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肥妻歸來

第714章 酒桌文化

賬號:搜索第714章酒桌文化第714章酒桌文化←→:陳雅芝講起工作上的事,非常的專業有遠見,顧楠聽的連連點頭,

“媽,好像是這個道理。”

先搞定京都的大醫院,其他醫院以后肯定會主動上來跟他們談業務。

當然,進口醫療器材想引入國內醫院,并不是一件易事。

這需要層層打通關系,提交申請材料,衛生部門批準才能引進。

甚至后世醫院使用哪家公司的醫療耗材,需要競標決定。

何時成功,就看戴維的能力了。

陳雅芝說道,“如今我們剛回國,凡事都需要你戴維叔親力親為,但愿他能打開京都市場。”

“媽,戴維叔一定會成功的。”只是時間問題。

以后他們公司的醫療器械在醫學上將會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一點,顧楠

陸皓睡醒后,陳雅芝提議帶他們出去轉轉。

戴維出門的時候沒開門,特意把車留給了他們,讓陳雅芝開出去帶陸皓跟顧楠兜兜風。

陳雅芝帶他們去了京都的一處公園去看風景。

顧楠如今身子不便,只要逛公園最愜意,輕松。

公園里有湖,可以劃船,顧楠讓陳雅芝跟陸皓去劃,陸皓不敢讓她一個孕婦上船,留在岸上更不放心。

“就轉轉吧,等你生完孩子,我再帶你過來劃。”

三人一直逛到下午,要回家的時候,陳雅芝給戴維打了電話,詢問了他所在的位置,順路接上了戴維。

一家四口一起回了家。

第二天陸皓便去了京都醫院報到。

他在京都醫院,跟隨的導師正好是給江志剛做過手術的那位骨科專家。

叫王煜。

葉主任跟對方有交情,上次王煜專家團隊是蘭城考察,順便給江志剛做手術,陸皓跟顧亞輝全程當輔助,他對這倆小伙印象非常好。

陸皓這次來京都進修,王煜主任點名讓陸皓跟著他。

這對陸皓來講,是天大的殊榮。

王煜的京都醫院的骨科主任,擅長畸形關節矯正,髖關節置換術的翻修等疑難手術,陸皓跟著王主任學習,這一天心情都非常澎湃。

對于年輕醫者而言,能跟著有經驗的老專家學習,是非常寶貴的。

葉主任還托陸皓給王老帶了蘭城的特產過來,但是京都醫院規章制度非常嚴格,葉主任叮囑過他,不要把東西拿到醫院去,不然會對王主任造成困擾。

陸皓第一天上班回來,陳雅芝跟顧楠都非常關切的等在客廳,他一進來,急忙詢問,“第一天上班還順利嗎?”

陸皓笑著開口,“媽,很順利。”

顧楠瞅著陸皓的神態,應該是對新環境適應的非常之快。

顧楠朝他問道,“你給王主任說感謝了嗎?上次他給我哥做完手術,我們都沒來得及當面謝謝他。”

陸皓摸摸她的頭的,開口,“王主任很忙,我今天也挺忙,工作時間無法聊私事,后面有機會我會感謝的,別擔心。”

正說著話,家里的座機響了,陳雅芝接起,不知對方說了什么,她眉頭微凝,詢問了對方地址。

掛了電話,她看向顧楠和陸皓,“戴維喝多了,我得去接他。”

“飯我回來再做。”

陳雅芝說完就要出門,陸皓不放心,打算跟上去,“媽,我陪你一起去。”

他轉而叮囑顧楠,“楠楠,你一個人在家看會電視,我陪媽去接戴維叔。”

“好,那你們慢點啊。”

陸皓跟陳雅芝開車離開,顧楠打開了電視機,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過了將近一個小時,車子停在了門口,陸皓扶著戴維進了家門,陳雅芝拿著戴維的西裝外套跟在后面。

顧楠見狀,趕緊起身,“戴維叔喝多了呀?”

“是啊,出去談生意喝醉了。”

顧楠趕緊給幫忙倒了杯水,在國內談生意就是這樣。

生意都在酒里,喝趴了才顯誠意、

很大程度上,生意能不能談成全看酒量。

“我先扶他去休息。”陳雅芝給他灌了口水,隨后把他扶上了樓。

“媽,晚飯我來做,你照顧戴維叔,做好了叫你。”

陸皓炒了幾個清淡小菜,戴維還在睡,陳雅芝也沒心思吃,讓他們倆先吃,戴維醒了他們再用餐。

顧楠跟陸皓吃著飯,顧楠好奇的問,“戴維叔在哪喝這么多酒?”

陸皓給她夾著菜,隨口回道,“談生意去了,他們公司不是做醫療器械的嗎?戴維叔跟媽都想打開國內市場,這生意肯定要在酒桌上談。”

“醫療器械不比其他東西,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沒那么容易談下來。”陸皓對戴維這個業務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醫療器械關乎患者生命,光喝酒就想進駐國內市場,怎么可能?

顧楠說道,“是,剛開始肯定困難,但是,戴維叔他們公司的醫療器械是通過國際認證的,這個品牌在y國非常出名,技術材料方面,比咱們國內現有的醫療器械精密太多了,比如這個髖關節假體,咱們國內至今還是鈦合金骨水泥技術,國外已經改良用陶對陶了。”

陸皓開口,“但是陶對陶也有它的缺點,陶瓷易碎,患者術后摔個跤都有可能造成斷裂松動,”

“是,但是骨溶解面降低了,只要不發生特殊意外,假體使用年限將會延長一半,這對年輕的患者來講,是有利的。”

顧楠傾向于國外先進的耗材技術,陸皓的觀點較保守,作為手術臺上的實踐者,他們需要的是真實的實踐數據,無法yoga理論知識說服自己,更無法說服患者。

他點頭,“的確各有利弊,京都醫院的醫療器材我還不是很清楚,回頭我多了解一下京都醫院在這方面的發展方向。”

陸皓是務實主義者,不管到哪,對工作都充滿了熱忱。

顧楠感覺他比在蘭城的時候更忙了,回來的更晚。

但不管多晚,他都會給她跟陳雅芝帶京都的小吃回來。

她們吃好吃的,他又一個人看書記筆記。

戴維也是,最近總是早出晚歸,每次回來,都不同程度的喝了酒。

陳雅芝都有點無奈了。

接了他幾次后,就開始埋怨,“現在這風氣怎么變這樣呢?不喝酒就不能談事?都喝成這樣了,能談成什么生意?”

戴維一向注重養生,這段時間卻酒杯不倒,肉眼可見的氣色沒之前那么好了。

戴維自己也很無奈,進了國內市場,就要順應國內的風氣規則。

第一階段是最艱難的,就這還是有朋友幫忙引薦,不然更困難。

陳雅芝詢問,“現在談到那個階段了?要不要我幫忙?”

“不用,我已經接觸到了京都醫院的負責人,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戴維揉著發脹的腦袋,說道,“我通過朋友搭上了京都骨科主任的兒子,我聽說他母親身體有疾,我托人找了些名貴藥材送給了他。如果那位夫人的情況復雜,必要的時候,我想請楠楠幫忙。”

←→新書推薦: