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煙雨

第七十九章 人群中

“姐姐生了,還是個男外甥,太好了,我當舅舅啦,不行,得去看看”,高景明聞訊激動得語無倫次,從椅子上蹦起來就要出門去。

卻是忘記跪了一夜的腿還疼痛難忍沒恢復,猛然發力只感雙腿一顫,臉色發白險些一頭栽倒在地,好在小彩她們離得近,眼疾手快一把攙扶才得以幸免。

“少爺慢點,你還沒好呢,況且報喜之人還在路上”,小葉即是無奈心疼又是跟著高興道。

大小姐生了個世子,這可是大事兒,不管是對她本身還是對高家而言,都有著非凡意義。

身為王妃,高小姐有了兒子,在慶王府地位更加穩固,如此一來,高家自然也能得到更多福澤,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事情。

高景明哪兒還管得了那么多,不顧雙腿疼痛,催促道:“小彩小葉,你們快扶我過去看看怎么個事兒”

“那好吧,少爺你慢點,我們扶著你”,小葉她們無奈道,其實也想第一時間過去看看。

陳宣心頭好笑,急什么急,僅僅只是報喜之人罷了,又不能親眼見到高小姐和她的孩子。

然后又在想,自己要不要也去看看熱鬧?就當沾沾喜氣了,可自己跟去合適嗎?

“阿宣快走啊,我姐生了,是個男孩,我們一起去看看”,已經被小彩她們攙扶到門口的高景明回頭道。

他都這么說了,陳宣便跟上道:“來了少爺,你慢點”

如今高景明也才八歲,他娘親絕對不超過四十歲,大概三十五六的樣子,或許還小點,如此算來,他姐姐年紀應該也不超過二十歲,居然就生孩子了,考慮到古代成婚早,倒也正常。

雖說古代生孩子猶如走鬼門關,尤其是頭胎,但人家是王妃,聽高景明說還有高強武藝傍身,體質過人,生孩子應該沒太大風險,況且之前嚷嚷的人不是說了嘛,母子平安。

嘖嘖,高夫人三十多歲就當外婆了,在陳宣老家那邊,很多三十多歲的女子還是‘小仙女’呢……

幾人剛來到小院門口,就聽到不遠處青魚的聲音頗為威嚴道:“一個個著急忙慌成何體統,往日的規矩都忘了嗎,該做什么做什么,莫要讓人以為我們高家沒有規矩,去,把角角落落都趕緊再次清掃一遍”

“是”,一些仆人丫鬟齊聲應道。

這里是高家內院,管事的自然是幾個大丫鬟了,縱使何管家總覽大小事物,也不會輕易踏足。

拐角就看到了青魚,她也看了過來,擺擺手示意其他人去忙活,邁步走向高景明他們說:“少爺,夫人讓我過來正要尋你,大小姐誕下慶王世子,報喜之人很快就到,快去換身衣服,隨后去門口迎接,莫要失了禮數,宣哥兒也一起吧”

很明顯,去門口迎接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的,尋常丫鬟仆人該干啥干啥,沒資格一同見證這一大喜之事。

“啊?還要換衣服啊,那多麻煩”,高景明頓時有點不樂意。

青魚無奈道:“少爺快去吧,報喜之人代表王府,夫人都得盛裝出行打開大門迎接,卻是不能怠慢了”

“那好吧”,高景明只得點頭道,激動勁兒頓時減了大半。

見他被小彩她們攙扶著,青魚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兒,上前用只有她和高景明才能聽懂的話說:“少爺昨夜受傷腿腳不便,這樣出門迎接卻是不妥,夫人讓我帶一枚藥丸過來,服下后能壓制疼痛,幾個時辰內無需他人攙扶也能隨意行動了”

說著就將一枚黃豆大小的碧綠色藥丸喂在了高景明嘴里。

他吞下后才道:“有這種好東西怎么不早說,害我難受……”

“少爺,夫人的話都忘了嗎?快去換衣服吧”,青魚當即打斷道。

高景明頓時不敢吱聲了,郁悶道:“好吧,走走走,換衣服去”

陳宣猜測她給高景明吃的應該類似于止疼藥之類的東西,之所以不早拿出來,是想讓他得到教訓而已。

剛出門就又回去換衣服,換好衣服高景明就已經活蹦亂跳了,那種藥丸的效果簡直立竿見影,但也只能管幾個時辰,藥效過后該受的罪還是要繼續。

當陳宣他們來到高家大門口的時候,這里已經大門敞開,高家幾乎所有主要成員都已經盛裝出行等在門外,周圍護衛嚴陣以待。

高夫人三夫人四夫人以及幾個小姐少爺都在,氣氛倒是不壓抑,但卻無比隆重。

雖說報喜之人大概只是慶王府下人,而高家作為王妃高小姐的娘家,不至于如此迎接一個下人,但誰讓人家是王府的人呢,而慶王則是皇室成員,如此一來當然得重視,往大了說是出于對皇室的尊重,往小了說也是為了高小姐在慶王府好過一些,你對人家報喜之人禮待有佳,人家回去之后自然念得這份情誼,對高小姐自然要尊重一些。

或許這樣做本身意義不是太大,但很多時候細節方面的人情世故最是關鍵,尤其是王府那種勾心斗角的地方,多一個友善之人,哪怕是下人,一些事情上也將方便一些。

高夫人心細如發,為了女兒自然是要面面俱到。

當父母的,只要活著一天,總是要為兒女操心。

她以誥命夫人的身份迎接王府報喜之人,這份禮遇足以讓人感激了吧?

高老爺不在家,高夫人是主母,自然站主要位置,高景明跟在她身邊,陳宣跟在高景明身后,倒也不落人后。

沒有人說話,靜待報喜之人到來。這樣的氛圍陳宣很是不習慣,整得就能迎接領導似得,事實也差不多,漸漸的思緒難免開小差。

既然報喜之人還沒到,那之前咋呼之人又是誰?大概是高小姐安排的人提前報信,讓高家有所準備,突問這大喜之事難免激動就宣揚開了,后續真正報喜之人隨后就到。

等了大概十來分鐘,但見街那邊有幾輛馬車快速駛來。

隊伍邊上著甲騎士一二十,銀甲紅纓好不威風,顧盼之間莊重威嚴。

陳宣猜測那些著甲騎士應該是慶王府的私軍護衛了,常人私藏甲胄可是重罪,更別說穿著招搖過市,王爺是有豢養軍隊開府建衙之權的,畢竟封地算是自治國中之國。

打頭一輛華麗馬車,一面銀色蛟龍旗迎風招展,上書慶王府三個字,所過之處有識之士皆遠遠拱手行禮,這等陣仗,一些平民百姓甚至還磕頭跪拜。

那三個字陳宣認識,之前學過,心說這還不是王府真正的出行儀仗,僅僅一個信使便如此威風了,也不知王爺出行乃至帝王出現是何等光景。

待到車隊來到高家門口停下,著甲騎士迅速四散開來守衛四方。

高夫人稍微整理儀態上前一步溫婉不失端莊道:“高閔氏代夫君恭迎王府信使,夫君皇命在身未能親迎,若有怠慢之處還望包涵”

“恭迎王府信使”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在她話音落下后,余者皆拱手行禮齊聲道,陳宣也在其中有樣學樣。

隨即馬車上有人下來,身穿紅黑錦袍,頭戴冠帽,手持拂塵,看上去三十來歲,面白無須,由一丫鬟攙扶著。

他下車后,輕輕推開攙扶的丫鬟,邁著小步上前,來到高夫人前方三米處彎腰行禮道:“小李子拜見高夫人,在下不過一跑腿的,夫人親迎,不勝惶恐”

“李公公無需多禮,高家寒舍,得公公親至,不勝榮幸”,高夫人雙手虛抬道。

這些不過流程問題,說白了就是場面話,做給外人看的,你給我面子,我給你里子,人情世故就是這么來的。

否則的話,高夫人完全可以在家里等著李公公前去報信問好,畢竟李公公也不過王府一辦事太監,她可是王妃之母,還是誥命在身,親迎王府太監算是給足面子了。

而李公公這邊呢,他可是代表王府,完全不用如此低聲下氣,站在他的角度,高家也不過母憑女貴罷了。

轎子人人抬嘛,你尊重我,我自然就尊重你了。

稍作寒暄后,李公公當即展顏道:“夫人容稟,旬日前玉妃順利誕下世子,母子平安,王爺甚是歡喜,苦思三日取名錦麟,寓意猶得麒麟兒,特命咋家前來傳信,大喜呀”

雖說早已經得到消息,但此時高夫人聞言亦難維持情緒,面帶歡喜卻又心疼道:“老天保佑,母子平安,我可憐的玉兒受苦了,錦麟,周錦麟,我外孫名周錦麟,好名字,王爺好文采”

說著她又略微不好意思道:“突聞喜訊,我一婦道人家失態了,公公莫要見笑”

“哪里哪里,夫人與玉妃母女情深,真情流露怎敢取笑,大喜之事,夫人應該開心才是”,李公公當即道。

高夫人收斂情緒,點點頭說:“高興,自是應該高興,公公一路舟車勞頓,寒舍以略備薄宴,還請移步”

“夫人客氣,咋家不勝榮幸”

“請……”

一番寒暄后,高夫人引路,帶著李公公從正門入府而去,高景明也跟去了,陳宣卻未能同往,被青魚搖搖頭示意留下,想想也正常,這等場合陳宣一外人還沒資格參與,除了高夫人高景明都沒資格參與。

在高夫人她們回府后,何管家站了出來,對隨李公公來的那些人行禮笑道:“諸位遠道而來,略備薄酒相迎,還望不要推辭”

“客隨主便,那我等就卻之不恭了”,一銀甲護衛首領上前爽朗道。

隨即何管家便親自帶著李公公的隨行人員從側門而入款待去了。

在一干主要成員離去后,青魚當眾宣布道:“小姐誕下慶王世子,大喜之事,今日高府上下皆有賞賜,都散了吧”

“是”

眾人應答皆是歡喜,有賞錢拿誰不高興?

青魚只是宣布,這種事情無需親力親為,賞賜多少自有慣例,身份不同多少也不一樣,但這樣的大喜事,絕對比過年過節賞的更多。

迎接王府報喜之人落下帷幕,無關人員最多也只是湊湊熱鬧見證此事,獲得賞賜高興之余,對正常生活沒有太大影響。

自始至終無人多看陳宣一眼,人們注意力都在王府眾人身上,他是那烘托氣氛的背景板之一,這年春暖,高府門前,人群中小小的陳宣站如嘍啰……

(本章完)

請:m.badaoge←→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