”

趙桓拒絕道:“這樣的安排,朕不滿意。”

金人俘虜,大多數是青壯。

二十八兩銀子買走一個俘虜,當一輩子的奴隸,朝廷絕對是虧了。

聶昌被皇帝拒絕,問道:“官家要怎么定價呢?”

趙桓想了想,吩咐道:“你安排人把十六個大商人,全部召到宮中來,朕和他們談。賺錢的事情,必須要仔細,不能馬虎。”

聶昌道:“臣領旨!”

他安排人去通知,等了小半個時辰,十六個大商人一起進入宮,齊齊向趙桓行禮。

趙桓看向所有商人,問道:“你們十六個人,誰是為首的話事人?”

“老朽是。”

一個頭發灰白的老者站出來,行禮道:“草民唐嶠,拜見官家。”

趙桓點頭道:“七萬多俘虜的售賣,二十八兩銀子的定價不合適。”

唐嶠問道:“官家認為多少合適呢?”

趙桓直接道:“所有的俘虜一口價,三百五十萬兩銀子,俘虜交給你們處置。”

嘶!!

唐嶠倒吸了口涼氣。

他一副苦瓜臉,皺眉道:“七萬三千余俘虜,要價三百五十萬兩白銀,等于一個俘虜接近五十兩銀子,太貴了,我們買不起啊。”

一個個商人也表態。

“官家,俘虜充作奴隸買賣,就算少有這樣的買賣,也不能這么昂貴。”

“我們買不起的,請官家能網開一面。”

“請官家明鑒。”

所有人苦著臉,更是看向聶昌,希望聶昌表個態。

聶昌也不希望損害商人,總不能強買強賣,否則傳出去有損朝廷的威嚴,他主動道:“官家,這價格的確高了。”

趙桓笑道:“朕還沒有說完,你急著反對做什么呢?”

聶昌道:“臣愿聞其詳!”

唐嶠等十六個商人,也是眼巴巴的看著趙桓。

趙桓解釋道:“三百五十萬兩白銀買下這批俘虜,你們販賣時,不管你們賣多遠,朝廷給予免稅證明。”

“途徑的區域內,免收一切賦稅。不管你們這一趟商路,會攜帶其他的什么物品,都是全部免稅,如何?”

此話一出,唐嶠眼前一亮。

他有點明白了。

皇帝是截胡了地方收取的苛捐雜稅。

他們拿著朝廷的免稅詔令,在販賣俘虜時,同時帶上其他的無數物資販賣。

俘虜賣得越遠,價格自然越高。

如果中途少了賦稅,就有運作的空間。

唐嶠仍有疑問,沉聲道:“官家給予的免稅證明,如何發放呢?發放多少呢?”

趙桓笑道:“你們和戶部接洽,最低兩百人一張免稅的證明。”

“按兩百人為基準,領取一張免稅證明。四百人可以領取兩張,六百人三張,以此類推……”

“只要有一張免稅證明,這一趟不管走多遠都免稅,明白了嗎?”

唐嶠徹底明白了。

俘虜是俘虜的錢,實際上,皇帝附加了過境免稅賺錢。

商人有這樣的免稅詔令,在販賣俘虜時,或者不販賣俘虜,也可以憑借朝廷的免稅證明免除各種雜稅,避免被一層層的盤剝。

皇帝太聰明了。

從這上面來賺錢。

唐嶠和其他人目光接觸,見一個個都目光意動,頓時明白了所有人的意思。

錢分攤下來,每家的壓力不大。更何況俘虜能賺錢,加上免稅的詔令,就有運作的空間。

唐嶠開口道:“官家,我等同意三百五十萬白銀的價格。”

趙桓贊許道:“唐嶠,你是爽快人,和聶昌交接銀子,以及朝廷出具免稅詔令的事情。如果在地方上遇到阻攔,盡管回京稟報,朕替你們做主。”

“遵命!”

唐嶠應下后,帶著人和聶昌離開了。

李綱還有些暈乎乎的,沒想到皇帝又賺了三百五十萬兩白銀,這賺錢似乎太容易了。

李綱拱手道:“官家圣明!”

楊時、白時中、徐處仁和吳敏也齊齊稱呼官家圣明,都還有些驚訝,沒怎么回過神。

趙桓等著新銀子入庫,因為接下來還有太多要用錢的地方。

比如建立國防大學。

這是個大投入。

趙桓要安排這一事情,笑道:“朕和金人交戰凱旋,獻俘太廟已經完成,接下來是該嘉獎有功之臣。”

“尤其種師道,身為樞密使,親自去西路軍指揮戰事,擊敗了完顏宗翰,俘虜了完顏婁室,更俘虜兩萬余人。”

“近五十兩銀子一個俘虜,種師道賺了一百萬兩銀子。”

“如此大功,不能不賞賜,朕準備加封種師道為太師,你們意下如何?”

李綱瞬間懵了。

太師!

在本朝加封太師的人是極為少數,開國時也就趙普擔任太師,后有文彥博累朝耆德的功勛,以太師的身份致仕。

后續也就趙佶任命的蔡京和童貫,曾擔任太師,卻都是奸佞。

李綱勸道:“官家,種師道雖有功勞,卻不足以授予太師一職,請官家明鑒。”

楊時皺眉道:“有功必賞是對的,卻不能毫無節制的賞賜。臣認為,該讓種師道致仕了,如此大功又擔任樞密使,不合適。”

白時中附和道:“官家這樣的封賞,臣堅決不同意!”

徐處仁道:“臣也認為不合適。”

吳敏正色道:“官家,種師道一把年紀了,不能太過恩寵,否則會害了種師道。”

趙桓一副為難的模樣,說道:“照你們這么說,朕不能封賞太高,還要讓種師道從樞密使卸任嗎?”

李綱道:“是這樣的。”

楊時補充道:“這一切都是為了種師道。”

趙桓皺眉道:“這樣一來,豈不是顯得朕涼薄。消息傳出,誰還愿意為朕效力呢?”

李綱覺得趙桓松了口風,立刻道:“種師道從樞密使卸任,可以從其它的方面補償。”

白時中頷首道:“對,可以補償嘛。”

徐處仁、吳敏和楊時都一致認同,應該讓種師道卸任樞密使,再給予補償。

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趙桓,更有著對種師道擔任太師的堅決反對。

不封賞種師道擔任太師,其他都行。:xh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