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327章 楊時訓話!

第327章楊時訓話!第327章楊時訓話!→、、、、、、、、、、、、、、、、、、、、、、、、、

楊時一番話宣布,震懾了云集而來的大理各部。

他話鋒一轉,再次道:“威楚府的華竹部、羅婺部,鄯闡府的阿寧部、嵩盟部離開,本官今天宣布,廢除他們參加的名額。”

“縱然他們認罪,也不允許他們參加。”

“爾等要前往大宋的人,這一次會有我大宋的皇帝陛下,帶著你們一起去大宋的帝都東京城,帶著你們見識大宋的一切。”

“爾等,當要珍惜這一機會。”

“未來的大宋,必定是前途無限光明,是有著無數的機會。”

楊時眸光清冷,開口道:“本官希望你們見識了大宋的一切,更利用在大宋學到的一切,來改造大理,來治理大理。”

“我是大宋的官員,更是年幼求學于大宋。我的觀念始終都認為,人應該不止于眼前的奢靡生活,該有更多的追求。”

“你們吃飽喝足了,難道就沒有其他追求了嗎?”

“子孫的未來呢?”

“所以,要教導子孫,要讓子孫成才,唯有他們成才,家族才有光明的未來。這就是齊家。”

“家族好了,難道就僅僅止于此嗎?”

“不!”

“家族好了,還要造福鄉里,讓你們各自的部落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好日子,讓大理百姓有飯吃有衣穿。”

“這就是治國了。”

“修身、齊家、治國,能夠做到這些,我相信你們的未來,絕對會璀璨光明。”

楊時洋洋灑灑一番鼓勵的話語,開口道:“好好做事,努力學習,希望你們能成為大宋有用的人,成為大宋的官員。”

一句官員,讓無數人興奮。

為什么大理地方上的部落人員,要來到羊苴咩城集合,就是為了去大宋看一看,為了能搶先掌握機會,成為大宋的官員。

做官了,就可以讓家族的人活得更好,可以讓部落的人活得更好。

這就是來的目的。

一個個高聲說謹遵楊大人教誨,一定不辜負楊大人的厚望。

楊時一番話后,稍微回頭看了眼后方,見趙桓一直在城樓上沒下來,就知道趙桓不愿意表態說話,也就沒有去管了,吩咐道:“都散了吧,希望在出發之前,不要再有類似的斗毆。否則,必定重罰,勿謂言之不預也。”

孟善行了一禮告辭。

沙羽也松了口氣,帶著人離開。

圍觀的各部落都期待了起來,沒有人為羅婺部、華竹部等抱不平,因為去的人少了,反而更有利于他們。

否則,同樣的利益分下來,他們得到的就更少。

楊時處置完,看向一旁的岳飛,說道:“岳指揮使,官家就在城樓上,隨我去見一見吧。”

“好!”

岳飛也是點了點頭。

兩人聯袂回城,一路來到了城樓上。

楊時行了一禮就站在一旁。

岳飛再看到趙桓,心中更是激動,抱拳道:“臣岳飛,拜見官家。”

趙桓走過去拍了拍岳飛的肩膀,上下打量一番,笑著道:“在大理的這一段時間,黑了很多啊,也瘦了些。”

岳飛憨笑兩聲,開口道:“官家,臣是帶兵征戰的人,黑一點瘦一點也沒什么。”

趙桓囑咐道:“務必要注意身體,好好保重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岳飛心中感動,道:“臣謹記官家教誨。”

趙桓繼續說道:“楊相公讓你帶著軍隊,去討伐羅婺部、華竹部,以及去鄯闡府的阿寧部和嵩盟部,這些地方山高路遠,趕路不方便,打仗也不容易,可有壓力?”

岳飛笑道:“請官家放心,臣拿下這些人,易如反掌。”

趙桓說道:“如此有自信?”

“保證完成任務!”

岳飛神色從容,回答道:“臣也知道大理的地方山高路遠,一些部落更是在山中,要大規模的征討不容易。”

“可是臣在大理的幾個月,不是白待的。”

“臣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第一,早就安排了士兵去大理各地調查地理情況,清楚了地理情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陷入困境。”

“第二,臣對于地方上部落的圍剿,不是讓我的人打頭陣,而是調動地方大家族出兵。”

“能在圍剿中立功的地方大族,都會授予官職,給予機會。”

“有利益的引導,這些人才愿意全力以赴。”

楊時在這個時候,插了一句話道:“官家,老臣也認同岳指揮使的建議,同意了他這樣的安排。”

這是故意為之。

為岳飛分擔壓力,避免出現岳飛擅權的情況。

岳飛也投去感激神色,因為他在大理期間,楊時是全方位的幫助,對他更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始終沒有拖后腿。

岳飛要糧食,楊時就調撥糧食。

岳飛要錢財,楊時就抽調錢財。

一切都全力支持。

趙桓聽在耳中,也注意到岳飛和楊時的默契,笑道:“驅使地方的大家族介入,這是極好的安排。”

“不要一切的事情,都自己去沖鋒陷陣,要讓這些地方上的人去。”

第327章楊時訓話!第327章楊時訓話!→、、、、、、、、、、、、、、、、、、、、、、、、、

“發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敢于拼殺,讓他們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這才能控制地方。”

趙桓笑著道:“朕聽了你的話,也就安心了,好好掃蕩這些參與械斗的部落,要殺雞儆猴。”

岳飛抱拳道:“臣謹記官家教誨。”

趙桓話鋒一轉,問道:“你是朕的大將,朕的身邊也離不開你。依你看,大理目前的戰事,還需要多長的時間?”

岳飛想了想道:“官家,目前大理各地整體上比較穩定。只是,臣要坐鎮此地,為楊公鎮壓局面。”

“臣想的是今年過去了,等到明年開春時,就帶兵撤回。”

“只不過臣撤回,也需要重新安排駐軍。”

“如果大理沒有駐軍,沒有地方的兵力鎮守,一旦出現了叛亂,乃至于大規模的部落反叛,就容易失控。”

岳飛正色道:“到時候,需要官家安排人來坐鎮。”

“朕知道了。”

趙桓點了點頭,笑道:“明年開春回東京城正好合適,屆時,朕就要討伐西夏,解決大宋西北最后的頑疾了。”

呼!!

岳飛的呼吸瞬間急促起來。

大宋已經滅了金國,又拿下了大理,只剩下了最后的西夏。

雖說對付西夏方面,可能有韓世忠、種彥崇等人參加,可他只要參與到了這一戰,一切就值得了。

錯過了滅國之戰,實在太可惜。

必須參加。

岳飛抱拳道:“請官家放心,臣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平定華竹部等。一切安排妥當,大理也安定了下來,就帶著軍隊返回。”

趙桓又拍了拍岳飛的肩膀以示鼓勵,旋即才看向楊時,笑著道:“楊公處理地方事務,有懷柔手段,更有霹靂手段,如此恩威并施,方是正道。大理的事情,朕不擔心了。唯獨一點,楊公的年紀大了,一定要注意身體,不可操勞過度。”

楊時感動道:“請官家放心,老臣會注意身體的,沒有什么問題。”

趙桓看向張九成、陳淵、李郁等人,吩咐道:“你們不僅是楊公的下屬,更是楊公的弟子,要照顧好楊公,知道嗎?”

“知道!”

一眾人齊齊回答。

趙桓點了點頭,也就不再多說什么,吩咐道:“都各自忙去吧,朕在城內轉一轉。”

楊時帶著張九成、陳淵等人離開了,岳飛也斗志昂揚的去忙碌。

趙桓朝趙諶點了點頭,他也跟了上去,跟著楊時去忙碌。

反而是趙桓,現在突然就空閑了下來。

趙桓卻是看向城外各部落聚集的方向,對大理各部的治理將是一個經驗。等這里的事情辦好了,未來對西夏及其他地區的治理,就可以效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