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166章 岳飛凱旋,生擒三千西夏兵!

第166章岳飛凱旋,生擒三千西夏兵!第166章岳飛凱旋,生擒三千西夏兵!←→::mayiwsk

岳飛情緒激蕩下,吩咐重步兵加速進攻,收割倒下的鐵鷂子。

重步兵的手中有斧子和鐵錘,一部分人還拿著麻扎刀專門砍馬腿,足以應對現如今已經混亂的鐵鷂子。

命令傳下去后,岳飛看向種彥崇,開口道:“彥崇,西夏軍隊的后方,有西夏國的晉王李察哥。”

“這是西夏軍方第一人。”

“如果拿下他,咱們就抓到了一條大魚,我決定發起總攻。你左我右,咱們從兩翼殺過去,如何?”

種彥崇眼中也閃爍著興奮神色。

殺敵,立功!

這是種彥崇所期待的。

作為種師道的孫子,種家未來的繼承人,他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種彥崇也有自己的野心和志向,他希望把種家發揚光大,不希望世人提到他,都說是種師道的孫子。

他要成為種家的驕傲,而不是依靠種家讓人知道他是誰?

種彥崇握緊了手中的武器,高聲道:“岳兄,看誰先拿下李察哥。”

“沒問題!”

岳飛點頭道:“出發!”

兩人各自帶著萬歲軍的騎兵,從兩翼發起沖鋒。

萬歲軍的步兵在張憲的率領下,緊跟著重步兵,去斬殺許多跌落馬下的鐵鷂子,以及圍殺亂了陣型的鐵鷂子。

岳飛提著瀝泉槍沖刺,面對西夏的輕騎兵,長槍接連探出,連續挑殺十余人,越戰越勇。

他宛如一柄尖刀,刺入西夏軍中,所過之處令西夏兵膽寒。

沖鋒下,岳飛渾身染血,宛如殺人的魔神降臨,長槍遙指著前方,高聲道:“生擒李察哥,沖啊!”

士兵跟著吶喊,一時間,‘生擒李察哥’的喊聲直沖云霄,萬歲軍騎兵在岳飛率領下,越發的兇猛,不斷擊潰前方的西夏精銳。

這一支精銳,劈波斬浪般前進,如入無人之境。

西夏的士兵也是厲害,可是在岳飛眼中,西夏攻勢也就是三板斧。他用震天雷取得優勢,一切就發生了逆轉。

岳飛所向披靡,另一側的種彥崇也發了狂般沖鋒。

為他自己!

為了種家!

為了大宋。

沖鋒!

在岳飛和種彥崇的猛攻下,騎兵來回的切割,誅殺了一個又一個西夏士兵,以至于李察哥雖然是一萬西夏精銳,如今卻被打崩。

李察哥臉上仍然有著難以置信。

這是孱弱的宋人嗎?

這是處處膽小的宋軍嗎?

怎么如此驍勇?

更何況西夏國的精銳,也不該這樣一敗再敗啊?

李察哥仔細看了前方的戰況,權衡后嘆息一聲,這一戰無論如何都贏不了。

如果宋人沒有震天雷……

沒有如果!

李察哥搖了搖頭,下令道:“傳我軍令,全軍撤退。”

命令下達,李察哥騎著馬轉身飛快撤離,一眾親衛也是如此。

隨著李察哥的命令傳下去,西夏國的軍隊更是徹底崩了。

岳飛、種彥崇,包括后方的張憲,都在迅猛的進攻,沒有誰去管西夏國的鐵鷂子。

反正有重步兵處理。

所有人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斬殺西夏人,生擒李察哥。

喊聲、嘶吼聲,及逃竄的慘叫聲此起彼伏。

一路掩殺,斬殺無數。

這一路追了一個多時辰,岳飛殺入了西夏境內,擔心有大批西夏軍來接應,才帶著人撤回。

只是,岳飛有些遺憾。

李察哥跑了。

沒抓到人。

岳飛整頓了自己的兵馬,清點了傷亡后,先一步安排哨探回去報捷,以便于趙桓知道消息。

最后,岳飛才押解著俘虜,去另一個方向追上驅趕馬群的士兵,要帶著馬群一起返回。

西夏境內。

李察哥一路撤退,甩掉了后方的追兵,下令原地休整。

能逃出來的,都是李察哥的輕騎兵。

大部分的步兵被殺,或者是被俘虜,極少數四處跑散了。渾身披甲的鐵鷂子,速度太慢了,被宋軍圍毆后無法逃走。

李察哥吩咐士兵原地休整,清點剩下的兵馬。

沒過多久,就清點完了軍中的情況。當李察哥聽到稟報的消息,一張臉徹底黑了下來。

八百人!

只有八百人逃回來。

這樣的傷亡,是他打了一輩子仗,都不曾遇到過的。

這是畢生的恥辱。

李察哥握緊了拳頭,臉色愈發的陰沉,從未想過自己也會遇到大敗的情況,更是從未想過他堂堂西夏的晉王,會敗給岳飛這樣的一個無名小卒。

實在是奇恥大辱。

不甘心!

李察哥恨得咬牙切齒,卻不曾氣餒。他沉默良久后,召集了所有的士兵,下令道:“我們這一戰敗了,敗給了卑鄙的宋人。”

“此戰落敗,不是你們不驍勇,也不是宋人強大,是宋人耍詐了。”

“以至于,我們遭到埋伏,才損失慘重。”

“這一次宋人施加在我們身上的恥辱,此生此世,本王都絕不會忘記,傾盡黃河之水,也一定要報仇雪恨。”

“不報仇,誓不為人。”

“不報仇,本王就不是西夏晉王。”

李察哥高聲道:“你們,甘愿被一群卑鄙小人擊敗嗎?”

“不愿意!”

一個個西夏兵吶喊著。

李察哥再一次道:“你們,想要報仇嗎?”

“想報仇!”

士兵再一次齊齊回答。

李察哥點了點頭道:“想要報仇,那就振作精神,我們還會和宋人交戰的。到時候,再一一的討回來。”

“現在,我們抓緊時間撤回去!”

他沒有再休整,只想著先回去。

只是,他內心也思考著,陛下得到他慘敗的消息,會是何等憤怒?

李察哥心中無奈,卻還是加速往回走。在最短的時間內,李察哥回到興慶府,到皇宮覲見李乾順。

李察哥進入殿內,跪在地上道:“臣弟無能,辜負了陛下的信任,被宋人埋伏,以至于帶去的一萬精銳十不存一,請陛下降罪。”

李乾順臉色大變,眼神無比森冷。

十不存一!

這是西夏前所未有的損失。

西夏不是強國,人口也更少,對士兵也更看重,現在突然折損這么多,讓李乾順也有些心口疼。

李乾順修養極好,沒有大聲呵斥,耐著心思問道:“到底怎么回事?”

李察哥沒有隱瞞也沒有掩飾,從接受震天雷開始講述,到撤退的半路上查看震天雷,發現是假的后殺回去,卻遭到震天雷轟炸。

以至于,被岳飛擊敗。

一切的情況闡述完,李察哥憤怒道:“臣弟認為,大宋不敢欺詐,就沒有在邊境抽查震天雷。沒想到,趙桓卻存了欺詐的心,這是臣弟的疏忽自大,請陛下降罪。”

李乾順思考許久后,走到李察哥的面前,囑咐道:“此戰落敗,你的確是疏忽了,卻也怪不得你。”

“宋人是有備而來。”

“從談判開始,趙桓就謀劃著要欺詐我們,他根本沒想過給予震天雷。”

“偏偏,我們認為趙桓是真的要交出震天雷。”

“這一戰落敗,你當謹記恥辱,知恥而后勇。下一次金人南下,金國和宋人交戰的時候,你帶著軍隊突襲大宋,一雪前恥。”

李察哥沒想到皇兄如此的仁義,愈發的感動,以頭叩地道:“臣弟,定不負陛下囑托。”

李乾順道:“去備戰吧。”

“遵命!”

李察哥站起身,想著岳飛施加在他身上的恥辱,暗暗下決心,他一定要報復回來,一定要讓趙桓付出代價。

更是不負皇兄的恩德。

李乾順望著李察哥離去的背影,眼神幽深起來。

大宋皇帝欺人太甚,他要讓大宋付出代價,未來殺入大宋,他要活捉趙桓,讓趙桓在西夏國的太廟肉袒牽羊。

東京城,皇宮中。

如今二月下旬,天氣愈發的暖和了。

大宋地方上,各地百姓都忙著春耕。

鑒于趙桓上任后不折騰,沒有頒布這樣那樣的改革,也沒有攤派這樣那樣的賦稅和徭役,更免除了之前趙佶的各種徭役和雜稅,百姓的日子稍微好轉。

雖然依舊艱難,卻不像前些年那樣。

天下興亡,百姓皆苦,百姓始終就沒有過什么好日子,唯一的區別是盛世時能吃飽一點,到了天下大亂就吃了上頓沒下頓。

對百姓來說,少一點波瀾,朝廷少苛刻一點,多寬松一點,他們就很感激了。

偏偏,許多的皇帝都不懂。

皇帝不斷的折騰,想盡辦法從百姓的身上撈取好處,更有甚者連根一起挖了,一丁點的余地都不留下。

趙佶就是那樣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窮奢極欲。

在趙佶時期的百姓,日子活得艱苦。

如今趙桓登基后,沒有采取太多的改革措施,反而讓百姓緩了口氣。

趙桓翻看著呈上來的各地奏折,多是地方上春耕的事情。

為了春耕,趙桓召見了李綱,讓政事堂抽調官員去地方上調查了解,這些下去的官員只調查,不作任何的安排。

同時,趙桓再根據陳東從地方上傳回的情況,相互印證春耕的情況。

陳東作為趙桓安排的人,銳意進取,四處調查情況,在河西和河東兩地,接連查到了十四個官員得知了三反整風運動后,依舊不收手不收斂。

消息報上來,趙桓直接罷官下獄問罪。

地方上的官員得到消息,一時間風氣收斂,吏治也在改變。

沒辦法,陳東四處巡視,就仿佛是一柄移動的利劍,生怕什么時候轉移到自己的頭上,所以趕緊改變昔日的措施。

在趙桓翻看著奏折時,黃經急匆匆的跑進來,稟報道:“官家,捷報傳回了。”

“岳飛在邊境大破西夏軍隊,俘虜六百鐵鷂子、兩千六百余西夏步跋子。”

“這一戰,打崩了西夏國的晉王李察哥,大獲全勝。除此外,岳飛還帶回了一萬匹戰馬。”

“好!”

趙桓眼中露出贊許神色。

又贏了!

西夏的國力不算太強,只有三千鐵鷂子。如今斬殺了些鐵鷂子,還俘虜六百人,對西夏國那是極大的打擊。

金國大舉南下的時候,西夏國一定會摻和,可是損失了兵力的西夏國,大宋也不懼了。

趙桓想了想道:“密切盯著岳飛的行蹤,岳飛回來后,朕親自去迎接。”

“遵命!”

黃經毫不猶豫應下。

他心中感慨,岳飛的命真是太好了,就是個普通的武將,官職低微,卻得到了皇帝的提拔,得到了皇帝的恩典。

如今,岳飛就是軍中的一顆新星。

不過岳飛也沒讓人失望過。

有戰斗力!

能打勝仗!

這是皇帝器重的原因。

趙桓布置下去,又吩咐人把樞密使宗澤喊來,笑道:“宗公,岳飛擊敗了西夏國的晉王李察哥,俘虜六百鐵鷂子和兩千六百余步跋子,帶著一萬匹戰馬回來了。”

“這一戰大獲全勝,卻沒有消耗大批的糧食,沒有消耗大批的甲胄器械。”

“這樣的勝利,要傳遍各地,讓大宋臣民知道,我們大宋對外作戰能贏,能打勝仗,絕不會再窩囊的過日子。”

“該鼓舞士氣的,就要大膽去做,不要處處藏著掖著,因為民心也很關鍵。”

宗澤拱手道:“官家放心,臣會進一步安排下去。”

軍隊有戰斗力,朝廷的底氣也更強。

現如今,宗澤在皇帝的支持下,仍在繼續整編禁軍,這是一直貫徹的,壓縮禁軍的人員編制,進一步提升戰斗力。

曾經大宋的禁軍,甭管三教九流,甭管什么潑皮無賴,都算是禁軍。

號稱有八十萬之多!

其中很多冒領兵餉的,平常六十來萬,卻沒有半點戰斗力,反倒要發出無數的兵餉。

這就是大問題。

之前東京城被攻打,禁軍散了,許多人跑了。

趙桓整頓兵馬后,許多人又回來,經過整頓后,在種師道、宗澤相繼的處理下,如今也就十多萬禁軍。

壓縮了太多太多。

戰斗力卻徹底不一樣了。

趙桓繼續道:“西夏國的戰事結束,接下來是金人南下,估摸著就在夏糧或者是秋糧收割的時候。”

“我們要努力備戰。”

“一方面,安排哨探盯著金國的情況;另一方面積極備戰,為接下來的作戰做準備。”

宗澤說道:“臣明白,官家英明!”

兩人商量妥當后,宗澤起身離開了,趙桓又陷入文山會海中,整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又過了五天。

這一日,趙桓翻看政事堂送上來的劄子,黃經急匆匆的進來,稟報道:“官家,岳飛進入東京境內,即將回城了。”

趙桓放下奏折,起身道:“傳令,通知政事堂的宰相,及樞密院的宗澤,隨朕一起去城門口迎接。”

“今日,我大宋的英雄回來了。”: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